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 色艺俱佳的鲸和海豚图文
今日下午,我们到达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坦帕港。脚刚踩在泥土上的时候,我不由自主跺了两脚,以感觉那份不摇晃的真实。在海上,没有一刻是完全稳定的,晃动就是永恒。此刻觉得自己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奔跑,摸到近在咫尺的树干,是一种自由。在海上,每一个方向都是冰冷海水翻卷起的浪花(这话说得不够准确,现在的海水是温热的了。),蓝色白色就是永恒。
人们被安排在不同的旅店,目前得到的消息是要在陆地上等候两天,等待和平号的修理和检测。
前两天说过要把小文拍的照片发出来,和大家分享。她想把最好的照片找出来,让大家看看,就在几千张照片中挑来拣去,这可是一个浩大工程。所以没有如期展示,请大家原谅啊。正好在这期间,我收到了一位朋友的文章,是专门谈海豚和鲸的,征得他的同意,将此文发在下面,和大家一道分享这篇知识性和趣味性俱佳的文字。
这下小文也找到了照片的主题,她说先把这次环球游中在各大洋中拍到的海豚和鲸的照片发出来,请内行的朋友们多多指教。照片用专业水准要求可能还有一定差距,不过这可是普通的中国人用常见的相机,在大海的波涛中实地拍到的,完全没有任何加工,不是“文海豚”啊。
希望这些大洋中欢快自在的海豚和鲸,带给大家快乐!
鲸的简历
对于鲸,我们大多数人是既熟悉又陌生,前者是因为无论是鲸的样子还是与鲸有关的知识我们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后者是因为鲸的个体太大,且多生活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我们平时能见到的鲸除了书籍、图片和影像资料外,基本没有可能见到真实的活体,所以,鲸对人类自然而然有着一种神秘感。
鲸的叫法古以有之,《旧唐书·肖铣等传论》中就有“大则鲸吞虎据”的说法,而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他的《指南录后序》也提到了“以小舟涉鲸波”,可以说那时的人们就已经知道鲸这种迄今为止地球上最大生物的存在,并给它们命了名。古代的人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海中捕获鲸,但时常可以看到因为搁浅而死在岸上的鲸,这么大的生物在他们眼中和神物无异,于是也有了一些关于鲸的传说。在那些传说中,鲸多数是一些可怕的威力无穷的海怪。而在欧洲,人们把长着长逾一米獠牙的独角鲸称作独角兽,并认为它的“长角”有着神奇的力量,可以避凶趋吉,还可以解毒救命,于是成为王室的专用贡品。其实当我们现在真的了解鲸后,就会发现鲸其实是一种有灵性、充满友善并性情温和的智慧生物。
为了能让我们更好、更直观地了解一下鲸,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鲸的一些简历吧。
在很多科普类的资料上,我们可以看到对鲸的科技性描述,可以简单总结和归纳为以下的内容:
(一)鲸目
鲸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它具有哺乳动物最基本的生理特征,即用肺呼吸、胎生等等。鲸在动物学中的分类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鲸目。在鲸目之下又区分为两个亚目,分别是须鲸亚目和齿鲸亚目。
这两个亚目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它们不同的摄食方式而确定的,简单地说须鲸亚目中的鲸类没有牙齿,有的是巨大而粗糙的鲸须,用来筛选浮游生物,属滤食性;齿鲸亚目中的鲸类有牙齿,属掠食性。其中,小型齿鲸类一般称为海豚。须鲸亚目和齿鲸亚目均由始新世古鲸分化而来,共有13科38属88种,其中中国有11科21属30种,占全世界种数的1/3。
