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顾环宇

著名品牌专家,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区品牌管理顾问;商务部品牌万里行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与品牌战略及管理、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相关的研究及报道工作,其首创的“度量品牌力理论”在业界有相当的影响;现任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总编辑兼品牌监测中心主任(每季度以新华社通稿形式发布《中国市场品牌监测报告》、发布评析年度十大品牌危机事件),曾任中央电视台长期经济栏目《商务调查》总撰稿,在全国各地举办过百场讲座及报告会,顾环宇先生还是《CCTV-商务调查》一书的作者兼执行主编,其撰写的《中国品牌营销全记录》是国内第一部以编年体形式记载剖析品牌重大营销事件的专著,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 他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总裁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等多所著名院校客座教授、PAOS中国公司首席品牌顾问(日本著名品牌咨询公司,其总裁为亚洲CI之父中西元男先生)。近年来他还担任了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奖评委、中国最佳公关案例大赛评委、中国首届及第二届、第三届金牌形象大使电视大赛评委等多项重要品牌营销传播赛事的评委。   顾环宇先生认为:“一个现代企业家需要管理企业、营销产品,更需要经营自己的品牌,中外强势企业所开展的品牌运营活动,其影响力已渗透到中国经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品牌营销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全球企业参与市场角逐时最大的竞争投资,这项投资将造就现实乃至未来的市场和忠诚的消费群体。”

崛起《品牌的中国》(三)


崛起《品牌的中国》(三)

2007年最新出炉拙作《品牌的中国》内容概要之三

南京冠生园之变... 45

中国的品牌企业正是从这种市场环境、消费环境中磕磕绊绊的成长起来的。屈指算来,中国企业真正接触、学习乃至实践品牌经营的时间,应该不会超过28年,这也是中国真正进入市场化的年纪。其起步之晚、起点之低,较之欧美发达国家、较之我们的日韩近邻,人们有目共睹。

顺德转型 晋江转向... 47

2000年开始,一些实力较强的晋江企业转向品牌,在国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运动鞋造牌运动。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晋江鞋企不约而同的走上了一条“明星+电视广告”的品牌...

Read more

崛起《品牌的中国》(二)


崛起《品牌的中国》(二)

2007年最新出炉拙作《品牌的中国》内容概要之二

第三章“Made in China”全球印象... 24

喜忧参半中国鞋... 25

班吉奥尔尼女士发现没有中国货的一年简直就是在和家人的争吵中度过的。她很认真的告诉美国大众:没有中国产品,你也可以生活,只是生活会变得艰辛,而且家庭开支也会大增。今后10年的时间,她再也没有勇气过“没有中国货”的日子了,而她的儿子,正在为“中国产品购买季节”的再次到来而兴高采烈呢。

感受“傲慢与偏见”... 26

陆...

Read more

崛起《品牌的中国》(一)


崛起《品牌的中国》(一)

2007年最新出炉拙作《品牌的中国》内容概要之一

引子:倾听中国的声音... 6

2006年的这个夏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在意、更计较中国品牌的国际地位。因为我们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中国制造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乃至中国市场对全球品牌而言的显赫地位,都决定了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无限期待昔日的辉煌重铸、更迫不及待中国的世界级品牌崛起。

 

第一章 尊严来自于实力... 10

品牌是国宝... 10

在今天,品牌之于国家有着远远超出寻常经济竞争的战略价值。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经讲过:“在国际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脸,丰田是...

Read more

品牌崛起正当时―2006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品牌监测报告


品牌崛起正当时
――2006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品牌监测报告

2006年12月11日,整个中国都在喜气洋洋地盘点加入WTO五年来的巨大改变。我们今天之所以有如此好心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我们五年前曾忧心忡忡。尤其是对于汽车业而言,入世谈判前后,部分专家学者以近乎哀怜的目光观察中国汽车工业,如同看待即将夭折的幼童,那时谈汽车自主品牌崛起无疑痴人说梦。
11月,2006年北京国际汽车展在10天内涌入了60万人,跨国汽车巨头高管齐聚,全球首发车型花团锦簇,让人们自豪的宣称北京车展跻身A级车展,甚至是全球第六大车展。就象五年前预料的那样,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了世界级品牌蜂拥逐鹿的热土,...

Read more

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11-12)


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11-12)

十一月
危机品牌:IBM等
危机起源:涉嫌行贿张恩照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11月8日,有消息披露,在最近曝出的原建行行长张恩照受贿案判决文件提到, IBM曾向一位协助行贿张恩照的销售代理支付了22.5万美元。而这位销售代理在张恩照批准信息技术合同时向其推荐了IBM。IBM方面的发言人表示,由于尚未看到法庭判决,因此无法对此发表评论。同时卷入此事的还有香港日立、安迅、思科等国际大品牌。

危机品牌:夏普
危机起源:涉嫌隐瞒"台湾屏"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11月初,夏普液晶电视使用外购台湾屏...

Read more

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9-10)


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9-10)

九月

危机品牌:SK-II

危机起源:退货变退市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14日,SK-II品牌九款化妆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曝光含有违禁成分,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然而宝洁公司表示接受消费者退货的同时,又抛出四大原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不予退货。部分退货者还被要求签署协议,为其证明产品没有质量问题。这些引起消费者强烈不满。正当宝洁忙于应对“霸王条款”的指责并逐步放宽退货条件时,SK-II另外3种产品再上黑名单,退货浪潮汹涌,部分地区的商场专柜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22日,宝洁公司发表声明暂停SK-II在中...

Read more

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7-8)


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7-8)

 

七月
危机品牌:百度
危机起源:裁员惹众议
危机指数: ★★★★★
危机简述:7月10日下午,百度突然宣布撤销企业软件事业部,同时遭解聘的30名员工被要求数小时内离开公司,更有之前被解雇员工揭露百度此举是为了收回期权,以扮靓财务数据。随后,一则据说是其被裁员工与人力资源部的对话录音也被疯狂转载:一名月薪7000的销售经理被"侮辱性"的要求接受月薪600元的职位,否则将被裁掉。17日,百度表示录音是伪造的,进而公开指责搜狐恶意炒作。对此搜狐毫不示弱,不仅继续高调保留百度"裁员门"的调查,并专...

Read more

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5-6)


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5-6)

 

五月

危机品牌:联想

危机起源:美国政府采购歧视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519日,美国政府宣布,出于安全问题考虑,在联想采购的1.6万台产品将只用于非保密性工作,并且将在今后对电脑产品采购采取更加严格的审核。523日,杨元庆在国内紧急召开媒体电话会议,称联想在美国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建议我国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表示已经和相关政府部门取得沟通,并获得了“正面而积极的反馈”。

 

危机品牌:丰田

危机起源:搪塞漏油事故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517日,一汽丰田...

Read more

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3-4)


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3-4)

三月

危机品牌:欧典

危机起源:捏造品牌洋血统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今年央视的“3·15”晚会上,自称“1903年创建于德国”的欧典被查出是一家地道的北京公司,其所谓的德国总部和欧洲研发中心根本不存在,这家成立仅数年的公司凭借着精美的包装和虚假的宣传摇身一变成为“欧陆百年经典”。 316日,欧典地板发布公开声明,在向消费者道歉之余拒绝承认自己弄虚作假,只是搪塞以宣传失误,表示自己的商标已经在多国注册,而部分产品也的确进口自德国。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