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不是治理房价,是哄抬泡沫


    眼看着海南的房价被炒客们搞的“一日千里”般向上飞腾,当地政府部门似乎也不踏实,觉得应该出手管理一下了。于是,海南省三亚市城乡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日前下发一个抑制楼市炒作通知,准备对前往三亚购房的外地人采取限制购房的措施,规定一个身份证只能购5套房。刚看到这条政策,除了少许的惊讶外,也很是忍俊不禁,要是这样的政策能够抑制海南的房价,那中国房价高的问题大概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按说某种资源或产品紧缺,有抢购自然就该有限购,循着这样的思路出政策理由简单充分。但房子毕竟不是日用消费品,房地产也是一个事关民生和GDP的重要支柱行业,这样的行业出现严重泡沫,我们不去向全国人民提醒风险,不去细致的向全国人民解释国际旅游岛到底是个啥东西,也不去研究热钱的动向,也不对他们的翻云覆雨危害海南健康发展,造成财富转移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却出台这样一个似是而非、注定连“标”也治理不了的政策,端的是有失水准。
   三亚政府管理部门这样的限购政策恰像是在说,我们海南真是个好地方,全国人民都想来这住住看看,富裕阶层就更是趋之若鹜。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价高自然是合理的。为了确保这样高房价下对有钱能买得起5套房的中国公民的公平,你能买得起6套,我也只让你买5套。这样的政策怎么听怎么觉得不是控制房价打击泡沫,而是给三亚的房价做广告。说严重一点,这样的措施和开发商的捂盘惜售其区别实际上已经很小了。
    即便从具体的实操角度,它的硬伤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限购定在5套,而不是4套,3套?难道一个人在三亚买4套房就是一件理性的决策,不会对海南造成危害?如果是夫妻俩买10套房呢?如果是借着别人身份证购买呢?一项政策出台如果根本起不到作用,甚或起反作用,那么他出台的意义何在?或者我们没有体会到三亚管理部门的苦衷,海南的房价已经到了无法抑制的阶段,这样的政策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真的没有办法吗?还是我们投鼠忌器,怕这样的繁荣结束过早结束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或者对GDP、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使得我们实际上不愿意采取真正有力度的措施去打击泡沫?看着那些击鼓传花的游戏进行的那么欢畅,我们也会惊诧于为什么这样少量的资金就能撬动这样狂热的游戏,为什么在中国持有物业的成本如此低廉?为什么中国的炒家可以这样肆无忌惮、手段娴熟?
    全世界都有房地产泡沫,但我们的泡沫带有更多的自伤意味。美国把太多美国买不起房的穷人请进市场,然后通过把这些不良资产证券化打包买给全世界转嫁风险;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事实上是把太多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一生绑在住房上,通过牺牲他们在其他方面的福利来支撑经济繁荣。这其中也有财富转移,海南的房地产泡沫即便打着旅游岛的印记,也不例外。
    满地烂尾楼的历史海南不是没有过,大暑之后必有大寒也是自然的规律。如果海南的投资热是在减轻上海北京的压力,那么它对海南是不公平的;如果海南的国际旅游岛规划是严肃的,那么,限购这样的政策就显得相当业余和不严肃。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