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古人云,四十不惑,那是不是我们现代人到了四十岁的年纪都可以达到不惑的境界了?我看未必。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那年出生的七零后那一代人来说,我们经历了高考扩招,毕业就要面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对计划内体制有很强的依赖性,又时刻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冲击。作为一个从农村原生家庭出来的孩子,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又在毕业后面对北上广一线城市工作的憧憬和向往。伴随着国家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的取消,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其中的一部分又在高龄下匆忙生下第二个孩子。在上海这样一座房价高企的城市,养活一个孩子都被称作“碎钞机”的情况下...
作者文章归档:王仓宏
回尧山记6
而蒲北县县城的快递行业发展相对健全与成熟,各个快递品牌较为丰富,陆运、空运功能已经具备。乡镇快递点覆盖基本完成,全县二十一个乡镇几乎实现覆盖。基本可以保证商品的双向流通,运力相对较强。但是,在末梢端的农村运力尚待开发和完善。网购量与网销量比例不均衡。通过快递行业派件量与揽件量的比例可见,蒲北县电子商务市场网络购物体量远大于网销体量。而通过快递流入本地市场的商品以鞋服等轻工业类商品居多。由于蒲北县内产业结构单一,互联网上交易的商品以蒲城特产、蒲城鲜果等食品类产品为主,产品种类比较单一。
王昭武自己公司要推广的农村电商服务平台项目。其主旨就是“快递服务+电商服务&rdq...
回尧山记5
第二章
王昭武第二套房子的贷款,也是在夫妻俩前后持续五年多的艰难月供之后,才彻底的还清了银行的按揭贷款。这时他们俩想着把手中的两套房子卖掉,再在市区置换一套全家六口人都能住下的三房时,才发现市区的房子价格已经涨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市区二手房的单价已经相当于他们郊区房子的两倍多。在上海市区要买下一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公寓小三房,最少也需要拿出一千一百多万元的资金。
这一次王昭武彻底的放弃了,他感觉自己来上海的这十几年里,都是在不停的还银行房贷的日子中度过的,他再也不想要这样的生活继续下去,而且父母的年龄也大了,万一他们的身体健康出了问题,这些地方都需要花钱,还有两个孩子的...
回尧山记4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初,在王昭武的第二个孩子即将出生之前,他向单位请了三天年假,然后告诉家人说自己要去外地出差一趟。实际上他当天买了从上海去西京的火车票,到了西京之后他又转长途汽车去往汉中西乡。事前他也没有电话告诉梁月说自己要过来看她。一路上长途汽车在秦岭中无数个山洞和隧道里穿行,冬日的秦岭山上一片萧瑟之气。面对着车窗外的风景,王昭武内心思绪万千。这次计划外的突然出行,其实他事前没有任何计划和安排,就是突然想去西乡看看梁月。是的,他们两人毕业之后已经有十三年没有见面了。车到西乡县时已经是下午时分,王昭武在这座陕南的小县城街道上溜了一圈,然后订了一个宾馆的房间住下来之后。他拨通了梁月的电话...
回尧山记3
秦风浩荡、民俗悠远。在蒲北县农村的农闲时分,作为漫漫冬季的调剂和点缀,“细狗撵兔”成为蒲北县农民的一大乐事,尧山村的父老乡亲也不例外。
蒲北县的过去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历史上是古雍州所在地;又是后稷稼穑(se) 之垠,春秋时系魏、晋、秦三大诸侯国交错占据的领地,后归秦国农耕之地。汉代为冯翊(yi) 、有左冯翊 、右扶风及京兆在内的“三辅”之称,是汉代“上林苑”核心狩猎之地。
唐代因五个皇陵,特别是在“开元盛世”时,唐明皇李隆基为其父“睿(yong)宗李旦&rdqu...
