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2006年第四季度品牌监测榜


 

 

 

中国市场

2006年第四季度品牌监测榜

监测类别

品牌事件

入选理由

最具影响的品牌事件

北京车展自主品牌群体性崛起

本次国际车展上自主品牌占到了三分之一,从奇瑞到中华,从长城到比亚迪,从一汽红旗到上汽荣威,从时尚概念车到炫酷跑车,从经济型车到中高档车,自主品牌们齐刷刷地发力,呈现出集体崛起之势。

最受关注的品牌危机

夏普拒不明示是否采用台湾屏事件

当三星、索尼、东芝根据中国市场反应,详细告知自己哪部分产品是采用台湾制造的液晶屏时,号称“液晶领域的先行者”的夏普却顾左右而言他,不仅影响了销量,更有损于品牌形象。

如烟被质疑毒害

超过香烟事件

 

“有吸烟的感觉,没有吸烟的危害。”以戒烟产品自居的如烟广告被划上了大大的问号,有媒体披露其尼古丁含量竟比香烟还高。如烟很成功地将自己营销成了一个好“礼品”,但现在要证明自己是个好“产品”都很困难。

最具效率的品牌营销

中华轿车规模出口欧洲及其传播

据说欧洲的汽车消费者比全球各地都更注重品牌、血统等因素,再加上国人对于德系车向有好感,所以华晨将中华轿车数以万计地营销到了欧洲,不仅证明了其品牌国际化能力,还充分借势向国内传递了其品牌的价值。

最本土化的品牌传播

宝马5系加长版

面向中国

宝马在全球致力于驾驶者之车的品牌形象,唯独面向中国推出“最具驾乘乐趣的商务轿车”的5系加长版,虽只多了一个“乘”字,却足已显现其迎合后座消费者、不能容忍“开宝马,坐奔驰”或奥迪A6加长版的专美。

最为迫切的品牌呼吁

本季度中华轿车出口到了奔驰宝马的故乡,联想的NBA指数影响着中美两国篮球迷,商务部海内外品牌万里行声势浩大,如何把握国家品牌崛起的宝贵时机,完成自身品牌的飞跃,进而成为传播沟通国家品牌文化的积极一员,是自主品牌时下的重大战略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