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毅的职业生涯描述(上)


昨天偶然看到几个广告人在wealink写的个人档案,觉得不错。便也给自己写了个开头: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总要做点什么。
25年一路走来,才发现人生交织着必然与偶然。
2000年高考的失利,让我不情愿的走进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却庆幸的迈进了广告的大门。
四年的大学时光,愈加塑造了我独立观察思考的思维习惯。现在想来,从小时起,我更多时候是在独自审视观察思考身边的世界。可以说是个异类。
似乎是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到广告,我便对它产生了兴趣。直觉告诉我,它是我真正喜欢的适合我做也能做好的。学生生活实在平淡无奇。真心的快乐多半源于独自徜徉广告世界和读书思考之时。
毕业了,当然是先工作。说实话,大一大二时我幼稚的动过考研的念头,但以后从未想过。在我看来,广告是一个实践大于理论的行业。纯理论化的东西对于我毫无兴趣,而且大学的四年真的让我犹如困兽,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
第一份工作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做广告,要做真正的文案,这个理念一直支撑着我。
真正工作前有过2次短暂的实习经历。一次是在一个小设计公司,打杂,做了一周。大四寒假后帮老师做了一个地产项目,他给了我一堆楼书,我看了后写了一个系列广告。总共花了2天时间,写出的东西还算有感觉。真正的商业广告文案生涯从此开启。后来,去了那家地产销售代理公司实习了一个月,最大的工作就是一周时间将几千份dm精准直投到潜在客户群(区域内的中小企业主)。
2004年五一后,进入青岛综合实力前三名的xx广告公司做文案,却只做了一天。原因很简单,去写那种明显有悖于客观的骗人医疗广告不符合我做人的原则。那一次,走得异常坚毅决绝,心里很顺畅。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几天后,意外地进入上海天弋广告。很少上网的我,偶然看到了对方发的一个寥寥数语的招文案的帖子。不足一个小时的面试时间,一篇几百字的软文,让我赢得了那份工作。从此开始在天弋的16个月。
那时公司是04年度三菱重工海尔空调的全案代理公司。三菱海尔的高端定位和产品结构决定了它的客户更多是工程用户,所以创意性的作品不多。但因为三菱海尔,我们与其它海尔广告代理商诸如电通、ADK、FCB等有了同台竞技的机会。04海尔集团各事业部的电视广告比稿,我们赢得了3/4。这样的成绩,值得庆幸,毕竟4A公司参与的每次比稿都有其中国总部的资源支持。我们的成功得益于在创意和客户导向之间找到了切实的结合点。

现在想来,我的广告职业生涯能从海尔起步的确是很有意义的。海尔不愧为中国企业的标竿,海尔的成熟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包括品牌运营管理、广告操作。我对海尔广告操作模式的理解,请参见 http://brandshow.blog.sohu.com/27526658.html 。与国内外诸多一流专业广告公司的合作,不仅直接推动提升了海尔的品牌建设,也对海尔人产生了极大的促动。而当时公司在全案服务三菱海尔的同时,又为海尔洗衣机、海尔小家电、海尔空调、海尔彩电、海尔药业等事业部提供了大量诸如平面推广、tvc等个案服务,受益颇深。而期间与其他国际4a公司的交锋碰撞,更是颇具价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04年8月,公司切入海尔彩电全案的案例。当时,由于海尔彩电不满于电通的服务,我们便有了比稿的机会。经过公司上下的奋战,我们在首轮比稿中胜出。自此便出现了搞笑的一幕,公司7人制的彩电工作组进驻海尔彩电,而电通也未正式推出。两相僵持。但不幸的是,仅仅2个月后,便以我们的失败宣告结束。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实力的悬殊。爆发时的比稿,展现的是一时的创意力量,在这一点上,我们不比4a差;但真正的全案服务,却需要充足的优秀的人力来支撑,而当时公司的确不具备这个能力。先前因为电通的比稿,公司上海总部几乎成了空壳,而公司决不会因为一个海尔彩电,就舍本逐末。相比之下,已在海尔耕耘多年的电通更具优势。所以结果,在意料之中。这件事,让我对4a有了新的认识,4a长久发展所积蕴形成的优势的确不是年轻公司短时间内所能超越的。

尽管如此,04年公司在青岛还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十余人,在不提供媒介及制作服务的前提下,完成近200万的营业额,还是相当理想的。

