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庆云

幼读书,尚勤苦,喜思考,乐观世。初立志,效先贤,俸先烈,苦心身,勤国民。政命至,心怀恐,齐高远,自视短。负籍箕,入京师,大变革,风云急,寻道苦,常迷茫,弃教条,得少见,被置闲,放濛荒,流大庄,如沉石。既无用,自贬夷,早闻鹊,日西息,乏筋骨,浪山水,思难息,万山千水作壁观,南柯知梦犹入戏……

自由职业者。现居加拿大。

浪身万里云天外,心牵上囯故土缘。
两耳犹闻天下事,拨云观澜任作闲。

淺說佛教因果論實義


因果論最早見於印度教,並非佛教創立而獨有。

印度教认为,人类灵魂永存和万物有灵,并宣揚因果報應和人生轮回在该教看来,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告终,而是无穷无尽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为而限制和决定。

 

佛教所說的因果有所不同,完整表述是因緣果報。以現代語言來說,

因,就是主體于初始時所造作的事實,也即業。也可以說是一個事件的主要因素,既成事實,便不自滅,相當於一粒種子。分為善因,善的種子;恶因,即惡的種子;不善不惡因,即無記種子。三種類。

緣,就是所有的助緣,即所有助長或抑制,甚至改變種子生發,成長,開花的一切外部條件。助緣是有益與種子的生...

Read more

日漸顯露的瘟疫後遺症(轉)


 

日渐显露的瘟疫后遗症:居家憋变态

作者:农家苦 于 2020-7-14 


 

农耕民族的家与游牧民族和海盗民族的家是不同的。中国人的家与西方人的家截然不同,所以,长期居家不出的后果,也就判若云泥。

瘟疫来时,东西方的主要染疫国家,几乎同时向民众发出了居家令。但在家躲疫几个月后,因为“家”的不同而使人民憋出了不一样的后遗症:中国人富态了;西方人变态了,而且很普遍,很严重。如果你近段时间经常开车在路上,那你的感受一定最深。

十字路口,司机的反应特别迟钝;高速路上普遍超速;加油站刷卡掉钱包,...

Read more

美伊矛盾激化,會給中國帶來新的機遇么?


 如題,美伊矛盾激化,甚至發生戰爭,會給中國帶來新的機遇么?

有人認為會的,又有20年的lucky機遇。
有人認為不會的,因為美國在川帥的帶領下,在長期戰略上已經把中國作為戰略競爭對手,甚至潛在的最大敵人。
這兩方面的觀點各有各的道理,看起來都不錯。
但是俺認為兩派的觀點建立的基礎點是錯的。
哪裡錯了?
錯在分析美伊衝突是不是中國的機會的原因,是從美國、伊朗,甚至中東局勢,俄羅斯等中國之外的因素上找,著眼於中國外部環境,糾結於這些國家的決策,環境,實力,參與度等等,推導出美國會被迫放緩對中國的壓力,伊朗會進一步倒向中國,從而送給一個機遇;或者美國勢壓伊朗,根本沒有與...

Read more

资本才是资本主义的终极掘墓人


     看今天(5月13日)美国的金融股市的表现,才能明白,资本才是资本主义的终极掘墓人。

    特别是金融资本,国际流动性,投机性资本,因为它们是嗜血逐利的,绝不会站在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或宗教主义的立场,去投资去发展去覆盖特定市场。也就是说全世界的市场,只要那里能挣钱,高额利润挣大钱快钱,它就会伺机进入,盈利就跑,进入追逐下个利益点。

     当然它们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规避风险。任何市场,只要是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社会的自然的风险升高,它们就会如潮水般退出,而由于已经形成的庞大的国际金融市场,...

Read more

礼和法之别


 

 
问:  老师,礼和法什么区别??

