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九九四年夏天,王昭武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考的一塌糊涂,竟然连罕井镇的普通高中也没考上。整个暑假,王昭武都在家里为各种琐事和他达他妈争吵闹别扭,当然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没有考上高中,因为中考成绩中,王昭武的数学成绩和英语成绩都考的很不好。是的,他平时上课中,连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都看不清楚,那老师讲课时所说的解题思路他当然一点也听不明白。
临近开学的时候到了,王昭武连去学校上学的一件干净的衣服也没有,尽管农村的经济条件比前两年有所好转,可毕竟家里还供着一个大学生读书呢,家里主要挣钱的人还是要靠他达王发录,以及他姐姐王昭芳在煤矿上开绞车。王玉香问儿子说:“昭武,你还打算不打算继续上高中?”王昭武开始和他妈赌气说自己不打算上学了,后来过了几天,他又对他妈王玉香说:“妈,我想继续上高中。”“想上高中可以,这下你去学校可要好好学习,继续上学是你自己的选择,既然是你自己的选择,你就要好好努力念书,而且,你要说到做到!”他妈王玉香叮嘱到。“妈,我去罕井高中一定认真读书!”王昭武从内心下定决心去了高中要好好学习。王玉香把自己的一块打算做夏天衣裳的碎花花料子布,给儿子昭武缝了一件衬衣穿着去上学了。王昭武去罕井高中读书的身份是“借读生”,作为“借读生”,他第一学期学费就要比正常考上高中所录取的同学多掏四百元的借读费,而且以后每学期依然需要比别人再多交学费,一直到高二学期结束。
说起罕井镇,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据说南宋时金兵南侵,此地沦为金占区,金将完颜粘罕曾在此地驻军。因此地旱原缺水,金军掘井数眼,井得水。因系金军首领粘罕掘井,故命井名为罕井,随后以井名为地名,沿用今。罕井镇位于陕西省蒲北县。属关中东部渭北黄土台源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坡阶状递降,自然形成川,塬、沟、坡、山、洼,以台原川道为主的多样地貌,这里被誉为渭北第一大镇,是蒲北县工业重镇和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由于地处“渭北黑腰带”中段,山谷沟壑纵横,煤藏丰富,呈东西分布状,根据蒲白矿务局地质测量处测量,地下煤温藏量为七点七八亿吨,煤层平均厚度三米左右,品种为四号、五号煤,煤质多为半烟煤,少部为无烟煤。镇所属煤炭企业主要有罕井煤矿、尧山煤矿及秦家坡煤矿。加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丰富的石灰石、白云石、粘土,是建筑及化工产品的最佳原料。全镇也形成以尧柏水泥公司为龙头,先后带动发展了十五多家采石企业超长规发展。它的财政贡献名列全县第二,仅次于县城附近的城关镇。同时这罕井镇也是国有大中型煤矿蒲白矿务局所在地,镇域交通便利,向北可到白水县,南可到蒲北县,向西可到铜川市。驻镇省、市、县单位达六十多个,罕井镇当地人都戏称自己这儿是陕西的“科威特”。
高一第一学期开始时,带王昭武他们班级的班主任,是从渭阴师范学院英语系刚毕业的井军党老师,井老师年龄也就二十五岁左右。因为刚参加工作,所以他管理班级也不是特别有经验,王昭武进班的第一天就认识了同班的同学李博,李博个子不高,家住高阳镇水峪村,中考成绩是班里的第一名,学习非常聪明,王昭武看他身上穿的衣服就是一件灰色的中山装,一看就是农村的裁缝手工缝制的,他猜想可能李博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是一般。
