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侯会

科研教育工作者

生命诚可贵,余者何足陈!


 前些时网上激辩药家鑫杀人案,我站在了主杀的一方,并写《宋江杀阎婆惜能算“激情犯罪”吗》一文,强调:“假如法律最终宽恕了如此恶劣而冷血的罪行,怕只怕未来不少司机的工具箱里,会悄然添上一把‘防身’利刃的……”(该文刊于《今晚报》时,在“司机的工具箱”后面又加上“大学生的书包里”

药案一审判了死刑,这是正义的判决、法制的胜利!继药案之后,社会上又接连发生撞杀连环案,说明药家鑫不死,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场关于药家鑫的辩论中,有些人从彻底废除死刑的立场出发,主张宽容,我是坚决反对的!——药的情况与沈阳小贩夏俊峰的情况截然不同:后者面对两条大汉的围殴、在性命堪忧的情势下奋起...

Read more

宝玉探晴雯:高鹗 PK 雪芹又一例


我曾在前面的博文,夸赞高鹗对尤三姐的改写,使这一人物形象产生了根本性的改观。其实作者所做的,不过是删改几个词语、一两个句子而已。

程高本对曹著前80回的文字做了普遍的润饰加工,有些地方改得好,但也有改得不成功的。例如第16回写贾府组建戏班子,派贾蔷到南边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贾蓉假公济私,悄悄问凤姐要什么东西,好让贾蔷捎回。凤姐道:别放你娘的屁!我的东西还没处撂呢,希罕你们鬼鬼祟祟的——这话带着鲜明个性印迹,也只能出自凤姐之口!

在程甲本中,这段对话照抄庚辰本,一字未改。然而再到程乙本中,竟改成:别放你娘的屁!你拿东西换我的人情来了吗?我很不希罕你那鬼鬼祟祟的”...

Read more

别跟权威讲平等


听老人讲,过去梨园行把梅兰芳、马连良那样的超一流演员称为“角儿”(角读为决),戏迷看戏就是奔“角儿”去的,票价三块五块也要看——那时一块“大洋”可以买四十斤一袋洋面!

角儿到外地巡演归来,大洋多得用面口袋装。而剧团里跑龙套、翻筋斗的,一场戏筋斗折晕了,也只拿几毛钱。——您别不服气,这就是市场。否则您把梅老板、马老板的名字从海报上抹去,集合起一百名龙套上台翻筋斗,一块钱一张票看看有人买没有?

当然那是旧社会,人跟人是不平等的。新社会提倡平等,“角儿”们也开始拿月薪,虽然仍比龙套多,但相差已不那么悬殊。——不过听说世界上有些地方仍在延续这种“不平等”。例如大个子姚明到美国去打球,...

Read more

卡夫卡:所有障碍都粉碎我!


十八年前,曾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了一本《世界文学五千年》(1993),借用一位老爷爷在槐树下讲故事的形式,将外国文学的作家作品分五十天讲完。——今日偶翻此书,至卡夫卡一段,颇觉有趣,不免抄出,以充日志。(按:本日内容原来还包括茨威格、霍夫曼、布莱希特、格林兄弟等,篇幅所限,从略)

          第四十二天(822日):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

卡夫卡小说名作《变形记》

奥地利另一位小说家卡夫卡(18831924),比茨威格晚生两年。他的作品风格,却跟茨威格以及大部分作家都...

Read more

高鹗改变了尤三姐的“荡妇”形象?


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酷爱《红楼梦》,曾提出人生“三恨”:鲥鱼有刺,海棠无香,《红楼梦》未完!

张爱玲作为小说家,同时撰有研红专著《红楼梦魇》,顾名思义,便是读《红》读到入梦难醒的地步!她说年轻时读《红》至“四美钓鱼”一回,忽觉索然无味;一看回目,已到续书部分——作家敏锐的艺术鉴赏力,令人叹服!

说到续书,这后40回的作者是否高鹗,以及内中有无雪芹残稿,红学家至今仍持不同意见。不过在我这样的愚钝者看来,这位续写者无论是谁,都是功不可没的,否则我们的文学史怎么写?说我们有一部伟大巨著,可惜是“断尾巴蜻蜓”?

