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11-12)


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11-12)

十一月
危机品牌:IBM等
危机起源:涉嫌行贿张恩照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11月8日,有消息披露,在最近曝出的原建行行长张恩照受贿案判决文件提到, IBM曾向一位协助行贿张恩照的销售代理支付了22.5万美元。而这位销售代理在张恩照批准信息技术合同时向其推荐了IBM。IBM方面的发言人表示,由于尚未看到法庭判决,因此无法对此发表评论。同时卷入此事的还有香港日立、安迅、思科等国际大品牌。

危机品牌:夏普
危机起源:涉嫌隐瞒"台湾屏"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11月初,夏普液晶电视使用外购台湾屏的消息在市场上迅速传开,经媒体证实,夏普的确有32英寸液晶面板购自台湾奇美公司。对此夏普先是坚决否认,随后又辨称"即使用了台湾屏,也是采用了夏普独有的ASV液晶面板技术,所以是夏普屏"。而三星、索尼、东芝等已经开始详细告知自己哪部分产品是采用台湾屏。

危机品牌:本田
危机起源:未妥善解决用户问题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11月4日,20多辆东风本田CRV排着长长的队伍停在成都街头,车身赫然贴着"尾部下沉,严重擦胎,强烈要求召回"的维权标语。"豪华"的阵容让过往行人侧目。车主表示自己购买仅几个月的本田CRV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厂家从未给予任何实质性的回复,只是在部分地区对底盘弹簧进行小规模的更换。维权行动马上得到全国不少同类型车主的支持和呼应,很多车主相继向当地有关部门递交了投诉函,强烈要求召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