(二)鲸的进化
鲸的演化来源至今仍然不是很确定,目前认为可能是在大约五千万~六千万年前的古新世与始新世之间,由一种在古地中海附近栖息的叫做中爪兽的原始有蹄动物进化而来,最早出现的鲸的形态可能是原生于河口沼泽区、水陆两栖、嗜爱逐水捕鱼的原鲸。
(三)鲸的生理特征
鲸是唯一一种终生生活在水里的哺乳动物,因而它在生理构造上也具有许多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为适应水中生活,鲸的外型与一般哺乳动物差异很大,更接近于鱼的体型,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习惯地称呼鲸为鲸鱼的原因。为了便于游泳,鲸的体形呈流线型,而前肢就呈扁平桨状、头骨向前延伸、鼻孔移到头背的上方部位,同时进化出没有骨骼的尾鳍以及背鳍,后肢、外耳和毛都退化。
为了抵御水中的低温,鲸类除了尽可能地在体形上减少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外,皮下脂肪也非常的厚;其体内的特殊循环系统能容忍身体中心与边缘肢体温温差在摄氏33度到至4度之间,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鲸类很少喝水,它们是利用食物中的水分,和呼吸入体内的水气,以保持体内的水分不流失。而他们进化后的肾脏可制造比海水更咸的尿液,以排除体内过多的盐分。
鲸是用肺呼吸的,它的鼻孔进化为喷孔,除抹香鲸科鼻孔位于吻端外,其他种类均在头顶最高处;须鲸有两个喷孔,齿鲸喷孔合二为一。尾似鱼,有水平尾鳍,游泳时靠尾部的挥动。
鲸类因为要用肺呼吸,需要不时到水面换气,所以血液中含有许多的肌红蛋白,比人类的血红蛋白可携带更多的氧气,所以它们的肌肉呈现深红色。
鲸的骨骼具海绵组织;为增加身体浮力并保温,所以体内有大量的脂肪;嗅觉并不灵敏,视觉更是不佳,是有名的近视眼,但它们的听觉和触觉却十分发达。
为了能在水中睁眼,鲸的眼球全部被一种类似弹簧的组织包裏著,眼球本身的肉壁也比一般哺乳类动物厚,有点像是一个胶囊,所以潜水的时候,也不必担心水压过大。
齿鲸有牙齿,根据食物和习性的不同,牙齿数据和排列方式也各不相同;须鲸在出生后便无牙齿,只有由角蛋白质薄片构成的梳状须,由口腔的顶部向下延伸至口腔,滤过浮游生物,基本上所有的须鲸都生活在海洋中。
鲸的大脑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脑。其最大的就有9.2公斤重,而人类大脑只有1.4公斤。鲸脑部的外观,与人的大脑比较类似,同样有很多的“脑摺”。我们都知道脑的皱摺增加脑的表面积,表示可以容纳更多的脑神经细胞,而神经细胞的数目可直接影响知能的高低,所以鲸完全可以算是高智能的动物。
鲸有四个胃,须鲸类的鲸有4个胃,齿鲸类一般也有4个胃(特例是初氏喙鲸有15个胃)。我们知道牛也有4个胃,而且牛它会“反刍”,但是鲸的4个胃则不会反刍。现在我们来看看鲸的4个胃都是干什么的吧。第一个胃是用来暂时储存食物的,这个胃是由食道演化而来所以也最接近食道,同时它并不分泌消化液,胃壁筋肉发达富弹性,这个胃是鲸的4个胃中最大的一个胃;第二个胃可以分泌盐酸,胃蛋白酶等消化物质;第三个胃是分泌黏液,并有幽门腺(第三胃有很多幽门);第四个胃是十二指肠前半变化而来,把大量的食物慢慢消化的地方。食物经过第四个胃后,最后才到达肠子里去。
(四)鲸的声纳系统
经研究发现,鲸的发声系统极为复杂,可以发出多种频率和声音,它们发生的很多声音是我们人耳无法听到的超声波。鲸通过类似声纳的器官来接受这些声音在彼此间传递信息,或是靠回声定位以及寻找食物。
(五)鲸的成长
所有哺乳动物的胎儿都是在怀孕末期的成长速率最快,鲸类的胎儿尤其惊人。例如蓝鲸的胎儿在怀孕末期的两个月内,体重约增加了两吨,平均每天增加体重约 100 公斤。蓝鲸在哺乳期的七个月中,体重可增加达十七公吨,体长则从 8 公尺剧增至 16 公尺以上。这是鲸类中最快的生长速率,也是其他哺乳动物的十倍,人类胎儿的一千倍。