回尧山记2
许磊是王昭武二零零四年进入北京利华大学商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带过的第一届大学新生,九月份王昭武就开始带零四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三、四两个班共一百多名学生。从学生入校报到开始,王昭武和其他两位商学院老师带着四千多名学院大一届的新生,去延庆县驻地部队附近的“军训基地”和新生一起军训。军训结束之后,所有新生一起坐学校统一组织的车辆返回学校。
新生入学后过了一个多月,学生们开始进入大学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节奏中。不久,王昭武便发现班里的学生之间出现攀比之风。本来各个学生的家境状况差异就比较大,班级里有香港过来读书的学生,也有家里开私人煤窑的山西煤老板的孩子,还有平常...
回尧山记1
第一章
在上海生活的太久了,王昭武觉得每次回到故乡,回到尧山村,越来越成为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虽然说他在上海这座城市已经生活了将近九年时间。在上海人的眼里,他们早已属于上海这座城市了,他可以跟他们一样,说着同样的语言,追逐着同样的时尚。有时候自己甚至比他们更像这里的主人,因为作为新上海人,他们更关注这里的变化,并时刻都会小心翼翼地藏匿起外乡人的痕迹。在上海,王昭武有属于自己的家,漂亮的房子,稳定的生活。想起自己背井离乡的曾经,庆幸也许要远远多于伤感。
可是,被内心深处淡化了,甚至遗弃了的故乡尧山村,又注定会在某一天清晰无比的出现在他的脑海里。那是他生命中曾经成长过的土地,...
入上海记10
春节时,还是按照老传统,王昭武两口子从上海出发回老家尧山村过年,这一年里,两位老人在农村老家辛苦操劳盖房,王昭武和张美慧提前回家搞新房子的卫生和保洁工作,张美慧的主要任务是洗衣服,王昭武的工作重点的打扫卫生,两口子干到最后手都开裂了,指纹也没了,连手机都不能指纹识别了,虽然很累但内心仍然是快乐的。尽管朋友圈里其他同事或者朋友们,在持续晒着他们过年期间在国外旅游或者国内旅游的洒脱,但陪着父母与哥哥姐姐们,大家团聚在一起,过一个传统的中国春节感觉也很好。
春节之后,王发录和王玉香老两口终于又回到上海帮王昭武带小孩。但暑假里王昭武想让孩子待在他们身边,因为张美慧和他都想让孩子学游泳,...
入上海记9
九月份,王昭武一家三口和老丈人丈母娘一起,从闵行郊区自己的房子搬到市区居住。背负了新的房贷,王昭武换车的念头没有了,之前安逸的生活节奏也没有了,节假日里计划带家人出去旅行的计划也没有了,老婆张美慧想要添置心仪衣服的念头也被打消了。整日里两口子都在想着节衣缩食还贷还借款,俩人再碰到新款的车子和衣裳都尽力不让自己再扭头回看,每天诚惶诚恐的在单位继续上班,小心谨慎的时刻留意老板那每一个看似随意的眼神。王昭武每天百般笑脸的面对每一个他接触的潜在客户,然后俩人把每个月辛苦挣来的工资送给银行,把每一笔费尽辛苦艰难挣来的工资攒起来还贷,生活里惦记的数字除了每月固定发放的工资之外,还有房贷账单的剩余...
入上海记8
过年回家,王昭武终于见到了年老的父亲,王发录国庆节后突然脑梗住院,经过两星期的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出院时医生叮嘱他以后每天都要服降压药。
腊月三十日,王昭武开上哥哥王昭文的车子,带上年迈的父母去镇上洗个澡,干干净净过年。春节期间,他要去远在两百多公里外的老丈人拜年,哥哥王昭文开着车送他们一家三口到老丈人家门前。当他要去见西京市阎良区去见久未谋面的老友李博时,在寒冬的凌晨时刻,年迈的老丈人开着电动车一路小心的送他到附近的火车站坐火车。回上海时,因为自己父母要在老家翻修房子盖新房,今年不能再来上海帮他们照顾小孩,只能让老丈人和丈母娘和他们一起过来照顾孩子,于是刚买车不久,算是新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