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分主动和被动两种。被动变革是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的反应。有如天气的变化,降温时我们加衣服,天热了开空调。当外部环境变化时,我们必须跟着变化,别无选择。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特点,既为商家带来机遇,又给商家带来威胁。拿电视来说,数字技术的应用诞生了平板电视,那么,不管愿意与否,显像管电视厂家不得不跟着转向。拒绝转向,就是放弃市场,放弃竞争;转向慢了,就要失去客户,失去市场份额。人们的品味,客户的需求也在变化。过去人们向往高楼大厦,现在怀念平房和四合院。过去人们往市中心挤,现在有人愿意远离尘嚣,回归自然。昨天买家具要结实耐用,一百年不坏,现在要时尚,要新潮,不在乎过几...
作者文章归档:王希苏
变革在管理中的位置
西方管理学界有3C的说法,即客户(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革(change)是企业管理中三项最重要的概念。先说一点题外话:如果再补充一个C,即公司文化(company culture),这四个C抓住了管理工作的四条主线,构成了完整的企业管理哲学:客户是企业存在的理由,竞争是企业生存的环境,文化是企业健康的基因,变革是企业发展的路径。这四条主线就是企业的纲,在更高的层次上全面而平衡地统领着企业的全部管理行为,包括研发、制造、市场、销售、服务、人事、财务、物流、策划、运营、流程等。
再回到变革的话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发展...
撕去理论的神秘面纱
当我们说理论是我们的企业家的软肋时,不是说他们知难而退,不肯学习,或者对管理一无所知。相反,他们多数人学习很努力,很勤奋,抓住一切机会在学习。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基本概念理解不准确;二是知识零乱,不成体系。基本概念不清,我们做事便没有一定之规;管理知识不系统,工作可能顾此失彼。
一,关于基本概念
概念而又基本,那就不可以不弄明白。然而基本的东西有时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东西。人的一个天然弱点是理论本没有什么神秘。我们说话做事、待人接物都依据某种道理。比如国内革命战争依据的是暴力革命理论,即“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改革的依据是“发展是硬道理&...
做企业需要学习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
我们做企业,是在经济的微观领域里工作,需要学点经济理论,了解经济规律。我们是搞管理的,因此需要学习与管理有关、与人有关的理论和知识。
有人或许会问,发展经济是政府的事,我们搞企业,主要是做产品,卖产品,管理生产和销售过程也要经济理论吗?答案是肯定的。把企业工作等同于生产和销售产品是一种简单化的诠释。企业的生存有赖于资金、土地、资源、劳动力的供给,企业的运行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制约,企业的发展受需求、投资、技术的驱动,涉外业务更受国际市场、汇率、关税等的限制,做企业的人当然要学习经济。现在读经济的人少,以为经济学是理论,是学者的事;学管理的多,以为做管理,学管理,...
理论指引方向
我国素来有“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的说法。我国近年的经济发展的现实是最好的佐证。
我国搞了二十年的计划经济,一下子搞改革,如何依靠市场经济的理论发展经济,我们没有经验。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国民经济有如三驾马车,受投资、出口、消费三大动力的牵引。这个理论为我们的政府领导经济工作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思路。现在回过头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在吸引外资、鼓励出口、刺激内需方面的执着和不遗余力。我国政府现在关注的失业、通货膨胀、投资过热、发展的可持续性,用以微调宏观经济的利率、汇率、税率,社会主义...
骆家辉现象: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标识
骆家辉是华人后裔,于2011-2014年代表美国,到中国来担任美国大使。黑人当总统,华人当驻华大使,我们不感到意外,心里面暗暗钦佩美国的开放和大度。但是我们对骆家辉则满腹狐疑:你骆家辉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帮中国人说话还是帮美国人说话?中美若发生矛盾,你站在哪一边?你不觉得你的双重身份别扭么?
骆家辉是怎么处理这个复杂关系的呢?他说,“我以我的中国血统为自豪,我以我的祖先自豪,以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而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这就是说,是不是美国人,不是以语言、肤色和血统划分的。那划分民族的标准是什么?价值观。
骆家...
中华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说文化,但是这个词的内涵并没有界定清楚。“夫妻识字”里的“学文化”指的是认字、写字;我们平时调侃时说别人没文化,指的是所受正规教育不多,对常识的无知;文化部掌管的文化产业是文艺和演艺团体,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的选举文化、饮食文化、健康文化、团队文化、协商文化等,指的是共同的行为方式。
大英百科全书关于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知识、信仰、行为的整体。”换句话说,文化包括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一切发现和创造。
具体地说,文化包括下面四个层次:
1.&nb...!--[if>
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个人有个人的核心价值观,一个组织也可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许多公司的介绍上专有核心价值观一栏。这么做是为了标榜自己的道德高度而赢得市场的信任吗?不是。这是企业组织建设的一个措施。
企业的任务不可能由散兵游勇完成,只能通过组织行为实现。只有形成组织,而且是高效的组织,才能出现德鲁克所期望的结果: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一群人聚在一起,可以是“三个和尚没水吃”那样的一盘散沙。怎样把独立个体的人凝聚成组织呢?“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一靠制度,二靠企业文化。制度是刚性的,违反制度将受到纪律制裁。企业文化是...
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需要了解他人的核心价值观么?当然。认识他人的价值观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我们同外国人交往时,谨慎、拘束,生怕无意中冒犯对方。礼貌归礼貌了,两者的距离却很难拉近。我们中国人同陌生人谈话,先是询问对方的年龄,住在哪里,继而问有没有爱人,做什么工作,甚至会问工资多少等。这是我们中国人表示关心的形式。中国人嘛,讲仁爱;既然仁爱,就要关注他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如果用同样的方式与西方人交往,会立即引起对方反感。七十年代我曾和一个新西兰外教一起工作。她向我抱怨:我们西方人不问年龄,尤其女士的年龄。我连我母亲的年龄也不知道。可我来中国才一个礼拜,就有50多个人问我...
核心价值观是行为的指挥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价值观左右着我们的态度和行为。比如说周末时间的支配:注重健康的人会爬山、游泳、打球,孝顺的子女会去探望父母;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去做志愿者;有善心的人会去为弱势群体做好事;爱学习的人会读书,拜访高人,参观博物馆。
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是女孩子的恋爱观。珍视爱情的人追求浪漫,崇拜知识的人看重学历,出身贫困的人追求安全感,贪图物质的人傍大款,爱美的人追逐英俊高大帅气……。我们找恋爱对象的标准直接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在找工作、选职业时,我们的选择也受我们的价值观支配。有人想当公务员,图的是安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