幼鲸在靠近水面的水中吃奶,以便母子俩均可以间歇地浮上水面呼吸。每次喂奶的时间均很短暂,仔鲸并不是吸吮母鲸的奶汁,而是将嘴巴吸住母鲸的奶头后,由母鲸快速的将乳汁喷射入仔鲸的嘴内。须鲸的哺乳期约持续 4~11 个月,体型愈大,则哺乳期愈长。大部分的齿鲸,哺乳期更长,约有一年以上或更久。另有证据显示,较年长的领航鲸,哺乳期可长达 15 年。
母鲸会主动地保护它的幼儿并赶走入侵者。另外,在鲸类中,尤其是海豚,成熟的雌鲸会协助该群体中的其他生产后的母鲸。这些 "阿姨" 们似乎会帮助母亲引领新生的幼鲸至水面进行第一次呼吸。若幼鲸动作太慢,"阿姨"们甚至会将其顶出水面。此外,这些 "阿姨" 也会保护幼鲸免受群体中其他鲸的伤害,并支持生病的或将死的幼鲸至水面呼吸。需要说明的是,母鲸的这些举动只有在自然环境下才会有,人工喂养的鲸并没有这样的本领。
(六)鲸类中的精灵――海豚
海豚属于齿鲸亚目,海豚科,通称海豚,共有近62种,分布于世界各大洋。海豚科成员多数体型较小,包括体型最小的鲸类,一般体长1.2~4.2米,体重23~225千克。海豚科从外形上可以区分为长喙、短喙和无喙三类,大多数种类的海豚都有长喙,上下颌各有约100颗尖细的牙齿,主要以小鱼、乌贼、虾、蟹为食。海豚背上多数有背鳍,也有少数无背鳍(无背鳍的海豚多为生活在河流中的豚类)。海豚喜欢过“集体”生活,少则几头,多则几百头。海豚科成员以在热带沿海最为丰富,但是其它各海域也能见到,有些则可深入河流中。
海豚是一种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经过训练,能打乒乓球、跳火圈等。除人以外,海豚的大脑是动物种最发达的。人的大脑占本人体重的百分之二点一,海豚的大脑占它体重的百分之一点七。海豚的大脑由完全隔开的两部分组成,当其中一部分工作时,另一部分充分休息,因此,可终生不眠。海豚是靠回声定位来判断目标的远近、方向、位置、形状、甚至物体的性质。有人做过试验,把海豚的眼睛蒙上,把水搅浑,它们也能迅速、准确的追到扔给它的食物。海豚不但有惊人的听觉,还有高超的游泳和异乎寻常的潜水本领。据有人测验,海豚的潜水记录是300米深,而人不穿潜水衣,只能下潜20米。海豚的速度可达每小时70公里,是水中游速最快的动物之一。
好啦,以上的内容都是我从相关的资料中查到的,感谢这些提供资料的热心人。现在我再补充说一些我以前从各种其他途径知道的关于鲸类的一些信息片断,因为信息来源的原因,不一定完全准确,只是和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一)鲸的潜水能力
所有的鲸都是潜水高手。一般来说,须鲸类潜水较浅,齿鲸类潜水较深。这里所说的深浅也只是在须鲸和齿鲸之间进行比较的结果,而它们的实际数据对人类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就拿须鲸来说,大约可以潜到 350公尺深,而齿鲸类就更夸张了,最深时可潜到3000公尺深。在我印象中,浅水时间和深度最长的纪录保持者就是抹香鲸,它的硕大的头腔能容纳更多的空气,所以它一次潜水的时间可以长达两个小时。但同样是齿鲸,小形齿鲸类的潜水时间就短得多了,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最大深度也只在500~600公尺之间。为什么鲸的潜水能力这么强呢?除了上面介绍的它们有着强大的肺和体内血液的贮氧能力有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普通的动物在每呼吸一次时只能交换肺中10~15%的气体,而鲸一次呼吸时可让肺中的空气更换80~90%,其呼吸的效率远远超过其他动物。
(二)鲸的自杀
我们从报纸和新闻上能看到不少关于鲸群集体自杀的消息,并由此产生许多推测的可能。我觉得比较可信的说法就是因为某种原因(比如轮船引擎或声纳的影响)导致鲸群回声定位系统出了问题,偏离了它们的正常航线,从而导致无意中冲上沙滩,无法退回海洋。但有点奇怪的是,在某些时候,人们把幸存的鲸推回大海后,它们仍然继续游到岸上,最终搁浅而死,这种奇怪的“自杀”现象目前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
