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志超

创新工场新内容投资者。投资方面关注移动互联网产品、娱乐类产品,以及文化类产品。

为什么创业公司开除员工的速度越快越好?


  Fire Fast(快速开除)是YC公开课第二节课中提到的概念,说的是要不留情面的解雇态度不对的人,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不然整个团队都会被迅速带坏。因为一个消极的人,会让大家都变消极。我觉得这一条在99%的情况下都是真理。

  创业公司的团队规模很小,要每个新员工都能完全契合公司太过于理想了。对于一个早期团队,人才当然非常宝贵,很多事情都可以容忍,但该开掉的人(甚至是请走的合伙人)如果拖着,从来都不会有好事。创业的过程,总是会有新的人加入,旧的人离开,在公司里交朋友,做好人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最终不能把公司做成。你并不能保证招的每个人都适合公司,如果一个人不适合,以后也很难会改变。与...

Read more

知乎到底是什么?


  一直以来,把知乎类比于quora导致唱衰的文章从知乎创立开始从未断绝,大家的质疑无非都是,如果知乎由小众转大众,问答机制将面临考验。因为清楚知乎到底在干什么,所以从来也没有在意过这些疑问,趁这个机会谈下我个人的理解,虽然可能会有偏差。

  知乎的初期,也许的确是针对问答的运营,但很快知乎的重点就转向了社区用户的运营。社区中沉淀出的人群和相互的联系,而不是社区中留下的文字,才是知乎真正的竞争力。也就是说,知乎很快就转向了高质量社区这条路。在知乎上,大家沟通的基础,首先是知识经验,然后是相同的品味,最后是欣赏。2012年,知乎的改编是从完全的编辑主导或用户主导转化为加大有可信度用户...

Read more

阿里与光线仅仅是互联网+影视?


  最近的一大新闻是:阿里创投斥资约24亿元认购光线传媒非公开发行股票数约9909万股,待相关工作完成后,阿里将成为光线传媒第二大股东。一时间种种解读,似乎这意味着互联网与影视公司走得越来越近,或者是阿里土豪的又一次出手,然而——

  1、光线被投资,很奇怪吗?

  总所周知,好莱坞的几大娱乐传媒巨头公司,旗下有媒体渠道,生产影视内容,同时有游戏、主题公园等衍生公司,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国内的几家传媒集团,无论主业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在全面发力拓展演艺、游戏等领域,力图打造一个类似“时代华纳”那样的文化娱乐公司巨头。

  对...

Read more

大佬们如何看待投资泡沫?


  纳斯达克指数1971年从100点起步,10年后才突破200点,到1991年才到500点。1992年,参议员、前任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提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法案以,次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1999年高科技公司IPO有272家,2000年股市崩盘,当年依然有148家。现在根本无法相比。即使经过了15年,当年跌落的价值还没有回归到2000年的最高点。

  风险投资其实并不真的那么愿意承担风险,当年的泡沫很大程度来自于对互联网的盲目向往以及带来的大量非专业VC机构的资金。当然专业VC因为发展过快,引入了大量财务出身不懂行业的人员,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