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向松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欧洲合众国:欧债危机的最终出路?


  观察欧债危机有三个角度,或者说有三个令人困惑不解的难题。第一,为什么欧洲人总是低估危机的严重程度?第二,为什么危机爆发三年,欧洲人至今也拿不出一个决定性的解决办法?第三,为什么欧洲人总是把注意力放在纠缠货币金融政策上面,却似乎很不情愿去谈论根本性的改革?

  7月6~8日,我到意大利北部美丽小城西耶那参加蒙代尔一年一度的国际货币圆桌会议。与会者包括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美国国务院前副国务卿、哈佛大学教授科伯,法国前财长阿方德利,以色列中央银行前行长弗兰克,花旗银行前任高级副行长、拉美债务危机时代的风云人物罗德斯……还有许多国际经济学领域的著名教授。会议...

Read more

金融国际化四挑战


  6月2日,国务院转发八部委《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专门强调“稳步推进金融国际化”。

  个人之见,要实现金融国际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重大挑战。

  在思想理念方面的挑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国银行金融要不要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政府决策层、学术界和银行界有些人认为,现在国内钱好赚,外资都争先恐后要到中国来赚钱,干嘛要丢掉肥肉跑到国外去?再说国外经营非常困难,何必去受那个“洋罪”?这种思想意识不仅金融业存在,其他行业同样存在。

  要改变这种认识,就必须放眼世界。全球化时代的竞争本身就是既要努力...

Read more

欧洲没有救世主


  左翼领导人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希腊议会选举左翼赢得多数;西班牙政府多次宣称无法实现欧盟规定的赤字削减目标;意大利蒙蒂政府财政改革措施饱受非议,举步维艰;“反紧缩”似乎成为欧洲经济政策主旋律。“向左走”、“反紧缩”真的是拯救欧洲的良药吗?

  紧缩与增长如何实现妥善平衡,已经成为欧元区经济政策乃至政治方针争论的焦点。欧债危机以来,欧洲各国政府更替,基本都是围绕这个核心主题展开。希腊如此,法国如此,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德国、英国亦如此。争论的问题具体可分为三个:要不要紧缩;紧缩到什么程度;紧缩的方向和结构是...

Read more

“人民币化”是港币的前途


  当人们热烈讨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之时,似乎忽视或有意回避了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港币和联系汇率制度的前途。我认为,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战略高度出发,“人民币化”是港币的唯一前途。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应该研究尽快取消港币,直接采用人民币。

  首先,加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香港经济金融未来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战略制高点,是深化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内在需要,是成功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港币未来和香港金融中心的发展必须服从我国总体金融战略。思考港币未来和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必须以此为基本出发点。这是真正的大局。

...

Read more

经济放缓超预期 债务通缩是主因


  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不少人预测经济增速有可能在二季度触底反弹。然而,从4月和5月初数据看,经济增速放缓势头超出多数人的预期。 

  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几乎表现在经济体系所有层面,我们至少可以指出9个方面的主要表现:出口增速继续下滑、各类投资势头大幅度减弱、工业增加值近乎零增长、消费增长远远没有预期强劲、许多行业企业利润率和利润总额持续下降、国有大企业利润增速显著下降、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显著放缓、企业新IPO数量和融资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超过60%、发电量增长显著下降甚至负增长。

   

  经济增速放缓超出预期,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对此各方面...

Read more

货币金融霸权到底有多重要


  亨廷顿接着列举了西方文明控制世界的14个战略制高点,货币金融制高点就占了3个。

  最近几年,笔者多次撰文说明货币金融霸权对大国崛起的极端重要性,尤其是美元霸权如何控制全球货币金融和经济体系。好些人以为我是夸大其词了。

  几天前一位朋友直率地问我:货币金融真的有你说的那么重要吗?我回答说:货币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其实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正如蒙代尔经常强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动荡不安触发了历史上无数次政治上的风云变幻,可惜我们至今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动荡的根源和重要性还知之甚少。

  1968年,后来成为法国总统和欧元主要战略家的吉斯卡尔·德斯坦,曾经...

Read more

货币洪水泛滥是全球最大麻烦


   3月14、15日,笔者到德国法兰克福参加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和德国中央银行(Bundesbank)联合举办的国际会议,辩论“处于十字路口的国际货币局势”。德国央行理事拿格尔博士(Joachim Nagel)的主题演讲令人印象深刻。他直率批评欧央行(ECB)实施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累计规模超过1万亿欧元)。

 
  拿格尔认为,再融资操作并非欧债危机妥善解决之道。相反,四方面的负面效果将迫使欧洲各国付出巨大代价。其一,长期再融资操作扭曲金融市场对欧元区各国债券和金融产品的风险评估,金融债...

Read more

货币泛滥是当前世界经济的最大麻烦


   3月14、15日,笔者到德国法兰克福参加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和德国中央银行(Bundesbank)联合举办的国际会议,辩论“处于十字路口的国际货币局势”。德国央行理事拿格尔博士(Joachim Nagel)的主题演讲令人印象深刻。他直率批评欧央行(ECB)实施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累计规模超过1万亿欧元)。

 
  拿格尔认为,再融资操作并非欧债危机妥善解决之道。相反,四方面的负面效果将迫使欧洲各国付出巨大代价。其一,长期再融资操作扭曲金融市场对欧元区各国债券和金融产品的风险评估,金融债...

Read more

金融的道与术


   货币金融方面的许多事情,我们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其果不知其因,知其一不知其二。

 
  以货币为例,它是与人类历史一般古老的基本制度安排。没有货币,就不可能有任何成规模的经济活动。历来有人幻想,没有货币的社会是最理想的经济制度,最著名者自然非马克思莫属。然而,完全没有货币的社会,历史上从来没出现过。近代诸如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亦无法完全消灭货币。但尽管如此,人类至今对货币奥秘的认识还非常有限。
 
  古老的难题
 
  1999年蒙代尔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获奖演说《20世纪回顾》里说:“国际货币体系的动...

Read more

美国的资产负债表


   美国独一无二的全球性金融市场,给美国带来无限利益,就连英国《金融时报》的首席评论员Martin Wolf也大发感慨地说:作为一个国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和最大的私募基金,而且它不需要任何资本金。

 
  美国金融市场到底为美国创造了多大利益?最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详细分析和计算。虽然各种估算方法和结果有差异,但是基本结论非常一致:全球性金融市场让美国变成地地道道的“世界银行”,它可以以极低的利率成本向全世界“借钱”或“吸收存款”,然后将这些低息存款拿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