而且即便高鹗不是续书人,他对《红楼梦》前80回的整理润色,也仍然可圈...

Read more

宋江:是“山贼”还是“水寇”?


提起“水寇”,人们马上想到《水浒传》中的宋江。在小说中,宋江等在八百里梁山泊扎下水寨,与官军屡次水上鏖兵。好汉中的水军头领,既有泊子里土生土长的阮氏三雄,又有来自长江流域的李俊、张顺、张横、童威、童猛……

然而在早期“水浒”故事里,宋江一干人似乎跟水没啥关系。有位名叫龚开的南宋画家最佩服宋江为人,为宋江等三十六人各画一张像、并附一首诗。遗憾的是,好汉的肖像一幅也没留下来,倒是三十六诗一首不缺。诗是四言四句,试看称赞燕青的这一首:

“浪子燕青”: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大行春色,有一丈青。

这是说,燕青是横行太行山的好汉(“大行”即“太行”),平康巷中的妓女又哪里知晓你的大名呢?——“平...

Read more

迁移后的孔夫子有些落寞


          北京国家博物馆北门外的孔子塑像,已于几天前悄然移樽于国博西门庭院内。这座高近十米、重达三万四千斤、坐落在举世瞩目的长安街畔的巨型塑像,建而复迁,不足百日。大概在世界城市雕塑史上,也算创了个吉尼斯记录!

今年一月份孔像方立时,我曾写博文《孔夫子在长安街边想什么》,大意是说,孔子是有资格站在那里的,因为放眼世界,中华文化也只有孔孟足以跟世界几大古文明的哲人并立媲美。

不过那篇文章主要表达的是我的疑惑:我们曾对孔子做过毁像刨坟、剉骨扬灰的无情批判,如今没有任何解释,一抹脸,又...

Read more

曹雪芹的姑父曾经“反攻倒算”?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族三代供职于内务府,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事实。然而内务府是干啥的?这却不是人人都清楚的。

原来,内务府干的是太监的差使——在历代汉族政权中,贴身伺候皇上的基本都是太监。而清代则将太监所司之事(皇室宫禁事务)交由内务府掌管。内务府成员是由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的包衣人和太监组成。而曹家正是正白旗包衣人——“包衣”者,满洲话所谓“家仆”也。

内务府衙门规模很大,最高机构是“内务府堂”,由“总管内务府大臣”掌管。下设七司、三院等共50多个部门。其中就包括“三织造处”——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杭州织造,掌管者均为内务府包衣。

了解了曹家的皇家奴仆身份,也便...

Read more

也不能全怪电视剧!


    前几天电视中播放一个日本电影《彩虹女神》,不是什么大片,片子里全都是日常场景,故事也平凡得很:有个热爱自导电影的姑娘,暗中喜欢一个生活中很失败的小伙子。然而小伙子竟懵然不知;自尊心很强的姑娘黯然出走美国,但不久就传来坠机身亡的消息。小伙子替她收拾遗物时才察觉姑娘的爱,不觉泪流满面

这么一个低成本的片子,居然让我很感动,因为它拨动了心中的那根弦,那是人性之弦,是可以跨越国家、种族、历史、文化的。——我很少看电视,但如果有个电视剧一旦让我喜欢,也能坚持看完。例如韩国连续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日本连续剧《冷暖人生》等等,都曾看到结尾。是里...

Read more

曹家是否借“外事活动”贪污外国贡品?


一部《红楼梦》红了二百多年,连同作者的家族也被学者们查了个底儿掉,还因此形成一门“曹学”,尽管这个称号带着点调侃。

大家一拥而上地研究,就难免有不严谨之处。例如有位学者考证说,江宁曹家曾在“外事活动”中私自扣留洋人贡品,康熙皇帝对此做了严厉批评,此事还成为曹家最后被抄的导火索——这个说法,就经不起推敲。

不错,康熙确实批评过曹家,有清宫档案为证。康熙五十九年,当时的江宁织造是曹雪芹的叔叔(一说父亲,康熙皇帝向他下谕旨说:

近来你家差事甚多,如瓷器法琅之类,先还有旨意件数,到京之后,送至御前览完,才烧法琅。今不知骗了多少瓷器,朕总不知。以后非上传旨意,尔即当密折内声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