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华炳啸

宪法的伟力出自人民真诚的信仰——华炳啸等接受《社会科学报》采访
作者:《社会科学报》记者 汪仲启实习记者 宋晨张鼎
当代中国人应该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珍惜自己的宪法。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我国宪法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今年是现行宪法颁布施行30周年,而这30年更是中国经济从贫弱走向强盛,政治从无序走向清明,社会从动荡走向和谐,中国道路最终成型最关键的时期。本报记者特别采访综述国内著名宪政法治专家的纪念与思考,回顾了“82”宪法30周年的辉煌道路。
频繁修宪有损宪法权威?
历经半个甲子...
宪政社会主义的思想进路与顶层设计
当“宪政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想学术言说在2010年终于浮出水面的时候,中国也正在进入一个以社会政治领域的深层次改革为重点和难点的新改革时期。也许是因为适逢其时,这一质朴稚嫩的学理言说受到了高度关注。所谓“质朴稚嫩”,是想说明这一学理言说的探索性、前瞻性与前沿性使它雕琢得还不够精细。但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坚信“宪政社会主义”就如同一块粗粗打磨过的璞玉,在未来精雕细琢式的学术研究中还有很大的价值提升空间。至少,它开辟了新的思想进路,提出了新的顶层设计蓝图,从而为未来三十年的新改革实践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与选项。
...
宪政社会主义是通往幸福中国的必由之路
(2012年3月17日在“幸福中国(北京)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各位学界前辈和同仁,我是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华炳啸,也是《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的主编。我主要谈三点个人意见,第一,“新改革”是“幸福中国”与“宪政社会主义”的共识基础;第二,宪政社会主义是通往幸福中国的必由之路;第三,谈谈幸福中国和宪政中国的关系。
我对徐景安院长非常钦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为中国改革谋划未来,先后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体改办、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深圳体...
宪政社会主义关于未来十年的新改革战略
未来三十年是以社会政治领域改革为重点的新改革时代。其中,第一个十年是最为关键的“立宪十年”。如果我们不能在未来十年里基本构建起社会主义宪政体制,那么中国共产党就很可能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间失去执政地位,甚至导致社会分化、经济衰退、政治动荡、国家分裂。因此,必须按照有利于奋勇推进新改革、有利于巩固党的团结统一、有利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要求来开好党的十八大,选好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党的十八大产生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肩负着生死攸关的重大责任。
一、新改革的历史方位与方向
2008年,中国不仅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