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路甬祥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专业毕业,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液压气动研究所研修,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共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促进创新设计与先进制造


  我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和制造大国,但“中国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少,原创自主设计和重大集成创新也比较少,产品附加值和人均生产率低,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发展模式粗放。展望未来,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升,同时面临美国等发达国家重振先进制造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的双重压力。全球金融危机加速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新兴国家快速崛起,我国制造业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科学发展,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创新设计和先进制造是支持发展方式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

Read more

科技成果难转化为生产力


  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学研结合不紧密仍是影响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还存在一些障碍。一是科技分类评价制度尚不完善,部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评价导向存在着重论文、重奖励轻成果转化的现象,影响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与产业需求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二是企业的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一些企业包括有的大型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吸纳、创造、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不强。三是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尚未确立,科研机构、大学和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对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奖励政策在落实中还存在体制障碍。四是中试和工程化环节薄弱,公共技术平台不健全,企业与高校...

Read more

现代化进程强烈呼唤新科技革命


  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革命。今后的10到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2009年6月10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发布《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描绘了2050年我国重要领域科技发展战略路线图。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份路线图?路线图的意义是什么?11日,《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战略研究的总负责、中科院院长路甬祥。

  记者:国务院在2006年已经发布了至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什么中科院还要做面向2050年的科学发展战略研究?

  路甬祥: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和我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