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仓宏

王仓宏,男,汉族,企业管理软件咨询顾问和翻译服务方面的资深专家,文学爱好者。1979年生,大学时代先后就读于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在河北省廊坊市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任教,后陆续担任过北京吉利大学商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和光明日报出版社编辑。长期担任翻译服务行业资深顾问和软件公司创始合伙人。

出县城记3


  王发录和王玉香两口子听到儿子高考没有考上的消息,心里很失望,但觉得孩子在学校补习的压力已经够大了,都没有责怪他。当然他们不知道王昭武在学校的所作所为,王昭武自己心中则是内疚万分,他多么希望父母能狠狠的痛骂他一顿,那样他心里也许会好受些。

  王昭武整天将自己关在家里,除了早上和下午在果园干农活之外,有时候大中午他也去地里干活,他想着只有通过繁重的体力劳动,才能减轻自己内心深处的巨大负罪感。他再也无脸提补习的事,一年下来,花了家里三千多块钱,那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里面都饱含着父母艰辛的劳作和心血,而他却让它们轻易的付之东流了。他觉得自己其实是个罪人,是一个有愧于父母和家人的罪人。难熬的暑...

Read more

出县城记2


  过了两天历史课便换成了一个叫徐曾升的老师带。他长着一张方脸,个头不高,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了,但精神矍铄,一副容光焕发的样子。听说徐老师本来已经退休了,但学校又聘任了他,他在这所学校名气挺大的。以前曾带过十几届文科补习班,而且升学率一直名列全县第一。现在他又兼任另一个文科补习班的班主任,据他们班同学讲,每天早上五点半,徐曾升老师都会准时守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个小闹钟,碰见迟到的学生,便要大骂一通,不留任何情面。而且他管班的方式也比较独特。每天同学们上别的老师课时,他都会在教室周围的窗户外转来转去。隔着玻璃看哪个学生逃课了,哪个睡觉了,哪个上课又干其他事了,他一一都记在心里,周六班会上他会...

Read more

出县城记1


  第一章

  其实高考落榜的结果也是在王昭武的预料之中,包括“泡泡糖”的榜上有名。“泡泡糖”是王昭武在文科班时的同桌,高三分班后他俩坐在一起。“泡泡糖”是九六届的学生,后来留级到他们班级,因此来说比他们班其他同学都多“深造”了一年,加上他平时学习特别刻苦,所以考试成绩每次都在班里排第一名。高考前他是罕井镇高中文科应届班中最有希望的一个。现在他终于打破了罕井镇高中十几年来文科班一直被“剃光头”的记录,这是罕井镇高中全校师生最为轰动的一件事了。而对于“泡泡糖...

Read more

出村镇记11


  一天中午,王昭武独自一人去了罕井镇北街东头的那个眼镜店。进眼镜店之前,他先大概的观察了一下眼睛店旁边有一家罕井镇地段医院,那是他事先确定好的唯一的逃跑路线。因为在大街上眼镜店门口的左右两边,短时间内他都无法逃脱眼镜店老板的追赶。王昭武进去之后,他对店老板说:“麻烦您给我做一副五百度的树脂超薄镜片的眼镜,这个镜架就选这个轻一点的金丝边镜架。”等眼镜店老板把超薄树脂镜片磨好,装上金丝边镜架去之后,王昭武假装在眼镜店门口转悠一下,左右摆摆头装作在试戴体验效果,然后看老板是不是再需要调整一下镜架时,这时恰好眼镜店里有新的客人进来,他趁老板一不留神,猛然跑进了旁边的地段...

Read more

出村镇记10


  王兰香说:“给娃娃把事早办了对,早办了做父母的心就歇下来了,迟早都有这么个手续。”再后面她姐王兰香再没有提说,也没有问妹子给娃结婚办酒席手头的钱够不够,要不要帮忙。王玉香一看情况是这样,她也不好再主动开口提借钱的事情。那天刚好赶到星期五,王昭武听说他妈来罕井赶集上会来了,也来到他大姨王兰香吃饭,吃完饭就和他妈王玉香抄小路走着回到尧山村。

  半路上她妈给昭武说:“我今天来你大姨家里,其实就是想看能不能在你大姨家借些钱,好给你哥哥拾掇一顿汤水(关中方言,酒席的意思)把结婚的事情办了,我给你大姨提说了一下结婚的事,你大姨也没有问我手里头钱够不够,我也...

