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景安

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深圳大学兼职教授。
1979年参于起草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部总体规划。
1980年提出发展消费品生产的建议,使我国较早地调整了轻重工业不合理的生产结构。
1984年主持起草了“关于价格改革的两种思路”,提出的放调结合、以放为主的价格改革方针被采纳实施。
1985年提出的住房改革建议被采纳,后推向全国。
1987年调深圳后,推进了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市场,首创了企业产权转让市场,主持设计了深圳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等。
2004年5月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理念。
著有《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对策研究论集》、《深圳特区的崛起与中国现代化》、《你的选择与中国的未来》、《中国未来与理念革命》。
现为深圳徐景安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新世纪文明研究会会长。
中国是否完成了市场化改革
杨帆与徐景安:中国是否完成了市场化改革
----2008年8月31日晚在创建中国新文化(北京)论坛第八次会议上的发言
杨帆:
在改革开放的方向不动摇的情况下,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判断。1995年,所谓自由主义和新左派之争,就是在情势判断上有不同。中国的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是不是已经占了统治地位。自由派的意思是说还是前资本主义,中国的所有问题主要是由于前资本主义的问题所造成的。中国的市场经济还远远不够,所有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或者没搞彻底造成的。
新左派的意思是说,市场经济已经占了统治地位,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体系,所以现在出的问题应...
徐景安、黎鸣:道德底线与普世价值
徐景安、黎鸣:道德底线与普世价值
----2008年8月31日晚在创建中国新文化
(北京)论坛第八次会议上的发言
徐景安:
这次地震引发了两件事情,一个是司马南、一个是范跑跑。这似乎是发生的两个孤立的事件,但在我看来具有联系的两个现象。司马南是从左边对改革的进攻,而范跑跑则是把一些理念向右边演化。一个社会总会有两种倾向,左的与右的,但危害最大的是左的极左,右的极右,造成社会的分裂。下午讨论普世价值观,晚上讨论道德底线,其实是一回事。普世价值观包括政治观、道德观,下午偏重于政治观,晚上偏重于道德观。
司马南否认具有普世价值的政治观,是拒绝西方文明,...
韩德强与徐景安讨论:什么是普世价值观
韩德强与徐景安讨论:什么是普世价值观
----
(北京)论坛第八次会议上的发言
韩德强:
我建议诸位看看潘维的《法制与民主迷信》。我跟潘维在改革开放上的看法差异很大,他基本上是全面肯定派,我虽然谈不上全面否定,但是我确实否定很多。他批判民主迷信,但是要民主,这点我跟潘维是一致的,我们要民主,但不要民主迷信。
潘维大概讲了这么一个思路。
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民主搞得比较好,是因为民主跟法治配合得比较好,单纯民主的话,很可能出现大问题...
普世性是衡量文化先进性的标准
徐景安:如何寻求新一轮改革的共识
徐景安:如何寻求新一轮改革的共识
---
市场化改革三十周年高层论坛”的发言
用市场化来概括30年的改革,应该是准确的。不管对30年改革是赞成还是反对,都可接受。分歧在赞成者认为,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未来还应坚持这个改革方向。而反对者则认为,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本来就是错误的,现实生活中种种问题的产生就是市场化改革的恶果,必须悬崖勒马。赞成者则认为这些问题恰恰是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带来的,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能动摇。这种分歧,怎么争论也不会有结果。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必须解决,容不得这么争论下去...
普世价值观是中国走向光明未来之必须
---致司马南先生
(徐景安2008.7.15.)
汶川大地震震出一个普世价值之争,各种思想派别、文化主张再次登台交锋。
2007年谢韬文章激起民主社会主义救中国之争,2006年贺卫方发言引起西山会议之争,2005年刘国光发起“马”、“西”指导思想之争……
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解释,也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理论的作用是为人已有的行为找理由,为将要采取的行动找根据,为未来的努力找目标。我国形成了自由主义、传统文化、社会主义三大思想流派,各有思想源渊、各有拥戴受众,争论是不可避免的。
我参加了前面三场争论,这...
范跑跑现象拷问现今中国的道德标准
仲大军、徐景安:有没有普世价值、需不需要普世价值?
仲大军、徐景安:有没有普世价值、需不需要普世价值?
仲大军:
今天利华谈的这个主题非常好,给了我很多启示。尽管利华的某些观点我不太赞同,但她思考的问题非常重要。所以我认为今天这个会探讨的问题比以前的重要得多。
我认为没有必要超越马克思主义,中国目前这种状况并不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错,而是自身文化传统的问题,不要把自身的责任推向马克思。马克思的主张在中国基本没有实行,譬如马克思在巴黎公社之后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实行普选制,所有的官员必须经过公民普选。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也强调了这一原则,可中国完全没有实行。马克思的“只有解...
徐景安、黎鸣:评中国思想界的四大流派
徐景安、黎鸣:评中国思想界的四大流派
徐景安:
我觉得有两个问题要讨论清楚。第一,究竟有没有普世价值。按照阶级分析法,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分阶级的。你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只有阶级性,没有共同的人性,也就没有什么普世价值。如果说有普世价值,理由什么,根据什么?第二,什么是普世价值?按照利华的解释,维护所有个体的权利,不是维护一部分人的权利,这叫普世价值。那么按照这样的观点,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是普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恰恰不讲人和人的平等,不讲人的普遍权利。中国传统文化就没有资格提供普世价值吗?第三,利华认为马克思主义倡导劳动阶级至上论,不承认人的普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