班里家庭条件好的要算那个叫宋美茹的女孩子,她讲着一口非常标准的普通话,父母都是驻在镇上蒲白矿务局里的领导,宋美茹的身材苗条,皮肤比较白,上衣穿着一件浅蓝色的上面点缀有小白花的蝙蝠衫,下身穿一条很贴身的西裤,留着蘑菇头显得人很干练,脚上穿着一双黑皮鞋。班里排座位的时候,恰好宋美茹就坐在了王昭武的旁边,和他成了同桌。开学初的时候,王昭武与自己同座宋美茹的交往过程表现的很腼腆,这可能是他作为农村孩子骨子里潜在的一种自卑感吧。而宋美茹倒是很落落大方,她一拍王昭武的后背说:“同桌,你不要那么封建好不好,咱们是正常的同学加同桌关系,这没有什么的呀?”王昭武接过宋美茹的话头,低着头有些窘迫的低声回应说:“你说的是,我会慢慢适应,慢慢改……”
班里其他的同学基本都来自各个乡镇和村里的农村学生,大家各自家里的经济情况差距都不大,但由于容纳了大孔、高阳、上王、翔村等多个乡镇的学生,王昭武的视野也相对比在东林乡初中的时候开阔起来,认识的人也多了起来。高阳镇过来的安小英长相甜美,身材也不错,性格外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所以博得了不少男同学的喜欢。其中表现最明显的,一个是大孔乡的李常英,一个是兴光村的王赫。李常英身材中等个,长相英俊,皮肤挺白,家里条件还可以,他母亲是桥西村水泥预制场的会计,其父亲是在罕井镇政府的公务员。王赫身材挺高,长相周正,皮肤较黑,整体比较瘦,家庭条件一般,父母都是普通的种地农民,他读书认真,也暗地里喜欢安小英。王昭武的表妹曹少云,也就是他大姑王西梅家的女儿和他也在一个班上,曹少云的中考成绩排在班里第二名,她是参加中等师范学校考试复试没有录取,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来罕井镇这所普通高中就读。
尧山村七队的李艳丽和五队的王亚洲,还有蟠桃村的闫晓宇都分在了罕井高中的另一个班。而尧山村六队的李美霞,还有仁和村的司美红以及中山村的张剑丽都通过熟人,去了蒲北县的重点高中尧山中学上学去了。首先是这三个学生的中考学习成绩都不差。而李美霞的情况和王昭武他表妹曹少云一样,都是中等师范专科学校复试没有录取,只能继续选择读高中,她家里刚好也有认识的熟人介绍,就去了县城里的尧山中学。尧山中学是蒲城籍爱国将领杨虎城于一九三四年创办的一所省级重点高中,学校的生源都是全县的尖子生,学风都是健康积极竞争型的。而且学校里的各种教学条件,在全县无疑是最好的。全县七十多万人民子弟的精英,都集中在这所高中上课,师资力量的配置也是渭北地区一流的。
一九九五年九月份,中央召开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尧山煤矿也在这一年顺利实现改制,刘宏江顺理成章取得法人代表资格,他也从一名昔日的包工头,成了企业的主人。尧山煤矿的效益和规模发展很快,不仅成了蒲北县的纳税大户,而且尧山村的村民也依靠尧山煤矿一天天的发展,日子也逐渐一天天的富裕起来了。
刘宏江成为蒲北县一代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典型代表。这一年,他的儿子刘建英从部队专业,又在蒲北县党校经营专业学习毕业,进入尧山煤矿担任煤矿副矿长。王昭武的姐姐王昭芳在尧山煤矿开了两年绞车之后,因为写的一手好字就转到煤矿办公室当办公室主任了,这个办公室主任平时主要负责煤矿上的日常采购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煤矿上的工作环境和饮水情况初期比较差,一杯白开水沉淀一会儿下面会有一层薄薄的细粉末。在尧山煤矿工作了几年之后,因为做办公室主任经常涉及到采购工作,这个工作也算是个肥差,在中间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灰色收入的可能,有人就盯上了这一点。
有一天,在东林乡政府街道办工作的街道办主任张民生找到王昭芳,私下和她说:“昭芳,是这样,现在东林乡信用社里需要招聘一批信用社的合同工,你有没有兴趣看一看,收入可能要比你现在这个位置少一点,但工作比较体面,办公环境也要比这煤矿上好的,再说你是女孩子,这以后也要考虑结婚的事情不是?”