(三)鲸的友善
鲸的体型大小差异很大,最大的蓝鲸重190吨,体长超过30米,而最小的江豚体长不过1米5,体重200多公斤。总体而言鲸是世界上最大的个体生物。据一些统计资料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鲸主动攻击人的事件,甚至包括海中令人闻风丧胆的虎鲸。而更多的资料则显示有不少海豚和小型鲸救助落水人员的事情,虽然人们分析它们可能是出于好奇和好玩的天性。
(四)背鳍
有些鲸有背鳍,有些鲸则没有,这些差异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不同所致。从我的感觉来说,海豚的背鳍比较明显,而且形状呈竖立的三角形,大型鲸的背鳍一般都很小(当然是按比例来说的),而且比较扁平,鳍尖呈钝角。小型鲸类也有没有背鳍的,比如江豚就没有背鳍。虎鲸的背鳍很高,高高耸起,形状也很漂亮,我以前曾听过一个说法:野生的虎鲸背鳍都是竖立的,而由人工饲养的虎鲸背鳍都是软塌下来的,但我后来在电视里也见过野生虎鲸有背鳍软塌着的,所以看来是有其他的原因导致的这种差异。
(五)淡水中也有鲸类
绝大多数的鲸类都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但淡水中也有鲸类的影子,比如生活在长江流域中著名的白暨豚(也叫白鳍豚)就是典型的淡水鲸类。同样生活在淡水里的还有江豚和白豚,它们以前广泛地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但随着环境的恶化,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它们的身影。而国宝白暨豚最后一个活体也在几年前因年事已高离开了我们。
(六)天生的歌唱家――座头鲸
座头鲸可能是鲸类中最具有艺术天性的种类。科学家们通过专门的仪器发现座头鲸彼此间可以通过极为复杂的声音讯号彼此交流,其声音种类变化之多不仅在鲸类中是首屈一指的,即使在整个动物界,可能也是除了人类之外声音表达最丰富的。它们在繁殖期间的叫声可以在海上传出数公里,过去的海员们听到它的声音时往往以为是海中美人鱼在引吭高歌。
(七)无畏的勇士――抹香鲸
抹香鲸算得上是齿鲸中最大的成员了。它的体型与众不同,方方正正的脑袋让人过目不忘,抹香鲸的体色较浅,有些甚至和生活在极地海洋的白鲸一样浑身雪白。抹香鲸的食物是大型鱼类,最主要的是深海里的大王乌贼和巨型章鱼。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或是捕获的活体来证明这两种巨大海洋软体动物的真实存在,但通过抹香鲸身上伤痕的形状和它胃里的残渣,我们有理由相信深海里生活着我们在小说上多次看到的多足海怪的确存在。大王乌贼与巨型章鱼可以说是海洋里人们所知甚少,但又威力无比的怪物,即使勇猛的抹香鲸与其争斗时也有可能会失败甚至送命,但它仍然以这些恐怖的巨大软体动物为食,不能不说它的血液里流淌着无比的勇敢和自信。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我看过一个片子,说的是一群科学家在海里研究抹香鲸,他们甚至可以大胆地趴在抹香鲸的背上,一些幼年的小抹香鲸甚至在和他们做游戏。
(八)海洋之狼――虎鲸
虎鲸又叫逆戟鲸,它们和大多数的鲸类一样,也是群体活动的,有一种说法说虎鲸其实属于海豚。在我眼里,虎鲸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鲸类,黑黑的脊背,雪白的肚皮,眼下有椭圆形的白色大斑,有人甚至形容它是海中的熊猫。不过,与熊猫的憨态可掬不同,虎鲸是海里几乎所有动物最害怕的催命无常。它有24颗圆锥状的利齿,食谱极其广泛,凡是能吃的东西都会成为它们的佳肴,甚至包括蓝鲸,因此我也一直奇怪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成为它们的食物呢?
