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健

徐健先生,广州徐唐咨询( ezi talent)创始合伙人,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拥有近20年的企业管理、管理咨询和高管猎头从业经验。

2013年创立广州徐唐企业管理咨询咨询有限公司(www.ezitalent.com.cn),服务领域包括企业战略/组织转型与管理创新、人才策略(高管猎头及人才回报管理)及领导力发展咨询。

长期研究与实践聚焦于企业如何实现人才驱动的战略回报,包括思想领导力、人才策略管理及企业转型与创新的整合。 专长公司战略、组织管理、 绩效薪酬、人才选聘测评(含高管猎头服务) 与领导力发展咨询与培训。

个人原创文章微信公众号:管理新视界

乐视创造性战略思维值得期待


原创作者:徐健 广州徐唐咨询创始合伙人 

乐视领导人最近发布了一个战略执行受挫的消息,多个生态圈布局最终遭遇资金不足,股市负面反应和消极评论随之而来。

批评认为,乐视基于硬件的(如电视、手机)免费战略并不现实,以及着眼汽车领域的未来主义过于故事化,导致消耗过多资源。

 

也有力挺者表示,不能因为战略受挫而否定乐视战略思维的一致性:乐视的内容、硬件、平台、产业生态圈的布局,逻辑是成立的,并能在过程中承认现状且有机会调整业务边界。

 

类似争论太多,这让我很自然的想到当年的德隆。曾任职德隆集团一位战略总监告诉我:德隆战略管理部门一度人才济济,但很遗憾...

Read more

去KPI主义,是一种进化还是颠覆革命?


原创:广州徐唐咨询创始合伙人 徐健

去KPI主义(或思潮),核心大意是不能再束缚于既定KPI体系,束缚于业绩数字驱动的薪酬和职业发展:以至于失去了内在动力,失去了企业家精神的初心,最终忘了市场,忘了用户。

如果谁还在谈论或青睐KPI,则似乎是反潮流的。对的,那首红遍中国的曲子:感觉身体被淘空,有一句歌词就是不要KPI的,简直就是和沉重的压力对等,冷幽默的歌词也预示着KPI管理方法即将被抛弃?

解释有很多,一类重点是KPI的短处:如无法量化衡量职能部门的绩效:业务指标KPI设定,也存在着上下级博弈带来的现实扭曲;即便指标设置都到位了,也要求经营管理逻辑精密,高度耦合;

另一类...

Read more

传统企业转型的三种文化战略与挑战


作者:广州徐唐咨询创始合伙人 徐健 [email protected]

企业转型的动力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内生动力,即公司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中成长,天生具备这样的DNA。另一种是外生动力,迫于时代或行业急剧变化而带来的压力,不得不转。

这两种动力,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格局,包括公司文化转型的格局。对于转型中的传统企业而言,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无论在怎样的业务战略下,公司文化或许看起来强大,但内部却埋伏着时代暗涌:员工结构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正如我在上篇文章《企业转型中的场景革命》的里提到的,互联网原住民(原生态,85-90后为主),互联网移民(...

Read more

忠诚度革命


作者:广州徐唐咨询创始合伙人 徐健 [email protected]

大数据、游戏化,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提升组织忠诚度的潮流工具。但仔细来看,所谓忠诚度革命,在人性管理的思想层面上,本质上并没有新意。因为,关注外在动机比如金钱激励,忠诚度或许是脆弱的,但一直以来也不可或缺。而内在动机,西方大师早就讲过三种内驱力,即自主性,专精度和意义感,就是感觉到能以自己的主张做事情,并且觉得有意义或者被认可。而这样的意义感,正基于对手艺或者能力和知识不断进步的认同体验之上。大数据和游戏化,只是更加强化了对动机的关注,以及组织、用户及员工的视角整合。

新技术,特别是...

Read more

传统科层组织会消亡吗?


作者:广州徐唐咨询创始合伙人 徐健 [email protected]

关于企业要不要取消战略、预算、传统绩效考核,以及是否需要组织裂变或极端扁平化的争论,大体和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技术变革动力有关。这些变化让人性的释放带来了支持性的保证,接下来就要看人们的管理思想是否能更上技术的变化。

讨论得最多的是大多数企业是否要逐步取消科层组织(层级+分工+领导)。这一点,经济学早就有所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公司科层制,而不是人们相互之间通过自由市场交换来达成竞争?原因在于靠个人理性为基础的自由交换,容易导致市场失灵:一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很难达成最优合理的交换,如买二...

