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9-10)
九月
危机品牌:SK-II
危机起源:退货变退市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14日,SK-II品牌九款化妆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曝光含有违禁成分,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然而宝洁公司表示接受消费者退货的同时,又抛出四大原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不予退货。部分退货者还被要求签署协议,为其证明产品没有质量问题。这些引起消费者强烈不满。正当宝洁忙于应对“霸王条款”的指责并逐步放宽退货条件时,SK-II另外3种产品再上黑名单,退货浪潮汹涌,部分地区的商场专柜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22日,宝洁公司发表声明暂停SK-II在中国的销售。
危机品牌:苏泊尔
危机起源:易主遭抵制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月初,遭到同行业者联合抵制的“苏泊尔并购案”陷入困境。根据协议,法国SEB公司计划以18元/股的高价收购苏泊尔最多61%的股份,进而成为苏泊尔的控股股东。业内人士指出,苏泊尔压力锅的国内市场份额远高于20%,而SEB在炊具领域的国际市场份额已占到24%,有同行担心形成垄断、威胁生存所以联合抵制。
危机品牌:广汽丰田
危机起源:凯美瑞“地下”召回
危机指数: ★★★☆
危机简述:月初,多位凯美瑞车主向媒体暴料称接到4S店电话,通知他们回店更换不合适螺丝。车主认为这意味着该车存在缺陷,厂家却无意宣布召回,甚至不对外界公布缺陷的基本情况和涉及更换的车辆数目。对此广汽丰田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只是一般性的配件更换,同时强调即使不更换也不会出现安全问题。据悉,对于发生车型大面积更换配件的生产企业是否应公开信息,直至召回,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规定。
十月
危机品牌:明基
危机起源:退出西门子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不要钱的最贵”。8日,一位明基员工在网上如此感叹明基-西门子一年以来的婚姻失败。日前明基董事会宣布,将停止对其德国手机子公司的投资,并将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此事在各方面引起不小的震动。很多员工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在德国甚至引发游行示威指责这一行为。
危机品牌:美加净
危机起源:广告无端被争议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月初,上海家化一则美加净护肤品广告引起争议,惹火上身的是片中小男孩对蒋雯丽饰演的母亲说出“长大了要娶妈妈”的广告对白,被指有“乱伦”嫌疑。网友对此有激烈争论,一方认为“广告让人不舒服”,指责商家为炒作不顾伦理道德;另一方则表示广告本身没有问题,实在不必大惊小怪。上海家化发表声明回应质疑,称广告创意只是为符合“亲情、温馨”的品牌形象,暂时没有停播的打算。但在央视继续播出的广告中,人们还是看到了广告所做的修改。
危机品牌:松下等
危机起源:污染超标
危机指数: ★★★★
危机简述:10月末,一份33家在华知名跨国公司环保违规名单引起媒体高度关注,其中包括松下、百事可乐、雀巢等“世界500强”在华企业,名单来源于全国各级环保局公布的2004-2006年的违规企业。面对违规指责,企业多用“巧合”、“疏忽”、“意外”等理由解释。但有专家指出,在中国“跨国公司往往说的比做的好。他们更愿意在公关方面下工夫,生产过程却被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