虎鲸有着高超的捕食技巧。在阿根廷的一处海滩,虎鲸可以借着良好的海床形式直接冲到沙滩上将岸上的海豹一口咬住,然后再摆动身体倒退回海中。在海中遇到鱼群时,虎鲸就会分工合作,几只虎鲸先从外围将鱼群向中间赶拢,然后从喷孔中吐出气泡,形成一幕幕气帘,将鱼群挡在中间,然后由另外的虎鲸慢慢靠近鱼群,再猛地用尾部向鱼群中抽去,凭借强大的冲击力把倒霉的小鱼抽晕,然后再从容地一口吞下,就像吃M&M巧克力豆一样轻松。当开始的几只虎鲸吃饱后再和开始负责吐气围堵的虎鲸进行交换。当虎鲸遇到海豚时它也不会客气,它的游速虽然比海豚稍慢,但也是速度惊人,所以当它从暗处突然发起攻击时往往可以得手,而且它还有一个秘密武器:虎鲸在捕食时也能发出强大的超声波,有时可以影响到海豚的声纳系统,导致后者精神失常和反应迟钝,从而落入虎鲸的血盆大口里。
(九)海豚
海豚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了解也最多的鲸类。关于海豚的许多知识点大家都很熟悉,上面也介绍了一些,这里我只简单介绍几个我认为很有意思的小花絮。
1.海豚的游泳
我看过一个资料,上面说海豚的游速是所有海洋生物中最快的,时速可达70公里,比鱼类中游得最快的旗鱼还要快,但另外的资料又说旗鱼比海豚游得快。这些说法可能各有道理,但不管怎么说,海豚的速度绝对是惊人的。
海豚游泳的时候喜欢跃出水面,这是因为这种跃动式的游泳方式可以让水对身体的阻力最小,因为空气的阻力是水阻力的1/800,所以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小。同样的道理,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海豹、企鹅在水中游动时也会连续地跃出水面。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海豚喜欢追逐船只,人们友好地说它们在和我们打招呼,其实海豚追逐船只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船只前行后,船的后方会因船体的前移产生巨大的低压空间,海豚跟随其后可以节省许多体力;二是船只会将水中的生物惊起,海豚这时便可以饱餐一顿,大快朵颐。
2.海豚的智力
曾经不少资料上都说,海豚的智力水平是所有动物中最高的,因为它们可以辨别颜色、形态、甚至算数,另外我也见过有的资料上将海豚列在第三(第二位是黑猩猩,第一位是金刚鹦鹉,呵呵,想不到吧,鹦鹉的智力水平可以达到六七岁的小孩呢)。排在第几并不重要,这些排名也不一定真的准确,因为我们不可能给动物们出一套类似我们的高考题让它们做,然后打分排名,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海豚的智力水平是很高的,有时甚至超出我们的想象。有一个试验很有说服力,科学家在海豚面前摆一面镜子,海豚很快就知道镜子中的影响是自己的影子,然后对着镜子像人类一样端详着自己,大多数的动物见到镜子里的自己时都会表现出看到其他同类时的反应。在这个镜子试验中能够像海豚一样表现出自我意识的还有我刚才说到的黑猩猩和金刚鹦鹉。其他生物可能也有这样的能力和智力,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
3.鲨鱼的克星
鲨鱼已经存在于地球上两亿多年,它们无可争议地处于海洋食物链的最顶端,是地球上顶级的捕食高手。鲨鱼在海中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所向无敌,但它们最惧怕的便是海豚。海豚没有鲨鱼那么锋利的牙齿,体形也相对较小,但海豚有着无可比拟的速度和灵巧性,而且海豚在与鲨鱼争斗时会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作战的优势,一部分分散鲨鱼的注意力,另一部分便用尖尖的长喙啄咬鲨鱼的身体侧面,特别是鲨鱼的鳃。鲨鱼全身最脆弱的部位便是它的鳃,因为鲨鱼是软骨鱼,它不像一般鱼类有硬硬的鳃盖,所以一旦鳃受到攻击,会让它痛苦不堪(有意思的是,海龟在遇到鲨鱼时也会攻击它的鳃部从而让自己免遭毒手)。因而鲨鱼见到海豚群时多数都会迅速地避开。
4.协作
海豚无论在平时的生活还是捕食时,也会彼此间紧密协作,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海豚与人类合作捕食的故事。好像是在美国的一个海边小镇,每到捕鱼季节,当地的村民就会和海豚一起合作,先由海豚从深海把鱼群向岸边驱赶,然后渔民张网捕鱼,这时海豚就会在渔网边捕食那些漏网之鱼。双方这样自发性地合作已经几十年了。
5.我们都喜欢去海洋馆看海豚的精彩水上表演,可是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这种在人工饲养环境下生活的海豚,其寿命一般只有十几年,很少有超过二十年的,但自然环境中的海豚平均寿命都在35~40岁之间。所以,对任何生物,我们关怀和爱护它们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打扰它们,让它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地生活。
(十)所谓鲸与海豚的区别
关于鲸与海豚分类和区别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分类的标准和依据也是五花八门。其实从我最开始查到的那些资料来看,我们没有必要一定非要区分所谓的鲸与海豚的区别。鲸也好,海豚也罢,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生物。面对它们,我心里总会有一种肃然起敬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