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江素惠

香江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江顾问公司董事局主席,同时担任香港台湾工商协会会长及香江国际(亚洲)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带领台商企业投资大陆,寻找商机,并为各省市招商引台资。任职电视台记者期间,应美国国务院之邀,以亚洲杰出电视新闻工作者身份赴美访问,深受美国传媒肯定。后加入“中国时报”担任香港特派员及香港办事处主任。一九八四年赴大陆访问,成为第一位赴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一九八七年,首赴苏联莫斯科采访亚洲女篮赛,亦成为第一位赴苏联采访之台湾记者;一九八九年江泽民初上台,参加江泽民记者会,以“本家”的称呼突出于众多中外媒体记者,令江泽民印象深刻,并对两岸统一问题有详尽阐述。亦曾担任二届“国大代表”,在“国会”殿堂捍卫“修宪工程与中华民国法统”。并曾担任“总统府国家统一委员会”谘询委员,每次会议于“总统府”召开,均提出两岸统一方向之议桉。

朱立伦任重道远


     在没有其他人出马竞选的情况下,朱立伦毫无疑问会接任党主席。国民党眼下处境,有如阿扁执政后期的民进党,政府积累民怨,拖累整个政党的民望,表面看任谁执掌党务都会吃力不讨好,但危机往往是契机,蔡英文可以让民进党再次站起来,国民党要改革的事项很多,朱立伦只要认清党的问题,钟摆才有可能摆回国民党一边。

 

     国民党的人才在此次选举中表现进退失据,党既没有培植新人,原有人才亦欠缺发展空间,于中央无路可进,不再竞选却也无路可退。新人没有上位途径,行政高层人才却径往外寻找,有政治企图心的人才被堵于党核心之外,...

Read more

七七事变看安倍


岁月如梭,今年是七七事变七十七周年,但芦沟桥事变引起的日本全面进攻中国,八年抗战由此而始。我们虽在二战后选择了以德报怨,但历史决不能遗忘。

 

二战后,在和平宪法之规范下让日本成为和平非武的国家,发展为经济强国,军事亦不弱的情况。但自安倍首相于二0一二年上台以来,念兹在兹的是贯彻他的政治理念,也就是将日本恢复为正常国家,他的对外政策紧抱美日同盟,与美国同一阵线,对内则是急欲摆脱和平宪法的箝制,并要解禁集体自卫权,右倾的政策让日本一步步迈向军国主义,重振二战前穷兵黩武的雄风。

 

安倍首相在正常化国家的道路上未曾停息,他会制造集体的危机意识氛围,如中日钓鱼台主权...

Read more

美国背弃台湾


 美国背弃台湾

 

近期以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两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中国对美国的影响力加速,每次有中国政要访美都呼吁美国停止对台军售,美国的学者提出了「弃台论」,让台湾深感不安。近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在华府驳斥「弃台论」,并称美国有能力协防台湾,其实台湾对于「弃台」、「保台」之言论姑且听之,不必忧心也不必见猎心喜,而是台湾在当今国际的政治情势下,如何有新的战略以求自保。

 

美中超级大国利益捆绑,美国的承诺必会受政经现实的影响,或有其国家利益考量为优先。冷战时期的抗共产集团,美国援助南越抵抗北越前后二十年,是二次大战后美国参战最久派兵最多的一次...

Read more

推开政治谈判之门


  两岸间盛事频传,从「王张会」到「习连会」,一个是敲开了两岸官方沟通的管道,同时开启了政治对话的先机;一个陕西乡友国共老朋友的聚会,再度地确定两岸关系发展不可逆转的未来,「习连会」为「王张会」的成果及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在习近平会见连战一行的话语中,论及台湾问题可称是言语灵活,身段柔软,话语间充满了感性的召唤,刚柔并济,展示了习式风格。

  习近平以四阶段来推动两岸关系,先阐述两岸同胞一家亲、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两岸推动和平发展到两岸应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然历史不可选择,未来可以开创,引领两岸中国人追寻同一个梦。

  在达致这目标之前,两岸不...

