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海川

德路科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咨询总监,曾为多家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内容涵盖供应链、信息化与绩效薪酬、人员优化等内容

从敬业度、责任心到专业精神


   前几天参加一次企业内部的会议,该企业刚发生了安全事故,内部在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并部署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会议上公司董事长提出了企业要从“敬业”转向“专业”的倡导,深有感触。

  在我们常见的企业文化相关的文字里面,常见到“爱岗敬业”的字眼,作为企业而言,希望员工能够敬业,爱惜、尊重自己的工作,敬业本身包含有对工作的敬重的意思,因此员工人人敬业成了企业所期望见到的场景,爱岗敬业是企业对员工的最基本的希望,同时在有的企业里面,也常看到“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的说法,责任...

Read more

岗位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工作饱和度分析


  工作的饱和不饱和的前提是该岗位存在的合理性,岗位存在的合理性的基础是该存在的必要性,必要性则是要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做的动作和事情,即事情需要人力去解决以达到期望目的的必然性。因此岗位的必要性需要考虑事情的必要性,以及在事情处理过程中的人力的必要性,需要人力的事情的必要性是第一基础,人力因素的考量是第二基础,基于对事的分解得到了分工的基础,基于对“人”的能力的评估使得岗位设立有了现实的依托,当然对“人”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扩展性和概括性,不能再局限于个体,因为针对特定的事而言,人的能力在特定事情上的表现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岗位设计时需要...

Read more

企业能力建设的方向、方法和动力


   就组织这个词来看,其本身即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动词,就名词来看,组织概念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上可以明确包括以下内容:1、组织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目标;2、组织中的核心因素是人;3、组织的功能是实现组织的目标。就动词来看,组织活动就是将分散的资源、信息、人员进行有效搭配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其活动本身也包含以下信息:1、被组织的客体资源是分散的或是不被清晰识别的;2、分散的资源经过适当的组合后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就能力来看,能力是一个个体或者企业组织实现有意义的商业成果的任何行为,即能力是衔接资源、知识、技能与目标成果的各种活动。

  在此基础上,组织能力本身可以作两方...

Read more

寻找解决方案的广角镜、望远镜、显微镜与反转镜


   相由心生 --《无常经》

  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要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 --爱因斯坦

  眼耳口鼻身意,你所感知的远远小于你所感觉的。

 

 

  在看待问题时,我们一般人容易受到经验、模式和情绪的影响而只看到比较表面化的东西,而忽略对我们形成正确认识或合适解决方案而言极为重要的信息,从而产生较大的偏差,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有些时候尽管我们期望能够客观的看待现象和问题,但由于受到自身的知识、思维模式的局限而无法看到问题的本质,进而与...

Read more

从情商理论到员工的能力素质评估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情感智商》一书中提出了“情商”的概念,戈尔曼对比了专业技能、智商和情商分别对出色绩效的贡献率,发现情商的贡献率至少是其他两项因素的两倍。而且在公司中的职位越高,情商的作用就越重要,因为在这个层面上,专业技能上的差异已经变得无足轻重。如果将身居高位的业绩明星与业绩平庸者相比就可以发现,他们的业绩差异有将近90%源于情商因素,而不是认知能力。这一点发现正如戴尔·卡耐基的名言一样,“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的能力”。因...

Read more

如何影响别人并使其付诸行动


 在试图说服、教育、启迪别人方面,逻辑是最为基础的力量,因为感性的力量只能来自于最基础的情感,借助于分担和共享而形成人我一体的感觉,而理性的力量则是形成共识的基础,但问题是理性并不是生活的唯一选择,同时理性的背后则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等等比较坚硬的东西,理性的好处在于让你所说的有一个相对坚实的依据,让别人无法辩驳他的合理性,理论上或者说理性上,既然你说的很对,听众应该接受并努力执行呀,但是这种听了、接受了就去行动了往往是说者的一厢情愿,因为这样的推理过程本身也是一个理性的逻辑推理过程,你的听众可能相对感性而随意,因此你对所说的理性的言语可能在最初的阶段就消失了力量,如同坚实的拳头打...

Read more

一点水中看世界


 努力从一个水滴中看到世界,而不是说无休止地去看大海、大江和湖泊,妄图通过这些无休止的对比和直接刺激来获得真知,这是期望用经历代替经验,用经验带真知的想法,对比分析、系统分析和深入思考是获得真知可以采用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可以成为通往罗马的坦途,但每一条路都又不是坦途,不经过自身投注精力的思索,无法找到前进的路径。我们想象着这种对比可以更加接近真知的位置,但是过犹不及,过多的对比花费了时间,同时又反映了自身对所界定目标的松懈,不能简单的由外部的光直接转化或者直接移植就会得到内心的光,必须投注关注,投注思考,认真的、专注的思考,才是对目标的坚持,才能获得前进的一步。这也许就是&l...

Read more

管理咨询的发展趋势


 趋势的力量怎么说也不为过,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到“天时大于地利,地利大于人和”的哲理,无不说明趋势的重要性,而且在越来越多的成功者进行研究后,人们也发出“时势造英雄”的感叹。有时候真的是会感到“时也,运也,命也”的感觉。不过还好当前的社会有更多的机会,更为广阔的自由,在大环境下,机会总是层出不穷,不过机会也是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因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看来会有不同的结论,不管怎样,只有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够见微知著,落叶知秋,...

Read more

种子的力量


  

小时候学课文说,人的头盖骨非常紧密,一直无法不损坏的情况下进行分离,后来就用了种子,加以土壤、水,然后种子就将头盖骨分离开来,从而可以看到种子的力量,是的,种子的力量在于种子不单单是是一个种子,不单单是一个大豆、玉米或者说小麦,而是一颗种子,有着其自身的生命密码,有着你所不知道的信息,遇到合适的气候、土壤和水分就能生长,就能够创造出全新的生命,其包含着生命的密码。
 
我们人类与动物的主要不同就是我们能够学习和适应,并且在学习和适应中不断地改造自己,使自己呈现出与以前不同的面貌,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别人的经验转换成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如果我们真的加以...

Read more

工作饱和度小议


 最近听到一个工作饱和度的说法,由于一开始工作便在知识型企业工作,因此对于饱和度的定义,觉得有点不好说明,因为对于知识工作者而言,可能更好的做法是从结果来进行衡量,而工作的结果又于个人能力有很大的相关性,因为其本身的工作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说一个一直工作的人(即饱和度高的人)就是一个合适的人,反而是饱和度适中的人是一个很合适的人,对于一个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工作又有一定创新性的工作而言,正常情况下,饱和度高说明其不是很胜任当前的工作,饱和度低说明其能力远远高出当前工作的要求,比如写一份报告,当然其需要固定的时间来理解目的,收集资料、整理思路、进而形成文稿,不过工作者不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