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其他人出马竞选的情况下,朱立伦毫无疑问会接任党主席。国民党眼下处境,有如阿扁执政后期的民进党,政府积累民怨,拖累整个政党的民望,表面看任谁执掌党务都会吃力不讨好,但危机往往是契机,蔡英文可以让民进党再次站起来,国民党要改革的事项很多,朱立伦只要认清党的问题,钟摆才有可能摆回国民党一边。
国民党的人才在此次选举中表现进退失据,党既没有培植新人,原有人才亦欠缺发展空间,于中央无路可进,不再竞选却也无路可退。新人没有上位途径,行政高层人才却径往外寻找,有政治企图心的人才被堵于党核心之外,无甚政治历练的新人却飞快上位,党的处理自然欠缺说服力,造成党内离心离德。
过去马英九做主席以来,一路强调国民党要改革。马想改变台湾选举风气,让选举成为政治理念、政策辩论的比拼,而不是只顾到处布桩,用政治利益来构建选举关系。可是马欲端正党风的后果,却是选举一路是失利,马英九的「不沾锅」作风,最终反而把自己困在小圈圈内,变成党中央能否知人善任的问题。
新任主席朱立伦,理应设法改进中常会的党政沟通平台,以期广纳多元声音,让政策不至于跟民间脱节。
这次选举惨败,明显地国民党败在年轻选民之手。国民党资源丰厚,硬是无法吸引年轻人投入。民间的抗争运动更动辄吸引众多年轻人参与,年轻世代早就伺机教训国民党。
朱立伦近日谈到国民党与年轻人的问题时,便宣称要用网路连结党员与人民,让党员可以直接在网上提出意见跟干部沟通,显然是这次败在网路,便要在网路上站起来;应付新世代,倚靠网路关系好过传统桩脚关系,这一步迟迈出也总好过不迈出,但比起民进党,仍然是落后太多。蔡英文在一二年大选时已带出一批「青年军」,当中便不乏人后来成为太阳花学运的主力。为选举、为党的发展,国民党都得向新世代扎根。
最后,便是党产问题。国民党的党产,每次选举都会被对手拿来操弄,党产成为选举上的负资产,不但是国民党的政治包袱,也易于让党主席被妖魔化。
朱立伦显然也意识到问题所在,最近宣称要让不当党产归零。当然党产归零,党的资源自然会削弱,但党务以至选举事务在有限资源上的透明运作,似乎总比在混沌不明的资源下操作要来得心安理得。国民党如不尽早处理掉党产这个大包袱,早晚会被压跨。
台湾政党的的成败,说白了便是如何掌握两岸关系。最后,朱立伦要厘定的便是大陆政策的路向。由反服贸下来的连串社运反映,社会上确有惧怕跟大陆发展过速的声音。但任谁都知,跟大陆疏离,台湾的经济发展不会好,更要借助跟大陆建构良好关系,才有可能迈向国际,而不至于自我孤立。朱立伦接任国民党主席,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