答:  礼,性也,人之制己也,修养也,内德而彰于表也。
    礼者,人伦之本,圣人之教也。发乎人性,顺天地自然之道,和天地自然之化,立生民存续往来之度。即内性道德而显于外行也。人有行止礼仪,国有传承之化方。
   礼者,因族群而异,以文化为蕴,以文明分高下。
   故,礼以制贪,制欲也,天下和序之制也。(能克制自己过度的贪欲,使天下井然有序而不亂)。
   然,礼者,天德泯而后礼,然后制礼规,然后浮于...

Read more

(转)从薄利多销探秘需求理论的数学模式


 

作者: 马力

薄利多销可以多得吗? 

在生意上有个人尽皆知的营销手段,叫作薄利多销。这是说适当地降低货物的单价(不低于成本)会减少每件货物的利润,却可以增加销售量并获得更多的总收益。这个经营原则不只是经验总结,而且符合经济学中的需求定理(The Law of Demand)。这个定理说:假設其他因素不变,当一件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時,其需求量会上升,反之亦然。換言之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这就是薄利多销的意思,但最后的收益是否也一定增大。凭推测,只要货源充足,最后的获利一定会在某个销量上超过别人。这个推测有没有道理?以下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

Read more

俞敏洪先生,女人、国家和你自己,谁堕落了?


  俞敏洪先生把国家堕落归咎于女人的堕落,他是说国家的现状么?还是像历史学家研究一般的历史的结论? 令人吃惊不小。事后又忙于道歉、灭火,基本忘失了自己。

     这种事,俺本来一向不爱涉及,地球上有了男女两性,几乎就没断绝过的斗嘴,互喷喷唾沫,永远说不清,都有道理,也都无理,但有一个共同点,谁也没有把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先搞清楚,先尽了全责。
        社会道德和风气的形成,绝不是一两个男人女人自力可以改变的,它是由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威势舆论引导,才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把全社会的价值导向换轨洗变脑,大...

Read more

人工智能的超现实发展是底层民众的杀手


 

    刚刚看了天津的“未来餐厅"新闻报道,央视以极其骄傲的口吻,自豪的讲到一个配料员可以管4个"智能大厨",大大节省了人力,实在无语。
    事实是,在投资餐厅的资本者减少成本,满足极少数消费者(就餐顾客)的猎奇心之外是近20个就业职位(或本可新创造20个就业)的消失,背后的家庭收入断绝,并把此群人推入与他人竞争本来就岗位不足的其他行业,增加社会福利系统的压力,和社会不稳定因素。随着政府层面不切实际的宣传推动,以及各行业资本为了资本利益的最大化,越来越加剧这种事情的发展恶化,社会的就业...

Read more

浅谈佛教的“戒”的含义


 戒,是修行证果的基本规范,规仪,规矩,是界定正法和非正法的尺度。

事实上,戒于佛教,就相当于世俗的国家法律条文,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守不守戒,是区别真假佛教组织和真假佛徒的试金石。
戒是遮止,是正途大道的边界和导航仪,是防心离过的警戒线,是最基本、也是最强大、最正确、从始至终的保障。
戒,也是佛的化身!是解脱的导师和领航员。佛在即将入大涅槃时,最后的咐嘱《涅槃经》里回答阿难尊者的提问:
   “佛灭度后,僧团以谁为师?”
     佛说:佛入涅槃后,“以戒为师”。
...

Read more

崔永元的人身安危是一根底线


 
 
      崔永元如果受到伤害,必定会引起中国社会很多方面的不安,甚至骚动,为了全社会安定,律政机关应该要按法律处分明目张胆威胁别人人身安全的违法者。
 
      赤裸裸地对别的公民进行生命和肉体的威胁,在现代文明社会里,简直是异类和变态,是任何文明社会所唾弃和严律禁止的。
        口头激愤丧失理智,说几句过头话,如果还可以给与反省机会的话,这种赤裸裸的文字死亡威胁行为,应给予丝毫不容情的执法。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