其实,当时除了海尔,公司在青岛还拥有2个大客户,崂山矿泉水和华东葡萄酒。虽然两个客户的费用不高,但鉴于他们在各自行业领域的影响力,公司还是非常看重的。

因为我是当时公司驻青岛唯一的专职文案,所以从04年7月份我就开始服务崂矿,当时我最核心的工作是写软文。还记得第一次任务是2篇崂矿的软文,一挥而就。写得淋漓畅快。第二次是5篇软文,崂山矿泉水+崂山系列饮料,说实话,那是我写软文最头疼的一次。一是对软文没有太多理解,二是对产品不熟悉。交稿前一天晚上,我一口气写了5个小时,算是完工了。后来tommy(当时的客户总监,文案出身,也是我现在最好的朋友之一)把其中的两篇稍改了一下,客户认可了。其他的他重写了。

结缘崂矿、华东,是我一生的记忆。在此后服务崂矿、华东的一年多中,几百篇软文的撰写,不仅让锻炼了我的文案,而且让我养成了策略思维。能否持久地针对同一产品、品牌写出大量的软文,且给读者常读常新的感觉,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更为重要的是,与客户的合作堪称完美。其实在前半年,客户只是每周准时看到我的文字,却始终没有见到我本人(因为我当时是三菱组的成员,每天在三菱办公)。但是这不没有阻隔我们之间的心灵互通,发自内心的认可与欣赏最为值得珍视。自然,后来我与客户非常熟悉,也成了真心的朋友。直至现在崂矿、华东网站上的软文依然是我当时写的,每每看到,心里就有点甜。

凡事有高潮,也有低谷。05年公司在青岛的业绩大幅度下滑。最直接的原因是05年海尔集团广告合作室制度的调整。因为不是国际4a,我们被挡在了海尔的门外。固定客户仅剩下了崂矿、华东。4月份,公司人事重大调整。辉煌一时的青岛办事处仅仅剩下了3个人。我,加春节后刚进入的设计小马,还有另一个女人,她是李珍(老板)的朋友,李请她来挽救败局的,其实李选错了人。那几个月几乎是我经历过的最混乱的日子。因为我对崂矿华东非常熟悉,对方也非常认可信任我,所以有我在,这两个客户基本没问题。

6月的时候,我彻底成了孤军。其实李珍是不甘心彻底失去青岛市场,所以留我一人继续在青岛坚守,至少能保住崂矿、华东这两个客户。

此后的2个月,我的生活空荡了许多。因为没有设计,我的工作起初仅仅是崂矿华东的软文。后来李让我做青岛及山东市场的客户拓展。说实话,当时我只想做策划做创意做文案,对客户拓展没兴趣。但什么不做是肯定不行的,于是我便开始尝试。7月份,李来青岛,我随她去海尔转了一圈,诺大的海尔工业园,11个大事业部,一天几乎跑了个遍。我从心底佩服李的毅力和韧性。此外,还拜访解除了了海信地产等几个潜在客户。当时我感觉,其实对于这个几个客户切入机会是有的,后来只是李要价太高。后来似乎都都未果。

 8月份的时候,我实在有点忍受不了那种一个人整天空荡荡的浪费青春的感觉。我和李摊牌了,要么调我去上海继续做文案,否则我辞职。

9月1日,我离开了公司。离开了上海天弋广告,这家我为之努力拼搏了16个月的公司。天弋是我广告职业生涯第一站,也留下了诸多永恒了记忆。

其实非常怀念04年的日子。在最初那支的团队中,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公司的。

 

第一份工作描述:

上海天弋广告公司创意部文案 

2004年05月 - 2005年09月 (1年4个月)

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广告职业生涯的坚实第一步。

近一年半的的全案服务经历,让我全方位熟悉并把握全案广告服务的各个层面:
宏观运营方面,逐渐熟悉并能把控系统专业的服务流程体系,并塑造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微观专业操作方面,对于创意及文案撰写,拥有快速、优秀的执行力。
众多的个案操作,更强化了我的策略思维,让我懂得用策略去指引创意,在专业创意与客户需求、市场导向之间达成一致。

全案客户:
三菱重工海尔、崂山矿泉水、华东葡萄酒;

其他TVC及品牌推广个案:
海尔洗衣机,海尔彩电,海尔厨房家电,海尔药业,海尔中央空调;海信集团(旗下地产、电脑、手机),波斯登,第一坊花生油。

我的职责描述:参与品牌策略以及传播计划的制定,广告创意发展及文案撰写等具体执行。其中,为三菱海尔、崂矿、华东撰写的全年软文,不仅为其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软文资料库,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更训练了我的策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