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沈建光

经济学博士,现任京东数科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宽松预期改变 A股迎来调整


  年初至今A股经过一季度单边上涨行情后,4月以来进入了盘整期,4月25日更是迎来本月最大幅度回调,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2.4%、3.2%、2.8%,跌幅最大的深证成指更是失守一万点关口。

  今日资本市场下跌或与投资者对货币政策调整、流动性边际收紧的担心有关。今日央行官员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货币政策“以前没有放松,现在也谈不上收紧,下一阶段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而早在上周五(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已传达出明显的政策调整信号,“六稳”的提法不再,强调“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宣告了...

Read more

政治局会议宣告宽松政策结束


  4月19日政治局会议传达出明显的政策调整信号。如“六稳”的提法不再,强调“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以及重提房住不炒等。在笔者看来,在一季度开局良好的带动下,决策层认为增长的压力已然降低;而提出拖累增长的除了周期因素,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因素,意味着政策重点已发生转变,宣告宽松政策的结束。

  具体来看,如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政治局会议肯定了经济开门红的态势。笔者17日曾发文《大规模减税助力经济开门红》...

Read more

大规模减税助力经济开门红


  在宏观逆周期政策发力与中美贸易风险缓释的背景下,20193月中国经济数据迎来强势反弹社零、工业增加值、出口、信贷、房地产等多项数据均有明显改善,且结合高炉开工、PMI、发电量等数据分析,3月经济反弹显著超出市场预期,带动一季度GDP增速达到6.4%,与去年四季度持平,扭转了经济下行的悲观预期。

  回想去年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与内部去杠杆措施加码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曾出现了十分困难的“外忧内患”局面,市场情绪也跌落谷底,当时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认为2018年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然而,早在去年11月市场信心不稳之时,笔者就发表了...

Read more

中国经济复苏中的四大短期挑战


  3月以来,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变化,逆周期调节政策初见成效,经济似有企稳回暖之势。在多重政策积极发力以及中美贸易战缓释的背景下,3月制造业PMI超预期反弹1.3个百分点至50.5%,创近6个月以来的新高;季节性因素之外的发电煤耗等高频指标也指向3月经济数据环比回暖。A股在春节之后的表现更是雄冠全球。展望未来,伴随着增值税减税落地、基建补短板等逆周期调控政策相继步入集中发力期,中国经济复苏势头看上去良好。还需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复杂环境。考虑到一些结构性问题仍旧存在,中国经济基本面转好的势头尚未完全稳固,仍有四大挑战值得关注:

  通胀压力回升制约政策放松

  伴随3月以来...

Read more

中美关系的新博弈:扩大开放迎逆流


  每年两会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以下简称“高层论坛”),都会围绕当下全球和中国经济的重要话题展开讨论。今年高层论坛以“坚持扩大开放、促进合作共赢”为主题,恰与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吻合。会上的诸多讨论,对于思考中美关系的演变与未来、以及如何顺应全球与中国经济与政治环境的深刻变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变化中的中美关系

  笔者连续多年参加高层论坛,虽然中美贸易问题去年才被激化,升级为中美贸易战,但对于中美关系的变化其实近年来的高层论坛上已屡有提及。早在2015年笔者参加高层论坛时,论坛的诸多发言便已提到中美角力的...

Read more

实现“六稳”还有多远?


  2019年以来,围绕“六稳”目标的政策措施纷至沓来,基建加速、减税降费、信贷支持等逆周期宏观政策协调发力,落地之早、力度之大似有超预期之处。然而,由于政策效果存在滞后性、经济结构性难题导致实体企业缺少鲜明的利润增长点,1-2月中国大部分宏观经济数据仍然表现不佳,呈现疲软的现象。

  但在笔者看来,考虑到当前宏观政策已转向积极、中美贸易磋商也有所进展,两大理由有助于帮助中国经济尽早筑底,未来随着政策发力特别是2万亿减税降费的实质落地,预期中国经济有望在二、三季度迎来反弹。在笔者看来,2019年中国经济或将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全年有望实现6.3%左右的增速。

...

Read more

如何兑现两会乐观情绪?


  3月,2019年中国“两会“正式拉开序幕。本届两会传递出的信号中,在减税降费、基建补短板、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做出明确政策安排。而2019开年以来,政策利好和中美贸易战谈判取得重要进展利好叠加,中国资本市场也一扫去年的阴霾,截止3月11日收盘,上证年内累计涨幅超过21%,乐观情绪弥漫。

  正如笔者在此前的专栏文章《2019:探寻中国经济乐观的理由》中提到的,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内外部的深刻变化,去年11月市场普遍对2019年经济预测十分悲观,但在笔者当时就提出,真实情况也许会存在改善空间,中美贸易缓释与政策放松或是两大助推器。而现在市场...

Read more

中国经济“两难多难局面”的应对之策 ——2019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全国人大做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2019年经济工作给出政策指引。与去年重点强调结构性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有所区别,今年的报告对2018年以来复杂外部环境及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带来的严峻挑战直言不讳,报告突出提及中国正面临“两难多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并给出相应的减税降费、稳定扩大就业、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消费等诸多应对之策,传递出的信号积极正面。同时,下调2019年经济目标增速至6%-6.5%,也与内外压力下的需求相适应。

  那么,2019年中国...

Read more

中国经济“两难多难局面”的应对之策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全国人大做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2019年经济工作给出政策指引。与去年重点强调结构性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有所区别,今年的报告对2018年以来复杂外部环境及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带来的严峻挑战直言不讳,报告突出提及中国正面临“两难多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并给出相应的减税降费、稳定扩大就业、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消费等诸多应对之策,传递出的信号积极正面。同时,下调2019年经济目标增速至6%-6.5%,也与内外压力下的需求相适应。

  那么,2019年中国...

Read more

中美贸易协定远非“广场协议”


  上周末,中美经贸谈判在经历了90天,前后七轮的反复磋商后,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会谈”,并推迟了原计划在3月1日上调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关税的计划。中美双方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以及汇率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其中,关于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等结构性改革方案在此前谈判中屡有提及,而就汇率方面达成一致看法的表述较为新颖,让不少市场人士心生疑窦,甚至不乏有批评人士认为,在外部压力之下,承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其实是“新广场协议”,类似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促使日元升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