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曹彤

中信银行 副行长

国际货币简报(5.25--5.26)


一.美国货币政策走向

联合国警告美元面临崩溃危险

联合国5月25日警告称,如果美元兑其他货币继续贬值,则美元可能将面临信心危机,甚至"崩溃"。如果因美元贬值下降导致市场对美元信心崩溃,将对全球金融系统构成威胁。

  联合国报告显示,美元兑一揽子主要货币汇率已跌至上世纪70年代来的最低水平。部分因美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利率差异,以及市场对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的担忧情绪日益升温,近期美元汇率持续下滑。外国投资者持有约一半美国公共债务。因此,若美元继续贬值,将导致海外国家庞大的美元储备账面价值遭受进一步损失,这将引发市场对于美元的信心危机,并将全球金融体系置于风险之中。

  联合国经济社...

Read more

国际货币简报(5.24--5.25)


一.美国货币政策走向

各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盯美国

欧央行、包括其他国家实际上都在等待美国是否采取加息的决定。美元如果不走强,大宗商品的价格还是会在高位徘徊,各国通胀预期不会减弱。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比不紧缩是更好的选择。

  从当前来看,中国年中CPI会达至全年的高点6%左右,但如果国内货币政策持续紧缩,加之四季度美元或反弹及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物价进一步飙升的可能性较小。

 

二.欧债危机

欧债危机恶化对中国的影响

1. 由于欧盟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如果欧债危机再度爆发,欧元区经济的整体下行或将影响我国出口形势。

2. 随着美元对欧元汇率的不断走升,在...

Read more

国际货币简报(5.20--5.23)


一.美国货币政策走向

美国债务问题新动向

据美国财政部预计,美国新的债务上限或需较目前水平上调2万亿美元。

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要求美国尽快上调债务限额,并呼吁美国采取措施控制联邦政府支出。他认为,美国对目前存在的公共债务定时炸弹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该国需要进行一些结构改革。

美国副总统拜登将在本周二主持美国国会民主、共和两党就新公共债务上限问题展开谈判,以协助两党尽快达成协议。两党议员目前的矛盾主要在于,是否需要在正式提高债务上限之前,针对联邦政府支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削减。

 

二.欧债危机

希腊或于7月破产,安联建议马歇尔计划式援助

据希腊报纸《卡提美里尼》(Kathim...

Read more

国际货币简报(5.23--5.24)


一.美国货币政策走向

美国前审计长认为美财政状况比欧洲国家更糟

美国前审计长、现任智库Comeback America Initiative负责人的沃克(David Walker)表示,现在美国每天花的比挣的要多出40亿美元,这个国家已处在一条难以持续的财政道路上,而民主党和共和党人还在使这种情况无期限延续下去,其实美国的财政状况比一些欧洲国家更糟。

  他认为,解决美国的财政问题需要综合考量,既要削减开支,又要更为均衡地分散税务负担。他称,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还不够,还没有迈上快速增长以摆脱财政问题的道路。美国需要在数十年中保持实际GDP两位数的增长,才能帮助他们填补财政缺口。”

  ...

Read more

港币未来将是自然选择


港币未来将是自然选择

 

中信银行副行长

20114

 

港币的历史与未来,始终伴随着与大陆经济的互动,并注定成为国际货币史中的经典案例。

一、港币及联系汇率的历史

港币诞生于1935年。19346月,美国实施《白银收购法案》,导致全球银价迅速上升,作为当时最大的银本位国家,包括中国大陆和香港在内的白银大量外流美国,短时间内出现极为恶性的信用和通货紧缩。大陆国民党政府于当年114日宣布放弃银本位,改发“法币”;香港政府于当年119日宣布放弃银元,确定以“港元”作为香港货币单位,并将港元与英镑挂钩,固定汇率为16港元兑换1英镑...

Read more

未来二十年:责任与使命


未来二十年:责任与使命

 

中信银行副行长 曹 彤

 

无疑,每一个中国人都对未来的国家寄予美好的希望,恰如梁启超先生在其传世名作《少年中国说》中所言,“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但现实世界又必然不同于主观愿望和想象,任何客观的预见和期许必须要考虑外在的限定性条件。如果我们把视野锁定在20年以后,即2030年,我们的外在限定性条件应主要有如下四点:

1、国内经济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届时,中国人口的平均年龄将超过40岁,我们这些6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壮年一代都将老去。而到那时,可比的印度和巴西,都在30岁左右,平均小我们10岁。当今日本面临很多...

Read more

控制货币供应总量增长是防通胀重点


  我想我主要谈三个观点,一个是关于通胀成因,通胀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想谈一点认识,本质问题抓不准,措施、舆论引导效率也不可能高。第二就是从新增量的角度怎么样通过一种金融手段控制增量的货币的势能进而控制通胀预期。第三是因为整个社会货币供应存量已经很大,怎么通过一个存量调整手段,能够把通胀问题根本的能够控制住。

  关于通胀的原因有很多观点,各种观点局部来看都是成立的,如果简单分类可以分成一个从成本角度来推动,一个是从需求角度来拉动。当然成本和需求不是绝对,里面可以细分出很多种关于通胀的成因的一些观点,恐怕有十几种,大的流派这么两类。即使是分成两类,其实如果从绝对意义上看他们两个也是一...

Read more

以金融手段控制通胀预期


  无疑,通胀预期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胀本质上是社会总需求问题,是货币问题,是货币运行机理问题。当前控制通胀预期需要从金融手段入手,存量和增量手段双管齐下,方能标本兼治,并促进治理和防范通胀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一、通胀产生的原因

  关于通胀成因,国内有两派主流观点,即成本推动型和需求拉动型,其实,两派源于一脉,本质上都是需求的旺盛导致价格的上升。从全球视野来看,单纯以成本推动解释通胀机理的几条论据,无法单独成立:

  一是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输入型通胀。其实此现象正是全球货币供给过剩所导致的全球范围内货币贬值、需求旺盛所致,本质是需求问题;
...

Read more

国际货币体系重构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国际货币体系重构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中信银行副行长 

2010-12

 

始于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将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暴露无遗。国际货币体系去向何方,既关系到能否防范或弱化未来的金融危机,更关系到全球经济金融格局的调整,对每一个主要经济体而言,都意义重大。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目前,全球对08年因次按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并未形成一致答案。有所共识的部分大多限于对危机累积的微观成因,如对次按申请人还贷能力的忽视、对次按衍生品交易的不透明性、对金融机构高风险杠杆的监管缺失、各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