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租是依靠自然分配之外的因素为基础的,或政治权力、或人脉资源、或主被动地位关系等,总之,寻租是以实力或影响力为基础的,是强势方对弱势方的寻利,只有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平衡时,寻租才会相对消停,并形成对社会分配相对稳定的影响。就寻租行为本身来说,是没有对等性公平可言的,如果非要说“公平”的话,也仅仅是某些寻租规则的公平性,以及在不违反寻租游戏规则的条件下其博弈结果的相对合理性,由于参与寻租的博弈各方(无论是寻租方还是被寻租方)实力(或资源等条件)的差异是由过去的原因累积而形成的,因此,谋求寻租行为博弈各方的对等性公平不应该成为...
作者文章归档:臧东峰

寻租与社会财富生产的增长
在此,我们所说的寻租,是指寻求利益,就是指无处不在的充斥于人们的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之中的寻利活动,因此,对寻租行为的探讨,并不限于由于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及其影响的领域,而是涵盖了所有与经济活动相关的领域。寻租行为不仅充斥于整个市场体系之中的各个角落,只要存在利益的扩展机会,就必然会出现寻租以及与之相关的博弈,博弈是寻租的过程,博弈的目的则是寻求利益。
我们已经知道,在市场的自然分配过程中,所有新生产的社会财富,都会被划分为一般劳动力的自然工资、自然资源租金和创新租金这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自然分配关系的形成,既是经济活动的自然规律,也是人们参与经济...
“看不见的手”与“自然三分配”
“看不见的手”是一个大家所熟知的经济学概念,意思是指在私有制基础上,每个人在参与经济的过程中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但是,通过社会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却会带来社会(或国家)的富裕。其中,自由的价格机制是其核心,通过配置资源和分配商品与劳务,企业家获得利润,工人获得由竞争的劳动力供给所决定的工资,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政府不需要干预经济活动,供给自动地创造需求,储蓄与投资保持平衡,通过自由竞争,整个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其实,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更多的是强调市场对于社会财富增长的正面作用,揭示了自由放...
配比律与中等收入增长陷阱
在2006年出版的《关于东亚如何应对全球经济疲软的报告》中,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指出,“中等收入国家如要繁荣,必须采取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措施。此观点是与事实相符合的,中等收入国家增速既不如富国,也不如穷国。”这些经济学家还认为,中等收入国家处于工资水平更低和竞争力更强的穷国与富于创新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夹缝中。随后在世界银行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到“中等收入陷阱”,其后,“中等收入陷阱”逐渐成为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近几年,关于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探讨也越来越热,有人持...
以人为本的财富分配观
社会财富的生产及其增长与财富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研究经济学最核心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处于不同阶层的人,由于所处位置及视觉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人们总是习惯于从对自己有利的立场来理解财富分配的公平性,过于关注个人的得失,而对社会财富生产的增长关注较少。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实质,是社会财富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分配价值观及体系,就其分配体系的大体框架来说,是合乎“自然三分配”市场分配规律的,但是,这种体系的分配结果,在市场经济状态下,往往会破坏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的合理配比关系,因为违反...
经济学的四大定律——交换律、分配律、配比律、寻租律
写到这里,关于实体经济运行规律的基本框架已搭建完成,现在就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实体经济运行的四大定律,对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做一个简洁的小结。
交换律是市场中关于商品价格决定问题的定律。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或服务)可以交换多少另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量,其相互交换的比例基础,在于不同种商品(或服务)生产(或形成)过程中所耗费的一般劳动力的量。而在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则之下,所耗费的一般劳动力的量通过货币化的补偿方式,就形成了一般劳动力的自然工资,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商品之间交换比例的基础是生产某种商品所需支付的一般劳动力的自然工资。在资本充分流动和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对...
计算财政收 支乘数的新途径
在潜在GDP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于产出恒等于耗费,但是,由于分配问题所导致的社会富享有权与其消费(包括补偿性投资)需求之间错位差的存在及其变化,产出恒等于耗费的状态很难实现,特别是实际GDP与潜在GDP相重合状态下经济运行的稳定更加难以实现。财政的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对于实际GDP的影响,其实质是通过干预社会财富分配关系而改变社会财富实际占有结构,从而改变社会再生产循环体系中的财富享有权与其消费(包括投资)需求之间的错位差,财政的收入政策与支出政策发生变化,对于经济的扩张与收缩效应,正是通过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错位差而实...
不是困境的“李嘉图困境”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体系存在两个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和资本相交换的矛盾;劳动价值论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矛盾。因此,人们认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劳动价值论,因为他无法解决出现在他面前的这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是如果资本和劳动的交换是等价交换,那么就不可能出现利润问题;其二是,如果等量资本所推动的活劳动不等,从而形成的价值不等,那等量资本怎么可能取得等量利润?
在这里,我们先不要忙于下结论说李嘉图的劳动价值体系是不是不彻底的劳动价值论,而是需要重新分析和思考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先生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亚当&...
《财富及租税原理》目录
目 录
引 子
第一章 财富价值
第一节 财富价值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劳动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反方向而不是反比例关系
第三节 社会边际生产与不同商品之间的配比关系制约着社会再生产的扩大
第四节 财富价值是以劳动价值为基础的新概
第二章、论自然资源租金
第一节 自然资源相对租金不影响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
第二节自然资源绝对租金影响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 ...
论房地产税的对地租金征税原则
内容提要:在房地产金融化的情况下,决定和构成商品房价格的是“建筑安装造价+地租的资本化价格”这两部分,而不是房地产开发商的“成本费用+利润”,因此,土地出让金以及开发和交易环节的税收对房价没有推动或抑制作用。建安造价的变动极小,地租的上涨及其资本化才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因此对存量房的“地皮租金”予以征税才是调控房价的最佳手段,为防止开征房地产税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对“纯粹的房屋租金”免征房地产税,同时,处理好过渡期的政策衔接,照顾到房地产开发商和已经购房者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