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两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一是《中国经济周刊》刊登文章《疯狂的高利贷:银行大企业集团变身新兴放贷者》,文章提到:“在浙江,巨大的资金需求,最终衍生出一个由银行——大企业集团——高利贷公司共同组成的利益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正在以集团化、组织化的发展方式‘茁壮成长’。这是一个庞大得无所顾忌的高利贷市场;这是一条几乎无法撼动的利益链条。在这个链条中,中小企业正在以一种血淋淋的方式被‘拯救’。”另一篇是《深圳商报》上的文章《厦门连爆高利贷崩盘大案,涉及银行机构高管》,提到&...
作者文章归档:郭世邦
我们的房子会被外资控制吗?
据英文版《中国日报》去年12月1日报道:受到中国房地产市场高投资回报率和中国稳健的经济走势的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投资者正加快涌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步伐,尤其是以参与项目开发的形式进入中国的二三线城市。那么,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的房子会像豆油一样控制在外资的手里呢?
一、外资正加紧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
来自商务部的备案显示,截止到今年3月24日,仅当月外资新设或者增资的房地产公司就高达39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商务部...
中国房地产市场会被外资控制吗?
据英文版《中国日报》去年12月1日报道:受到中国房地产市场高投资回报率和中国稳健的经济走势的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投资者正加快涌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步伐,尤其是以参与项目开发的形式进入中国的二三线城市。那么,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的房子会像豆油一样控制在外资的手里呢?
一、外资正加紧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
来自商务部的备案显示,截止到今年3月24日,仅当月外资新设或者增资的房地产公司就高达39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今年1月至2月,我国房地产实际使用外资41.5亿美元,同比增长50.5%。同期,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8.23亿美元,同比增长27...
投资“信贷”:是耶?非耶?
在2011年之前,我们一直认为,市场上流动的闲置资金或者“热钱”,要么流向房地产,要么流向股票市场,要么抬高商品价格,就像去年的“算你狠”、“逗你玩”之类。可如今,商品价格虽涨,但遭到发改委强行压制,房地产一直处在调控之中,而股市也并未出现我们所预期的井喷,如今我们发现,这些资金流向发生了以往没有的变化,不是投资股市,不是投资房地产,也不是投资商品,而是投资“信贷”。
一、投资“信贷”的途径
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投资“信贷”...
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定是个难产儿
商业银行要求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呼声在两会期间再起,而且这一次是多位金融界“大腕”,如:工行行长杨凯生、招行行长马蔚华、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中投副总经理汪建熙……,他们为什么要力挺信贷资产证券化呢?信贷资产证券化近期有没有可能推出?
一、商业银行力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直接诱因
一是规模约束。自2010年以来,虽然央行连续加息,但市场上总体资金价格并不高,对贷款需求比较强烈,与此同时,中央银行为了抗击通货膨胀,不但收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而且从严控制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银监会更是...
保障房会不会沦为又一个政府融资平台?
中央政府决定2011年全国要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投资1.3万亿元;“十二五”期间要完成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预计投资4万亿元。除中央财政拨付一部分资金外,其余大部分要由地方政府自行解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代表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签订了目标责任状,这意味着保障性住房已上升到了政治高度。谁完成不了,谁就有可能丢乌纱帽。这并不是一项容易完成的任务,从各地财力看,除北京、上海财力较为丰厚外,其余地方均感压力很大。但中国有句俗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各地政府在责任状面前,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无论如何,银行贷款仍将会...
新三板:又一次造富机会?
“新三板”是相对于老“三板”而言的。在2000年,为解决主板市场退市公司与两个停止交易的法人股市场(STAQ、NET)公司的股份转让问题,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出面,协调部分证券公司开设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被称之为“三板”。而“新三板”特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因为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目前在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在不断的增长,而且将扩展到武汉、上海...
齐鲁银行案件的启示和反思
虽然前一时期被媒体沸沸扬扬报道的源于刘某某伪造银行“存款证实书”,而使齐鲁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卷入的“巨额骗贷案”,目前还正在处理之中,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却有许多令人深思的地方。
一、案件的透明度应该有多高?
齐鲁银行原名济南市商业银行,是在原济南市16家城市信用社和1家城信社联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在齐鲁银行的网站上,看不到齐鲁银行2010年的业务数字,从其简介中可知,至2009年12月31日,齐鲁银行下辖72家分支...
券商集合理财将两极分化
据证券时报报道,从有关渠道获悉,中国证监会前段时间向各证券公司发函,就《关于调整证券机构行政许可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向各证券公司征求意见。《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拟取消证券公司集合计划的行政许可审批,而改为事前告知性备案。就是说,今后证券公司申请成立集合理财产品仅需事先告知证监会,且不以备案机关出具决定为前提,备案期限届满,备案机关不表示意见即视为同意。据说券商对此均表示了极大的欢迎,有媒体评论说,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即将进入新纪元。我的观点是,如果券商集合理财申报制度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得以实施的话,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将会是少数券商的...
证券保证金寻租时代来临
为切实保护证券投资者合法权益,从制度上避免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有效防范系统风险,中国证监会在2006年强制推行“第三方存管业务”,取代已运行八年之久的“银证通”。在第三方存管模式下,证券公司只负责客户证券交易、股份管理和清算交收,存管银行负责管理客户保证金明细账户和客户保证金汇总账户,向客户提供保证金存取服务。遵循“券商管证券,银行管资金”的原则,实现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和客户保证金隔离的目标。应该说,第三方存管在防范券商挪用客户资金方面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但在现阶段,相关制度规定一个投资者只能指定一家银行作为其资金存管银行,且该银行与其委托的证券公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