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权威讲平等


听老人讲,过去梨园行把梅兰芳、马连良那样的超一流演员称为“角儿”(角读为决),戏迷看戏就是奔“角儿”去的,票价三块五块也要看——那时一块“大洋”可以买四十斤一袋洋面!

角儿到外地巡演归来,大洋多得用面口袋装。而剧团里跑龙套、翻筋斗的,一场戏筋斗折晕了,也只拿几毛钱。——您别不服气,这就是市场。否则您把梅老板、马老板的名字从海报上抹去,集合起一百名龙套上台翻筋斗,一块钱一张票看看有人买没有?

当然那是旧社会,人跟人是不平等的。新社会提倡平等,“角儿”们也开始拿月薪,虽然仍比龙套多,但相差已不那么悬殊。——不过听说世界上有些地方仍在延续这种“不平等”。例如大个子姚明到美国去打球,十几年的功夫,居然财产过亿!我真闹不明白,一个标榜“平等”的地方,为什么还在搞这套?

还记得我经历过的“最平等”的时刻,社会上搞“大民主”(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领导也可以骂,老师也可以打,一时间学术权威关进了牛棚,干部也都挂牌弯腰、随叫随到……大家都“平等”得不得了!

以前我们见了权威、领导,都心存敬畏(有心理障碍?),到文革时全都消解了。譬如你见识了学术权威在牛棚里痛哭流涕的窝囊相,你还会尊敬他的学问吗?我读高中时特别佩服一位负责团工作的年轻老师,常被他的激情演讲感动得热泪盈眶;然而后来在运动中见识了他的“卖友求荣”(其实是“求容”),以后对台上讲话的人总要打个问号……

现实就这样教育着我们,那时大家体验到的“平等”,就是打倒权威、挑战秩序,“哥儿们谁也不服、谁也不吝(论)”

其实现在想想,那哪里是什么“平等”?只是践踏人性、把人当猴耍,是抹煞人的价值,打击人的尊严!——一位学者最值得尊敬的是他的学问,可你偏偏要他干农活出丑,并由此断定他“肩不能担、手不能提”,是天生的废物!那时的干部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大都是从工作中历练出来的能人,忠心耿耿,可你偏要给他加上莫须有的罪名,七斗八斗;一本印着国徽的宪法,居然保护不了国家主席!——在“朝不保夕”这一点上,那时倒真是“人人平等”!

经历了那个时刻,这样的“平等”观念在人们心里扎了根,几代人集体丧失了对人性、权威和秩序的尊重和敬畏!——交通乱了,可以多建几处红绿灯;然而重建人心秩序,又岂是立几根灯柱就能解决问题的?

根子在于,我们那时对“平等”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据说在一些国家,“平等”体现在媒体可以骂官员,总理买面包照样得排队,部长扰民也会遭邻居投诉……但这不等于说,他们那里的部长可以跨越总理拍板国策,公司职员可以背着老板擅自交易,橄榄球员可以在训练场公然抗命、挑战教练……他们那儿的权威一言九鼎,等级秩序严格得很。

看上去,权威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其实这恰恰是“平等”之树结出的硕果——大家都看到,人家“大师”的头衔不是靠金钱、权势、欺骗、炒作得来的。梅兰芳、马连良都是苦出身,他们靠着自身的天赋才能、呕心钻研、汗水浇灌,从千千万万演员中脱颖而出,是亿万观众自掏腰投下了信任票(那时还不兴单位出钱、集体捧场)。而姚明所以能“发洋财”,也是靠着超常的拼搏努力——至今没听说他们那边有什么“向亚裔倾斜”的政策!

也许提“权威”大家还能接受,毕竟人家一屋子书,咱们连书名都没听过。但谁若一提“秩序”,许多人马上皱起眉头,还由此联想到培养“奴性”的“封建等级制度”等等。

其实这里说的秩序跟“封建秩序”一点边不沾,自然更不是指黑老大的“帮规”。重庆文强那儿才有培养奴性的“秩序”,“犯错误”的下属要跪着答话。那是山寨秩序,唯“大哥”马首是瞻,凡事理解不理解都要执行,是完全超出理性之外的!

我们所说的秩序,是一套分工科学、尊重权威、监督有效、晋升有序的规则。——科学分工自不必说,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尊重权威”则有二义,一是指技术权威,二是指管理权威。前者是这一领域的行家里手,你要搞科研,办工厂,治校治所,不靠他靠谁?光唱红歌是远远不够的。管理也是一门高深学问,承认管理者的权威性,也就保证了企事业运行高效有序,避免令出不行、消极怠惰——现代化大机器一启动,瞬息万转,又岂容你讨价还价、啰嗦扯皮?

不过权威的权力又是需要制约的,“监督有效”即是把权力关进玻璃房子里,使其一举一动都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最大限度地压缩以权谋私、暗箱操作、裙带提携的空间,平等之义,也正体现在这里。

至于建立公正的奖惩晋升制度,则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这绝对是有抱负、有能力之年轻人的福音!

当然,公平秩序的建立,需要我们去奋力争取。应当记住,一个无序的社会,永远对掌握了大量社会经济资源的人更有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钻制度的空子,侵占社会公产,侵夺大众利益,并为此顽固抗拒秩序的建立!——而许多愤老、愤青在诅咒秩序、丑诋权威时,也不知正在助纣为虐、自己吞噬自己!

嗨,说了半天,这都是现代社会的ABC,居然还要煞有介事在这里举例子、打比方、费唾沫!说不定回头还有人开骂:“砖家叫兽”又在替资本家出谋划策了——您记着:看见谁这样骂,您就留心:这位脑子里的痼疾肯定未肃清,又犯病了!

(本博客文章均属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