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村镇记8


  其实当年在尧山小学读书和学习时,这陈美丽和张大宏的学习成绩都很好,都当过班里的中队长,而王昭武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在少队委里什么职位都没有当过。这些孩子们离开了父母,离开了自己熟悉的村庄,到了东林乡这个陌生的小“花花世界”开始走上了不学好的路,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都开始不再好好读书。初中毕业的时候,尧山村里和王昭武一起再继续上高中的,就剩下六队的李美霞、七队的李艳丽、以及五队的王亚洲了。初中一个班里继续读高中的同学中,还有仁和村的司美红,中山村的张剑丽,蟠桃村的闫晓宇,当然这三个初中的同班同学学习成绩都不错。

  再回头看一九九四年的尧山村经济发展状况,尧山村的党支部书记贺顺民在大队干部会议和全村村民大会上说:“路要咱们干部跑,话要咱们干部说,脸要咱们干部看,麻烦给干部自己,所有的一切方便都要为了尧山煤矿的投产出煤。要坚决确保企业墙内搞基建,‘两委会’墙外保平安,坚决为投资者和尧山煤矿服务,对投资者负责,让投资者放心,促投资者发展,全力打造重视投资商、保障投资商的良好环境。今天,我们尧山大队全村群众终于赢来了尧山煤矿的正式投产,尧山煤矿开始正式产煤了,这是我们尧山村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情!”这三年时间里,每年刘宏江的父亲过生日,尧山村党支部书记贺顺民都会拎着鸡蛋领着“两委会”一班人代表全村前去祝寿。面对尧山村如此重情,刘宏江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煤矿上开始为尧山村修路,给尧山村小学孩子们赠送学习用具等,并主动提出重建学校的愿望。

  尧山村的村民也开始通过煤炭资源逐步拓宽了富民路。一九九四年的冬天,尽管初冬寒气逼人,但村里各处却异常热闹,全村的运输户一大早就把堆放在自家门口的块煤装上车,运往外地贩卖,昔日的泥土路也被平坦的水泥路所替代,一幢幢村民的庄基门前随处可见一堆堆块煤,尧山煤矿为尧山村这个总人口一千九百人,五百户的贫苦村庄里,安排了一部分青壮劳力在煤矿上上班领工资,每年尧山煤矿上还以低于市场百分之三十的优惠价供应尧山村每户人家共计五千吨块煤。正是煤炭的开采,让尧山村村民兜里的钞票逐渐鼓了起来。

  这一年,中央第三代领导人召开了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力争到二十世纪末最后的七年内,基本解决全国八千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国这艘经济的巨轮已经开始慢慢启动,她将会驶向世界经济大潮的中央,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