Read more

卸任被起诉


 

检察总长黄世铭因关说案,将监听秘闻在未结案前就呈报马英九,马英九也第一时间跳出来铡王,疏忽了程序正义,今黄世铭以泄密案被起诉,立院重启战线,也将启动监听相关修法,并将追究黄世铭的法律刑责。

 

滥权监听问题,牵涉到司法公信力与人民对司法的信赖,现检调单位已正式起诉黄世铭,并要黄世铭负起政治责任,黄世铭表示一审有罪就辞职,这将成为马王政争风暴中第一个倒下的官员。

 

检方起诉表示黄世铭在案件未终结前以涉案人「层级太高」为由,急于向总统报告,若此例一开,日后检察官办理「层级太高」案件时,亦可在侦结前径自认定「行政不法」,而前往官邸面报总统,形成宪政...

Read more

马总统去大陆


 马总统去大陆

马英九出访过境美国刻意低调不强出风头,被台湾媒体解读为对北京示好,取得互信以求明年可以出席APEC亚太经合会。

 

 

马英九赴中南美访问时表示,会尽力争取以经济领袖的身份参加APEC,希望北京支持。马英九所谓的第二任期追求历史定位,现在看来就是促成习马会了,因马英九认识到需在当前两岸关系上有所突破来助其执政的威权。

 

 

两岸关系是马执政以来最大的得分点,也是未来执政的重点,所以马英九对推动习马会,态度转为积极并愿以经济体领袖的身份前往,然不知北京是否愿接此球。

 

&n...

Read more

国共签和平协议


 国共签和平协议 

立法院修军审法,在承平时期军人犯法可用司法审判,因之统派代表性人物就纷纷提出在两岸解除敌对状态之时,就应由国民党及共产党先签署两岸和平协议,为两岸永续和平创造契机。

 

国共之间自二00五年连战的破冰之旅后,国共论坛至今已签有十九项协议,在经济的领域中两岸的互动交融,但在先经后政的前提下,两岸甚至国共间也难踏入政治领域的谈判,尤其让国民党与共产党先签定和平协议尚有许多努力空间,更应创造条件。

 

两岸并无政治互信的基础,如果国共间签定了和平协议,反而引起台湾的不安,尤其蓝绿恶斗,社会分歧,无异引发台湾内...

Read more

改革军事审判


改革军事审判

台湾陆军下士洪仲丘操练受虐至死案,引发了二件后续效应,一是数十万人在没有团体的号召下,自动上街头,对不公不义的事情抗议示威,这是台湾公民意识的抬头,也是台湾民主的希望,社会不再依靠传统民主议会的机制及政党的操作,跳脱蓝绿意识形态,让人民成为抗争的主人,在民主国家中抗争是常态,如无抗争就不足以给予政府足够的戒惕。

 

 

其次是台湾军事审判的检讨,马政府已承诺要完善军事法庭审判的制度,这是长年以来留在军中的问题,由这次洪仲丘死亡案引发社会的争论,军事审判制度是否应废除。台湾在戒严时期,于一九五六年公布了「军事审判法」,那时台湾处在与中共的斗争中不准...

Read more

美俄交恶


 美俄交恶

江素惠

逃匿到俄国的美前国安局雇员史诺登终获得俄国为期一年的临时庇护,消息传出后美国反应强烈,民主、共和两党均促奥巴马反击,采取报复措施。

 

就俄国而言处理此事极有技巧,先声明斯诺登若留在俄国需遵守不再泄密破坏盟友美国的举动,此为斯诺登提供政治庇护留下伏笔,唯其选在精准的时间点,即美国士兵曼宁向维基解密爆料,计有七十万份机密文件,结果被关押三年后被判处一百三十多年的刑期,此乃美国杀鸡儆猴之举,曼宁被判刑乃影射斯诺登若回美必亦会受此刑责,俄罗斯给予政治庇护乃基于人权,合情合理下,希望获国际的认同。

 

美国先前张开天罗地网希望将斯...

Read more

林毅夫的回乡路


林毅夫的回乡路

 

林毅夫是台湾籍的当代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在七0年代投奔中国大陆,为他的人生之途创造了辉煌的路程,0八年他是首任华裔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去年卸任回国,今再度当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带领中国大陆的企业走向世界。

 

 

在两岸敌对的时代他横渡台湾海峡,由金门游向了厦门,展现了大勇挑战之精神,后他由大陆赴美芝加哥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八七年回大陆,是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来的经济学博士,对大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林毅夫的学术事业之途是如此光芒四射,但却照不亮他思乡万千的回乡路,台湾至今仍将他拒于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