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联科

房地产评论专家

“拒绝成熟”的房地产


      新政一个月了,开发商纷纷以沉默来表示对政府政策的尊重。原有的品牌推广、项目销售或推迟或取消了,也不接受媒体采访了,要不然就是不痛不痒地说句“我们也不愿意房价上涨过快”,至于房价,仍然俯瞰着城市里的芸芸众生,不见松动。

      响应政策号召在这个行业里有着非常符号化的意义,一方面是开发商知道他们的繁荣依赖于政策,一方面他们知道胳膊扭不过大腿。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把牛市充分利用,把未来透支彻底。谁都知道,本来没这样疯狂的涨价,是不会引来如此坚决的调控的。如果开发商真像自己公开宣讲的那样响应政...

Read more

猛兽消散和房地产两面性


    最近看21世纪经济报道年终特刊署名唐学鹏的社评文章,很是过瘾。这篇《是好是坏之理性追问》的文章主题是对今年中国经济在4万亿财政刺激和10万亿信贷投放支持下强劲的经济增长提出反思和怀疑。很有味道的是作者用饱含激情的文字和接近诗一样的语言来写作经济评论的独特风格,有些章句读来琅琅上口,很有警句的味道。例如,“这是从未有过的惊异和荒谬,被视为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狰狞的经济危机似乎仅仅是想象中的猛兽,凌空一跃,突然消散为阴影中的碎片”,“磅礴的拯救工程赋予官僚伦理上的说辞,民众跟风洗脑般将拯救视为政府义不容辞的守夜,而夹杂其中埋单成本的最终支付、明暗利...

Read more

广州保障房新政“被文明”了


    保障性住房没见得多盖了几套,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就担心它被穷人的不文明行为“糟蹋”了,于是他们借鉴据说是香港的“先进公共管理经验”,规定申请居住者吐7次口香糖,管理部门就有权收回保障房。这只是一项严苛的不着边际的保障房新政的基本内容之一。按照广州市的新规,居民如有随地吐痰大小便、搭棚种菜种花、违规停车或在栅栏上晾晒衣物等行为将被扣除3分,在两年时间内扣除20分以上的居民将被要求交出住房。
    在我们平凡的逻辑和想象中,是很难把吐口香糖之类的无伤大雅、有碍观瞻的个人生活不文明习惯和穷人有没有权利住上保障房等人生...

Read more

政策调整年未必是市场调整年


   岁末年初,关于房地产市场需要调控的信号和政策一个接着一个,从营业税减免2改5到土地出让金首缴提高到50%,从国四条到国十一条,再到刚刚宣布的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中央政府对银行过度放贷导致经济过热,对以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投资泡沫泛滥和高房价激化民生矛盾的担忧。
    2010年初看待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V型反转的宏观经济形势,出口回暖和实体经济向好迹象给了政府出台较为有力的挤压泡沫政策的空间和底气。与此同时,中国房地产市场像2009年下半年那样不可遏止地疯狂上涨的政策基础不存在了。2009年下半年,...

Read more

楼市有泡沫,但“硬着陆”基本无可能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显示,去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额近4.4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75.5%。与此同时,全国各大城市的房屋空置率也居高不下,据说北京的空置率在40%。在这样的数据面前,要说楼市没有泡沫,恐怕得有某些大佬那样的勇气和资历才行。但判断有泡沫和那些据此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必然要崩溃的观点之间还有老大的距离。
    短短一年时间,房子卖的这样火,房价飚的这样快,单靠城市化和刚性需求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它解释不了从2008年到2009年的局势转变为何如此突然的问题。这首先要从货币政策转...

Read more

是游客的天堂,还是炒客的天堂?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刚刚明确了海南生态岛、旅游岛、免税岛的战略规划,并把这一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随之而来的就是自海南建省以来的第二轮投资狂潮。这些天充斥媒体的尽是些“一天涨价5000元”,“温州客快进快出赚6000万”,“最牛售楼小姐销售13亿元”,“去年初还是一两万的海景房现在卖出五六万甚至七八万的价格”的消息。我想,房子卖到这个份上,哪里是为了住人,又哪里是为了享受热带的海景,纯粹是击鼓传花,有钱人互相闹着玩罢了。
    政府的政策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但海南明显不在其列。或者说,政府...

Read more

限购不是治理房价,是哄抬泡沫


    眼看着海南的房价被炒客们搞的“一日千里”般向上飞腾,当地政府部门似乎也不踏实,觉得应该出手管理一下了。于是,海南省三亚市城乡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日前下发一个抑制楼市炒作通知,准备对前往三亚购房的外地人采取限制购房的措施,规定一个身份证只能购5套房。刚看到这条政策,除了少许的惊讶外,也很是忍俊不禁,要是这样的政策能够抑制海南的房价,那中国房价高的问题大概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按说某种资源或产品紧缺,有抢购自然就该有限购,循着这样的思路出政策理由简单充分。但房子毕竟不是日用消费品,房地产也是一个事关民生和GDP的重要支柱...

Read more

正视“用工荒”的积极意义


    春节刚过,多家媒体就集中报道了珠三角和上海江苏、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均不同程度出现较大规模的用工荒现象,用工荒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据报道,虽然大多数企业把将工资上涨10%到20%,招聘情况依然很不乐观。
    和持续数十年的“孔雀东南飞”以及“民工潮”相比,用工荒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今年的用工荒有出口订单恢复增长、企业纷纷扩大生产的直接原因,但从用工荒本身的出现以及发展趋向看,它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也和中国发展模式的结构瓶颈,甚至和中国财富分配的调整都有莫大关联。
  &n...

Read more

勿以通胀为借口放慢工资增长


  2月27日,本报记者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获悉,我国将采取包括“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在内的四项措施,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同一天,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时也表示,在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当中,居民收入的比重比较低。当一个社会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那么它注定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稳定的。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就是政府的良知。两会前夕的这些表态和大政举措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的收入差距调整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众所周知,在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中,中国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这些年...

Read more

京版“国十一条”带动楼市进入观望期


    房价居高不下是当下中国的大问题,几乎所有的政策指向都在“遏制房价过快增长”上着力,北京版的“国十一条”就是这样一个最新动向。从增加土地储备到严厉查处违法规划用地,从二套房首付四成到全面取消各种购房优惠,从两个50%确保中低价位和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房供应到打击捂盘抬价,从加强房产开发贷监管到房企偷漏税检查,整套组合拳重点在打击投机和整顿违规,很有针对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短期来看,开发商再涨价,可真需要勇气和实力。
    房价高,任志强告诉大家的是,高有高的道理,就像坐火车飞机有差别一样,不要发牢骚,努力赚钱就是了。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