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仓宏

王仓宏,男,汉族,企业管理软件咨询顾问和翻译服务方面的资深专家,文学爱好者。1979年生,大学时代先后就读于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在河北省廊坊市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任教,后陆续担任过北京吉利大学商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和光明日报出版社编辑。长期担任翻译服务行业资深顾问和软件公司创始合伙人。

出村镇记4


  王昭武他妈王玉香日子过得这么辛苦,其实王昭武自己相比同龄人而言,生活过得也不轻松。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在放学做完作业之余,可以在村里找其他小朋友到处玩耍。而王昭武的少年生活基本都是在放羊的日子里度过了,那些时间里王昭武无比痛恨放羊的生活。

  小学三年级,从他妈王玉香买回家的第一只羊开始,到了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放到四只羊的规模了,这中间又会从四只羊再放回到一只羊不断地重复往复。因为大的母山羊生下几只羊羔长大后都会被卖掉,第二年接着又有新的羊羔出生。而羊不管是一只还是四只,早晚都要按时牵着出去吃草。不然这些羊饿了便会咩咩的叫起来,此起彼伏的声音让人在家里无比烦躁。

  每天早上起来的...

Read more

出村镇记3


  每次干完主家的活,事主都会挑个晚上来王发录家结算工钱。算账的时候,王发录都要在最后给人家麻(关中方言,退还的意思)几块甚至十几块钱以示人情,事主来结算工钱的时候都要带上一条烟和两条毛巾,有更讲究礼节的会多带一瓶酒过来,这是农村乡土风俗和规矩。基本上除了夏收和秋播种麦,王发录这个匠人一年到头就是出了东家门,再入西家门,给这家干完活再去乃(方言,另的意思)家干活,农村人一辈子就是盖房娶媳妇送女,然后再把老人送到地里(公坟),循环往复而生生不息,所以王发录就是在这十里八乡的范围不停的给各家干木匠活。

  王发录从不缺活干,你想一下谁家能不盖房?一定要盖房,关中农村人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盖房...

Read more

出村镇记2


  王昭武出生了,这发录和玉香两口子跟着农业社大队的群众一起出工劳动挣工分,王玉香把王昭武小时候交给姐姐王昭芳带上,没有上学前王昭芳要天天带着弟弟王昭武,到了王昭芳上小学年龄了,家里偶尔有事,王玉香也会让女儿王昭芳请假在家里照看弟弟王昭武。

  王昭武出生两年后,一九八一年陕西省蒲北县尧山村彻底告别了从一九五八年下半年以来实行的人民公社,又在东林乡人民公社的基础上重新建乡,东林乡重新被确立为基层行政单位。尧山村也成立村委会,第一任书记是王俊峰。人民公社时期,生产资料分别归属东林公社、尧山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三级组织所有,生产队是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社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按照各人所得劳...

Read more

出村镇记1


  第一章

  尧山村共有七个小队,一队人居住在尧山村偏东北的另一个村落叫做郑家村,村里人基本都姓郑,也有姓贺的。四、五队人住在尧山村偏西南的上源村,基本姓张,也有姓陈的。六七队住在南面偏山上的李家村,基本都姓李。生产大队的队委会就设在二队和三队之间的戏楼上,这两队的村民都姓王,王姓人是尧山村的第一大姓,王氏祠堂就修建在村东头的皂角树边上,据说王氏家族祖先在山西运城一带,村里年纪最大的王怀亮老汉说,王氏的老祖宗当年是从山西的一个老槐树下迁徙过来的,具体从哪个地方来的已经无法详考。

  尧山村里,家族势力最大的算王彦邦家,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王宝锁,次子叫王金锁。王宝锁属于典型的北方人...

Read more

尧 的 山


  前言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了一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此人为尧。尧的祖籍在今山西汾河流域,尧在位,天下洪水汤汤,尧从山西来到陕西治水,顺便就在附近找了一座山送给他的女儿作为定居之地,后人就把尧帝女儿修炼的圣地,称为“尧山”。

  尧山又称“浮山”,据蒲北县县志记载:“昔尧时,洪水为灾,诸山尽没,唯此山若浮。”意思是此山很有灵气。古时候,关中平原发洪水,周围一片汪洋大海,人们无处可逃。全部聚集到尧山上避难,水越来越大,把避难的人们逼到尧山顶上,眼看就要埋没山顶,即将把人们葬身水中。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