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内,相当多专家认为,经过十年历程,较为容易的改革领域已走完了市场化的历程。随着WTO自身改革滞后,以及全球经济周期进入低谷,造成其国际协调功能及影响力的下降,外力对中国改革的推动力已经开始走弱。而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迅速增大,新的利益集团带来的改革阻力又不可避免地加大了。
佐利克去年九月就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高层政府官员与外国专家参加的研讨会,佐利克曾在会后与记者会面时表示:“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指出了前进之路上需要‘做什么’,而这个报告试图帮助说明的是‘怎样做’。遵循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开放战略的传统,报告将探讨中国可以采取哪些实际步骤从过度依赖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向更多依靠内需和投资。”
佐利克当时在现场透露,未来十年,中国需要解决的挑战包括:自然资源的市场定价,环境问题,政府减少在资源配置领域的错位,而更多地向公共服务领域转型,比如对教育医疗多下工夫;更加推进开放性政策、让中国的制造业向全球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推行现代化财政政策,使得地方财政与收入匹配;平衡国有企业与私人部门的发展
世行看中国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