在天津参加会议的时候,听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大声疾呼,大家应该象植物一样地生活:缓慢、有序、节奏,而不要象动物一样地生活:匆忙、忙乱、蹦哒。所以我说张教授是第一次为植物人正了名。当然,我个人不完全同意张教授的提议,因为他自己就生活得不是他提倡的植物人的样子,也许正应了少啥说啥的道理,而且我觉得现在中国人真的要他们停下来做植物人能响应的不会太多,因为社会压力在那里,你做个植物人恐怕得有一帮铲除你这个植物人的人。我自己也不是个植物人,所以我对他们的说法有所思考,但也觉得基本不能贯彻在我的生活之中。
但是,张教授的植物人生活方式还是有很多表面道理在里面,至少值得我们很多人去省思:其一我们多接近自然,生活在自然生态环境里面,不要只往城里去挤,多吃素菜,多吃粗粮,总之是象生活在农村的人们那样生活,在田野与植物中间,我们可能会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世界,感受世界,这就很象我参加设计酒店的活动时看到的那些酒店,基本就是在自然之中,取法自然,接近水木草土,别有一番亲近心灵故乡的感觉;其二象植物一样缓慢生长——慢,而不是那么快,慢看、慢想、慢品、慢评、慢行,慢到人们也许看不出来,慢到人们也许没耐心看着你变化,慢到人们觉得不会等你一起行动,这样你用慢赢得了自己的空间,就象植物在旷野里顾自生长一样;其三象植物一样富有规律,我经常在小时候听母亲说那些农谚,其中尤其是对于节气与农时的提醒真的是非常重要,人们在千百年来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把他们记录了下来,而且它们真的是非常准确,植物可是比人有信用多了,他们栽种有时、生长有时、结实有时、收获有时,这样的规则让我们对它们可以有所把握。
做植物人的难处在于就算生活在自然的环境,吃着素菜,其实我们在自然的表象下面还是不能逃脱工业与化学的污染,我们最多算是一个植物的外表,但是里面则充满了其他的杂物;我们也很难真正缓慢,因为现代的社会使得我们成为大社会链的环节,不是我们想慢就慢的,我们是被很多人推着快去了,而且在快中间不能自制了;最后我们已经不满足于自然的规律,人们已经从太多的打破自然规律中尝到了暴利、快富,在控制与占有中得到了诱惑与甜头,我们不喜欢自然产出中的那种缓慢与有限,因此我们大家都陷在了“人定胜天”的念头中了。
昨日场景:从台北转道香港回到上海。轻装上路还是好。出席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三周年成立庆典和中国和谐城市颁奖晚会。晚间去天津工作。一日四城。
今日小诗
动车
就着贴近的星空,
我带着冬季奔动,
田野掠过睡梦,
已没了张望风景的鸟儿和昆虫,
下一个城不远,
载着故事的旅途总是很轻松。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香煸香干
茶豆腐干六块,切成粗丝备用。香菜茎三两切成寸段备用。起色拉油锅,热后将茶干丝先煸炒六七分钟至均黄,放入鲜红辣椒和白蒜的碎块,加盐酌量、糖少许,再炒三分,再放入香菜茎炒一分后出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