王昭芳说:“民生哥,我知道你也是为我好,但这么大一件事,你给我几天时间让我考虑一下,我也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那好,你三天之后给我一个回话,这是一件好事呀!”回到家王昭芳和他达他妈一商量,家里人都支持她换工作,虽然说在煤矿上一个月拿到手的钱要多一些,可作为一个女孩子,要为将来的工作前途和婚姻去考虑,三天之后王昭芳答应了街道办主任张民生的建议。就这样,一九九四年秋天,王昭芳就去了东林乡信用社,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她开始在乡信用社柜台上班做柜员,办理乡里农民日常的信用社存款和取款工作。一年之后,因为工作干得比较出色,王昭芳就被罕井镇信用社调了过去在罕井镇信用社柜台上班。王昭芳离开尧山煤矿之后,张民生很快通过关系把自己的外甥安排到尧山煤矿当办公室主任,据说他外甥在那个位置上利用对外采购的机会,除了工资收入之外,外快也是捞的盆满钵满。
这一年,再说王玉香的弟弟王宇国,当年在部队上混的一点都不如他的战友闫国民,已经转业到渭阴市里做广播电台的台长了,而他在回到兴光村之后,当农民也不愿意踏踏实实的干地里的活,又找自己的战友借了一万多块钱买了一台摄像机,给农村过红白喜事的事主家做专业摄像来维持生计。
尧山村二队里当年给王玉香帮忙挪面盆的王增运,也在这一年因病卧床,不久之后就撒手人寰了。他的儿子王豹娃这几年倒是生意红火,先在罕井镇南街开了一个烟酒副食的批发部之后,又接连在罕井镇北街和东林乡上新开了两家分店,已经给自己购买了一台昌河面包车用来跑生意用了。
一九九五年,王发录的大儿子王昭文也大学毕业了,分配到了中国银行渭阴分行工作。接下来的事情就轮到王发录和王玉香两口子给儿子办结婚的手续了。王昭文在大学里谈了女朋友安小菲,安小菲家是陕北榆北的,毕业后分配到渭阴市物资局做财务会计工作。这王发录供儿子上了四年大学,手里的钱一直很吃紧,农村办理结婚手续,首先就要花钱给娃收拾房子,买一些简单的电器设备,家具自己可以做,而且自己做的家具肯定结实,虽然样子没有城里卖的家具样式时兴,但总是比买家具省钱了。办酒席也要一笔不少的开销,这也算他王发录在村里为自己家过的第一场事,烟酒和酒席的档次都不能让村里人看笑话,何况儿子还是个大学毕业生,还在银行工作,但这么多的钱从哪里来呢?王发录和王玉香两口子想起这事就有些发愁。
王玉香后来想起嫁到罕井镇的姐姐王兰香,她家里有四个孩子都在城里挣钱。老三卢兆虎个子不高,比王昭文小一岁,头发一年到头都比较乱,平时一直带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文绉绉的样子。他自费上了西京公路交通大学之后,毕业后出来在广东汕头一家做UPS(电源稳压器)的公司上班,干了两年之后自己回西京开了一家加工UPS的工厂,自己搞个品牌来当老板进行销售,生意做得还过得去。老大卢兆武比王昭文大三岁,长的人高马大,初中毕业之后就在罕井镇上混,手下还跟一帮小兄弟。后来眼瞅着二弟在西京批发一些台式机电脑、MP3和U盘在商场柜台上零售赚取差价,挺赚钱的,就自己跑到渭阴市电脑城租赁了一个柜台,如法炮制也从西京进货,包括各种电脑配件,类似鼠标、键盘、内存条和电脑音箱等,然后在渭阴电脑城里自己租赁的柜台上卖,生意也挺红火。
老四卢兆仓个子不高,发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乱,脸黑且脸上有不少小的雀斑,初中没读完就回来混社会了,卢兆仓之前在自己三哥卢兆虎的公司帮忙,后来自己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小公司,在西京赛格电脑城租赁了柜台,批发一些品牌的UPS进行销售,他才不愿意卖他三哥自己加工的UPS产品,因为他三哥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品牌的差距太大,三个做生意的孩子中,就老四卢兆仓比王昭芳小三岁,有生意头脑,脑子也够活,眼光也够长远,公司发展的一直比较有潜力。 老五卢兆宏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个子高而且瘦,皮肤黑,也是小学毕业就不愿意读书了,因为年龄小,后来就一直在他三哥卢兆虎的公司帮忙。家里的二儿子卢兆文,个子高,人也长得瘦,高度近视,平时一直戴着黑框近视镜,说话有些结巴,小时候生下来好好的,他妈王兰香刚嫁到罕井镇卢家的时候,她婆婆家规比较大,老二卢兆文小时候晚上身体不舒服,孩子半夜哭的时候,他妈王兰香怕婆婆听见了责骂她,就顺手捂了卢兆文的嘴巴,结果从那以后,卢兆文说话就一直结巴着。老二卢兆文和他达卢富贵一直在农村开着四轮车给人拉楼板(关中方言,即水泥板预制品)挣钱。
想到可以去罕井镇她姐姐王兰香那里去借钱,王玉香这精神头一下就上来了,她在隔了几日赶在罕井镇有集会(集会交易规律是每月逢五逢十的日子)的时候去她姐姐王兰香家里去,从会上赶集回来之后王玉香就去了姐姐家里,王玉香脸皮薄,她没有直接向自己姐姐提借钱的事情,只是说儿子昭文在大学谈了女朋友,她和发录商量好要在这个冬天过春节之前给两个娃把结婚的事情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