Read more

第五项修炼的心灵


作者:广州徐唐咨询创始合伙人 徐健  [email protected]

彼得圣吉和奥托合著的一本大作,书名为《第五项修炼:心灵篇》。除非你有相当的体验经历,以及对文字有非常的感悟,仅凭阅读恐怕很难有共鸣。2015年阅后作以下笔记随想:这无疑是需要持续领悟的修炼过程。

1、情景设想:其实为了不让我们浑浑噩噩,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环境,我们需要人为的制造想象,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这样也有利于改变我们的一些固有想法,震撼的情景可以催发。

2、我们都相信自己看到的,所谓眼见为实也不实际为真。有时候在骗局中无法自知,无法看清现实,因此需要悬挂观点。所谓悬挂观点...

Read more

管理的误读


作者:广州徐唐咨询创始合伙人 徐健 [email protected]

一切在颠覆中,包括对管理的理解。

面林林总总观点,我们的大脑已经不堪重负了,企业究竟要不要战略、计划、考核、预算或者激进的组织裂变?铺天盖地的碎片化媒体传来混杂难辨的声音,冲击着传统。

这些观点或者思想舶来品,不像战国时期儒、墨、法诸家的百花齐放,可以系统指导或者左右你的实践原则。要害之处是:因为管理思维的混沌,导致变革推动的困难(大家各自有自己的理解)。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因为要变革,所以要学习了解管理新思维;但由于人们的理解和认同水平差异,导致心智难以统一,其中更有错误...

Read more

企业管理中的隐秘结构


作者:广州徐唐咨询创始合伙人 徐健 [email protected]

在企业场景中存在不少隐秘结构,即初看体察不到的表象。这些表象容易让我们忽略管理实质问题,甚至产生误解。这样的误解若得不到及时澄清,往往会增加变革的难度。

什么是隐秘结构?余秋雨分析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李尔王喜欢接受虚假的甜言蜜语,进而不公正对待爱朴实真挚的小女儿。直至小女儿不计前嫌,在他落难后搭救,才触动他对自己的悔过。这部戏真的是只批判李尔王的昏庸(难道还看不出谁在刻意阿谀奉承么)?实际上,正是王者的地位不可撼动的自大与自尊,造成了戏剧性结果。而李尔王一旦落难,被往日奉承的另外两...

Read more

人工智能能否替代组织智慧?


作者:广州徐唐咨询创始合伙人 徐健 

谷歌机器人阿法狗战胜韩国围棋高手,人工智能未来的前景难以想象。按照文科生一般的逻辑:人工智能依据的是人类的知识经验,并模仿大脑神经的自我学习机制。那么,人类从经验中学习,机器人从人类整合的知识经验中学习,这两者的后果是否都会遇到一样的麻烦,或者说是两个不同的麻烦?

马奇的《经验的疆界》,讲的是组织学习。结论是从经验中学习是有缺陷的。这本薄书的主线:人们缔造组织智慧,分为低智和高智学习。前者是复制的学习方法,后者是通过模型和故事的方法来创造智慧。

复制是低智学习,以模仿试错或淘汰为主。问题在于所复制的经验,有的非常复杂;或者经...

Read more

管理向艺术学习


作者:广州徐唐咨询创始合伙人 徐健  [email protected]

管理和艺术最直接相关的,在于语言文字或符号所表达的隐喻。隐喻来自于修辞学,但大量被神话、宗教引用在故事模型中。现代管理隐喻,经验估计在应用上比较多的在营销广告或者学术领域。人才策略相关领域中,常见的隐喻有麦克莱兰的素质能力冰山模型,博诺的与横向思维有关的六顶思考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两位教授的蓝海战略等等,都是借助可视化、形象的比喻来暗指两者类似想通的关系。隐喻的作用不言而喻,教练培训中常常运用图片文字隐喻作为讲故事与能量传递的工具,但副作用在于可能导致误解,忽略了超出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