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连载:公婆都有理(下)


《天下事——中华文明的经济学证明》第三章《力》

本章论证暴力无效用

第三章  力
               注目礼争夺战
               大打出手“第一人”
               怪兽“利维坦”
               暴力无效用
               公婆都有理
              “向地球开仗”

 

公婆都有理(下)

[内容提要]以力不能服人,以理也不能服人,以理服人最后必定走向以力服人,甚至激发暴力。事实上,以理服人本质上也是以力服人。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理在形式上完全自洽,任何一种理的根基都是人为赋予的,即是说,理首先是力。

 

马克思是不是说在哲学社会科学中不存在所谓的普遍性真理而只存在阶级性真理呢?的确是这样,马克思并没有从根本上否认存在客观真理,对自然科学上的理,马克思是承认其客观性和普遍性的,他不会认为存在什么某一阶级的自然真理,如像前苏联的李森科那样,把遗传学说成是什么“资产阶级的科学”,马克思决不会弄这种把戏。

其实,应该把马克思的阶级性真理论往前再推进一步,更彻底的结论就是:无论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是自然科学上,都不存在所谓的客观真理。这一论断不是空穴来风,它是由哥德尔定理所给出的。

所谓哥德尔定理,这是西方逻辑学一个最重要的逻辑学定律,而且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最重要的一个逻辑突破,它是由奥地利数理逻辑学家库尔特·哥德尔在1931年完成的。在此之前,西方逻辑学一直拜倒在形式逻辑的石榴裙下。不过,虽然哥德尔定理已经有了,但西方知识界似乎并没有真正弄懂这一逻辑学定律的内涵和意义。关于哥德尔定理的重大哲学意义,笔者将在《东方红——人世真理和人类命运》中专章探讨,不是本书的任务,这里只能够简单地提一下。

咱们先来感受一下这位理发师的尴尬处境:有位理发师,不是小姐,而是男士,他擅长于刮胡子,细致又敏捷,门庭若市,但并不是所有的男士都能够做他的“上帝”,他给且只给不为自己刮胡子的男士刮胡子。这不是他有意识地扩大生意,搞一揽子包刮,而是他无意识的癖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癖好嘛!

奇怪的是,准确地说,刁钻古怪的是,这位理发师为不为自己刮胡子呢?如果他为自己刮胡子,那么他就不能够为自己刮胡子,因为他只给不为自己刮胡子的男士刮胡子;如果他不为自己刮胡子,那么他就能够为自己刮胡子,因为他给不为自己刮胡子的男士刮胡子。真的是左右为难!这位理发师万万没想到对自己的胡子无可奈何也。

理发师之所以对自己的胡子陷入无可奈何的处境,即因为他对“上帝”的要求——给且只给不为自己刮胡子的男士刮胡子——在逻辑上涉及自身。这样的理发师或许刁钻古怪,但类似的尴尬一点儿也不刁钻古怪,它是任何一种理论都避免不了的,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够自我解释,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公理或者说假设之上的。这就是哥德尔定理所说明的:没有哪一种形式理论完全自洽!

哥德尔定理其实是一个常识,万丈高楼平地起,理论怎么可能没有基础呢?欧几里德几何可以说是人类知识史上第一个形式知识体系,洋洋洒洒467个定理,但如果没有最前边那5个公设、5个公理和23个概念作基础,467个定理从何而来呢?但这最基础的5个公设、5个公理和23个概念不能够证明,它能够证明那467个定理,但不能够证明它们自身,它们的可信性是人为赋予的。

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理首先都是力,理的基础是力定的,而不是证明的。这里面的道理也就好比一个组织必定存在着一个最高权力者或最高权力机关,比方有政党章程规定说: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服从谁呢?谁也不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它不需要“证明”。

那哥德尔定理岂不是说:“我”根本就不可能有理,而只能够有力,所谓的以理服人实质上也是以力服人?不错!美国西点军校有一条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没有任何借口!”这一条掷地作响的准则强调的是凡事主观能动,一切自己负责。“我”要说的是,在注目礼争夺战中,没有任何道理!彻底、完全、干净、毫不犹豫地把以理服人的想法扔进垃圾堆吧!

但是不是就真的不存在能把“我”和别人统一或者说圆融在一块的客观真理呢?菲律宾马克坦岛有一块正反两面的铜碑,河南登封少林寺有一块三面圆融的碑碣,图文并茂,其图是孔夫子、老子和我佛如来的三合一像,其文曰“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三九百万一归一——这不是表明存在着把你我他圆融在一块的客观真理吗?此是别话,将在《东方红——人世真理和人类命运》中细说端详,这里暂且不表。

事实上,以理服人最后也必定走向以力服人,在注目礼争夺战中,如果“我”以理服人,甚至以理压人,既有可能激发别人走向暴力,也有可能激发“我”走向暴力。暴力与暴力更容易互相激发,直至“我”和别人都精疲力尽,或是同归于尽。比方说,美国以理以文明压人,结果激发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走向暴力,同时也激发了美国自己走向暴力,目前正处于互相激发的阶段。

不要说以理服人容易走向暴力,更不要说以理压人激发暴力,就是最轻度的以理瞧不顺人——比方说歧视,也有可能导致暴力事件。2003年4月21日早晨,在河南省平舆县后刘乡马李坡村发生一起特大杀人案,案犯李志星对邻里展开疯狂报复,连杀8人伤1人后投井自杀。原因就是李志星忍受不了因患艾滋病而遭受邻里歧视,在他投井自杀之前,大伙儿问他为什么连小孩也不放过,李志星说:“谁让你们瞧不起俺,谁让你们的小孩不与俺的小孩说话,欺负我们家小孩?没有时间了,否则我还要……” 58令人寒心!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或许都能做到不以力服人,但似乎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不以理服人,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不歧视任何人。

在注目礼争夺战中,既不能以力服人——这使“我”无所措手足,又不能以理服人——这使“我”无所措脑袋,“我”已经完全动弹不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