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一个月了,开发商纷纷以沉默来表示对政府政策的尊重。原有的品牌推广、项目销售或推迟或取消了,也不接受媒体采访了,要不然就是不痛不痒地说句“我们也不愿意房价上涨过快”,至于房价,仍然俯瞰着城市里的芸芸众生,不见松动。
响应政策号召在这个行业里有着非常符号化的意义,一方面是开发商知道他们的繁荣依赖于政策,一方面他们知道胳膊扭不过大腿。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把牛市充分利用,把未来透支彻底。谁都知道,本来没这样疯狂的涨价,是不会引来如此坚决的调控的。如果开发商真像自己公开宣讲的那样响应政府的号召,又怎么会有当下这样房价涨跌的两难?政府调控政策出台的尴尬?
迄今为止,我们见惯了这个行业无休止的反复,大大小小的周期,一放就疯,一收就死。这些年开发商的产品是进步的,但进步远远跟不上房价。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很难落实的概念和炒作,拿地和卖房的循环(很多项目结案后发现土地的溢价完全比得上房屋销售的利润)。十年了,房地产行业仍然表现出相当幼稚和不成熟的一面,看不到品牌的力量,看不到理性的节奏,看不到适度的长久。暴饮暴食,饕餮民众。直到必然的打压到来,突然表现出非常灵敏的一面,缩头观望。
你指责不了任何一个微观主体,那都是职业经理人,那都是我们信奉的市场经济认可的基本内涵:企业是追求利润的,而提出定价的那些人是为股东利益服务的。表面上是这样,但这样的道理有时候和“狼总要吃肉”是一个内涵。在这样的一个和基本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定价固然能够市场化,但却必须接受更多的舆论监督和政府核查。即便是我们无限放大房市的投资性,我们也该像“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一样提醒大家,没有永远不跌的价格,也不能太过于宣扬中国城市化房价永不落的神话。
过去我说房地产今年初几个月的疯狂一如股市4000点到6000点的赶顶,现在我也想强调,房地产即便有20年的黄金期,这个黄金期也会有持续几年的房价调整和整固。但是,反复上演的房价大涨历史在很多开发商那里留下相当的思维定式和心理沉淀,他们更倾向于相信房价未来还会像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一季度那样的好日子。这就是行业的不成熟,某种意义上是拒绝成熟。
这样想的人应该去设想一下,如果不是金融危机,房地产商该过怎样的日子?如果收入调整、财税改革没有深入的推进,这样的房价上涨的真实支撑到底在哪里?我们真相信通货膨胀把大家都逼的无处可去,非得通过高房价体现房产的珍贵和保值?
我们当然不是要否定这个巨大的、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贡献大争议也大的行业。但很多时候,这个行业也确实很难让人去真正的尊重它,爱它,有些问题是时代性的,系统性的,但也有很多问题是开发商自找的。
房价不可能这样一直尴尬着不涨也不降,开发商当然是有钱的,但他们的胃口和利润一样大,资金链的问题在大小开发商那里是一样的。他们一样对未来有高期望,对降价有高抗性。根本上,这不是响应不响应的问题,也不是乖巧不乖巧的问题,这是一场情商和实力的博弈。就看谁更理解未来的环境,谁更能坚持了。不过需要劝告开发商的是,房地产发展历史上,买涨不买跌的事从没有出现过,适度的合理的主动的降价是衡量这个行业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拒绝成熟”的房地产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