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出口转内销, 往往引起我们很多的遐想, 前些年”外贸尾单”, “出口型号”曾经是高品质低价格商品的代表; 2008年受金融风暴影响,大量出口工厂开始寻求内销的出路, ”出口转内销”首次被提到众多外向型加工企业发展规划的战略规划上来。
在金融风暴影响的重灾区,地方政府积极牵线搭桥推动出口型企业转型升级,比如广东已经举办两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简称“外博会”)。笔者也参加了最近一次的外博会,会上有专家为出口企业支着,试图解决从出口生产导向型企业向品牌行销的内销企业转...
作者文章归档:张一骋
提起出口转内销, 往往引起我们很多的遐想, 前些年”外贸尾单”, “出口型号”曾经是高品质低价格商品的代表; 2008年受金融风暴影响,大量出口工厂开始寻求内销的出路, ”出口转内销”首次被提到众多外向型加工企业发展规划的战略规划上来。
在金融风暴影响的重灾区,地方政府积极牵线搭桥推动出口型企业转型升级,比如广东已经举办两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简称“外博会”)。笔者也参加了最近一次的外博会,会上有专家为出口企业支着,试图解决从出口生产导向型企业向品牌行销的内销企业转...
Outlet奥特莱斯即名品折扣店,在发达国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百货业态.。自2002年北京燕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成立,即标志着这一新型百货业态在中国的正式生根发芽,几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各种以Outlet奥特莱斯命名的百货购物中心, 其中不乏有照搬欧美发达国家纯正Outlet血统的名品折扣购物中心, 但大多数的Outlet店还仅仅是依托奥特莱斯的概念,与传统的百货店并无太大区别.。更有山寨版Outlet, 挂羊头卖狗肉,既没有名品,也没有折扣。 Outlet奥特莱斯名品折扣店在中国的发展迅速,既有北京燕莎奥特莱斯和上海青浦奥特莱斯的成功, 又有不时传出的奥特莱斯因”水土不服&r...
作为了解发达经济体超市发展水平的一个窗口,对大陆零售商来说,香港无疑是一个最佳选择。近日,笔者利用香港出差机会,对香港超市进行了一番走马观花。
众所周知,香港是一个商业高度发达的自由港,作为一个开放的自由市场,不但全世界各地的商品,人员,资金,信息可以自由进出香港,而且绝大多数产品都是免税的。作为终端的零售渠道自然也是开放的,按理任何零售商都可以自由到香港开展业务,奇怪的是,在大陆耳熟能详的国际连锁超市, 如沃尔玛,家乐福, 麦德龙,Tesco乐购等, 在香港都难觅其踪影。据了解,事实上国际连锁巨头都曾登陆或者计划登陆香港市场,但后来都由于某种原因而知难而退了,市场手法凌厉如家乐福...
代工之王富士康的”跳楼事件”, 本田工厂工人的停产抗议,以及一系列制造业劳工困境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或许预示着本土低成本用工时代的终结;,随着后WTO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持续加深,关税贸易壁垒正在逐步消失,与香港的CEPA,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与东盟的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更多正在洽谈的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 使得外国商品进入中国不再需要支付高昂的关税和经过繁杂的过程. 目前产自东南亚的很多产品都不高于中国产品,甚至低于中国产品;产自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的产品也变得可以接受.
制造业与...
自有品牌作为零售商向上游供应链延伸的利器,近年来,其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对商家而言, 商品的同质化,竞争白热化所导致的低毛利,甚至是负毛利,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面对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 要想生存,无疑利润是关键. 而自有品牌开发恰恰给商家提供了一把破解业务发展瓶颈的钥匙.
在西方发达的经济体,自有品牌在零售商整个商品结构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是利润的主要来源, 如在英国Tesco特易购, 自有品牌的销售达到整体销售的40%, 更贡献了近60%的利润. 在某些Tesco的门店,消费者几乎找不到不是自有品牌的商品. 当然消费者也十分认同自有品牌,对他们而言, Tes...
向“鬼佬”店长学到的 | ||
作者:张一骋;出处:《店长》2007年1月号 总第7期 | ||
法国资深超市专家盖约先生曾经在家乐福,百佳,好又多,新一佳等知名企业任高管多年,对于大型超市卖场的经营管理有着自己独到的体验。笔者有幸与之工作一年有余,自觉受益良多,特此撰文一篇与诸君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