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内,相当多专家认为,经过十年历程,较为容易的改革领域已走完了市场化的历程。随着WTO自身改革滞后,以及全球经济周期进入低谷,造成其国际协调功能及影响力的下降,外力对中国改革的推动力已经开始走弱。而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迅速增大,新的利益集团带来的改革阻力又不可避免地加大了。
佐利克去年九月就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高层政府官员与外国专家参加的研讨会,佐利克曾在会后与记者会面时表示:“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指出了前进之路上需要‘做什么’,而这个报告试图帮助说明的是‘怎样做’。遵循中国领导人邓小平...
作者文章归档:徐娟

又降息
世行经济学家布莱斯奎林指出,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放慢,中国应该加速投资批准的步伐,同时尽快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方面建议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方面的投资,让那些真正有想法的人有资本把想法变成现实。”
要走出劳动生产率低下进而使得经济放慢的怪圈,还是主要得靠增强劳动力技能,人才培养特别重要。国务院在5月23日召开常务会议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积极采取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该会议提出,要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
低成本优势不再
世行将在近期发布中国中长期经济分析预测报告,该报告认为,2030年经济增速降幅较大,可能会达到5%。郝福满指出,现在4月份的中国经济出现一些冷却的情况,政府也采取了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加快投资批准的一些措施,相信中国能够很好地管理这种经济的放缓。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窦立琛也感到问题的严峻性。
她指出,过去劳动力人口多,成本低,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优势,但现在优势越来越少,工资提高了,技能却没涨上去,这就使得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外面转移。
“比如印度,人家的工资水平比我国低,劳动力成本低,这样即便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不是特别高,低成本...
中国劳动生产率不及拉美?
中国劳动生产率不及拉美
根据世行发布的报告,近年来中国劳动生产率提升非常快,按照1990年购买力平价测算,中国人均GDP在1990年只有美国的10%以下,但到2010年升至20%左右。中国去年的劳动生产率几乎是1980年时的8倍,但仍大大低于欧盟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水平。
此前国际劳工组织在2007年发布报告,认为2006年中国工业劳动力年均创造财富1.2642万美元,不如拉美地区和中东地区劳动力年均创造1.8908万美元和2.1910万美元的水平。
中国劳动生产率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使得世行感觉中国需要尽快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原因是,随着中国劳动力总量将下...
经济增长下降到5%?
“预测下一个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降到5%。”
在5月23日世界银行举行的东亚经济发布会上,该行北京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的话语,让人倍感经济寒意。
根据世行23日发布的报告,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2%,比上一年实际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而随着未来中国适龄劳动力人口减少,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下降。为此,世界银行判断,中国需要加大培训力度,以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
该行当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东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欧洲和拉美新兴经济体的1/2。其中按照购买力评价水平,中国2010年的...
鄂尔多斯妇女的头巾
鄂尔多斯妇女都喜欢罩头巾。头巾颜色多种多样,以年龄段不同各取所好。头巾大约丈余长,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很喜欢将头巾在头上缠一圈,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头巾不封顶。已婚妇女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头巾穗头。传说,这种习惯始于成吉思汗时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强大的精神常在,这在(马可.波罗纪行)一书中也有记载。男子一般戴礼帽,也有扎头巾的。冬天,牧民们一般戴鹰式皮帽,其形若苍鹰,用羔羊皮做成,里边加一层布。据历史记载,这种帽子是皇后为方便元世祖打猎而特制的,后来传到草原上,成为牧民喜欢的一种...
坎肩
坎肩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成年男子和已婚女子喜欢穿用的服装。姑娘出嫁,以穿坎肩为做妇人的标志;鄂尔多斯坎肩分长短两种,多为色彩艳丽的绸缎质料,上面镶嵌着富有民族特色的花边,式样十分美观;不能不说地鄂尔多斯蒙古族在服装设计上的杰作。据说,早些时候,鄂尔多斯妇女出嫁时要在长袍外边还要穿上一种前后四开襟的长坎肩,蒙古族称之为“乌吉”。乌吉当时是已婚妇女的礼服,现在这种坎肩已不多穿,但也能时常见到。长坎肩庄重富贵,小坎肩则小巧精美,草原上的妇女至今喜欢穿用。穿坎肩也有说法,已婚妇女若不穿坎肩,会被认为是对客人和长辈不尊,对自己放纵。男子坎肩较肥大,一般不镶嵌花边,黑色、棕色...
连垂
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的头饰主要以“连垂”和“发套”两大部分组成。连垂,蒙古语称“西布格”,是用布和棉絮制成的两个扁圆形物和其下伸出的两截约五寸长的木棒,系戴在已婚妇女脸庞两侧梳留的发辫上。传说这是成吉思汗时期的遗留物。当初,蒙古各部落之间经常争战不息,战胜者在被俘虏的妇女们的头发上系面很长长的木棒,以防止她们逃遁,久而久之,头发上系木头便成)已婚妇女的礼俗、所不同的是长木棒逐渐变成小巧玲联约五寸长的小木棒。后来。妇女们又在小木棒上制作了精致的圆锥形外套上面还绣有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缀上金、银制作的工艺品,使其成为精...
蒙古袍
鄂尔多斯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由于气候、自然条件和野外放牧生活的需要,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袍与内蒙古自治区其它地区蒙古族的长袍在式样上不同。鄂尔多斯蒙古族的蒙古袍较长,两侧开衩,大襟右边系扣,男式长袍较肥大,穿时系腰带,前胸腰带上部可装东西。长袍袖手子长,领子高、冬天骑马持缰时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夏天则可避蚊蝇咬哲。女式蒙古袍则做得比较紧身,以显示女子身材的苗条与健美。男子喜欢穿蓝色或棕色袍,女子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绸质袍。夏季穿的单、夹蒙古袍颜色较淡,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鄂尔多蒙古族认为,象乳汁一样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因此,在隆重场合很多人都穿这种颜色...
分发父母
在鄂尔多斯地区,未出嫁的女子都有留一条独辫,垂于身后。只有在出嫁的前一天,在隆重的婚礼上,才特邀德高望重的两位长者为“分发父母”,举行庄严的分发仪式,仪式上将姑娘时一条发辫散开,顺着两鬃梳成两根辫子,然后在辫子上系戴上由新郎送来的华丽贵重的首饰。
鄂尔多斯蒙古族称首饰为“陶勒甘久甘”,汉意为头带,头带零用松石、玛瑙、珊瑚以及宝石、金、银等贵重材料组合而成的。己婚妇女捆上这样贵重的饰物,显得高雅、富丽。当然,要准备一付好的头带,价格是相当昂贵的,所以。从头带上完全可以看出一个庭的贫与富,一般家庭的女子或小伙子成亲,只是配备重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