Read more

出村镇记9


  第三章

  一九九四年夏天,王昭武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考的一塌糊涂,竟然连罕井镇的普通高中也没考上。整个暑假,王昭武都在家里为各种琐事和他达他妈争吵闹别扭,当然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没有考上高中,因为中考成绩中,王昭武的数学成绩和英语成绩都考的很不好。是的,他平时上课中,连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都看不清楚,那老师讲课时所说的解题思路他当然一点也听不明白。

  临近开学的时候到了,王昭武连去学校上学的一件干净的衣服也没有,尽管农村的经济条件比前两年有所好转,可毕竟家里还供着一个大学生读书呢,家里主要挣钱的人还是要靠他达王发录,以及他姐姐王昭芳在煤矿上开绞车。王玉香问儿子说:“昭...

Read more

出村镇记8


  其实当年在尧山小学读书和学习时,这陈美丽和张大宏的学习成绩都很好,都当过班里的中队长,而王昭武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在少队委里什么职位都没有当过。这些孩子们离开了父母,离开了自己熟悉的村庄,到了东林乡这个陌生的小“花花世界”开始走上了不学好的路,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都开始不再好好读书。初中毕业的时候,尧山村里和王昭武一起再继续上高中的,就剩下六队的李美霞、七队的李艳丽、以及五队的王亚洲了。初中一个班里继续读高中的同学中,还有仁和村的司美红,中山村的张剑丽,蟠桃村的闫晓宇,当然这三个初中的同班同学学习成绩都不错。

  再回头看一九九四年的尧山村经济发...

Read more

出村镇记7


  有一次,和王昭武同在一所学校读书的表妹王云丽(王昭武大舅王宇行的女儿)急需一笔金额不小的钱,问王昭武是否可以帮她借点钱,王昭武找了乔小玲。刚好乔小玲身上的钱是要帮家里人买药的,乔小玲对王昭武说:“昭武,也就是你来找我借钱我才借给你,要是换做别人来找我借钱,我肯定是不借的。” 王昭武听到乔小玲说了这样的话,心里竟然有了一丝甜蜜的感觉。初二后半学期,乔小玲因为身体原因突然休学了很长时间,大概有半年之久。再回到学校后她就只能跟着下一级的同学读书了,校园里的路上,她再碰见王昭武的时候也不再和他说话。

  这一年,带王发录当年学木匠的师傅王低顺的儿子王天民一转眼也长大...

Read more

出村镇记6


  第二章

  一九九一年九月份,王发录和王玉香的大儿子王昭文高考考上了陕西财经学院。这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尧山村考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女儿王昭芳没有考上县师范学校,王玉香腿骨折了之后,一直还在家静养,家里也急需人来照顾,这样王昭芳只能放弃继续读高中的机会,回来在家里做饭,并照顾伤病的母亲王玉香。有一天,王玉香听二队队长王西书说村办的尧山煤矿上打算招几个女孩子,去附近镇上的国有工农煤矿学习开绞车,学完回来就可以在村办的尧山煤矿上开绞车挣工资了,她就下床拄着双拐去找队长说情,让王昭武的姐姐王昭芳去学开绞车。队长不答应,说王玉香现在拄着拐杖行动不方便,还是让王昭芳在家里照顾她妈。

 ...

Read more

出村镇记5


  等到王昭武小学毕业的时候,除了和他同班的王丽娃没有继续去东林乡初中上学外,其他同学都和他一起到三公里之外的东林乡初中继续上学了。丽娃从小就没有了父亲,家里的经济收入来源只能依靠母亲王凤巧一个人种着地里的庄稼,和家里喂的几只鸡勉强生活着。同一年王丽娃初中毕业的哥哥马娃子也和她一样辍学回家了,其实王丽娃和马娃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家里没有钱继续供兄妹俩上学,只能回家当农民。这其中既有着家庭不幸的原因,也有着这个时代特定的客观经济环境和条件的制约。

  这一年在国内,年初全国的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同时提出了科技兴农是农业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