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英杰

齐鲁布衣,流落东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喜读杂书与禁书,作品散见于<<随笔>><<书屋>>等报刊,数十篇作品被海内外文摘报刊转载.

转载《纽约时报》有关中国大饥荒的一篇文章


    

译文

   纽约时报:“大饥荒”并非“自然灾害”

译者:Kevin·Ren

 

2010年12月20日 22:23浏览量:979评论数:3

直至今日,中国依然没有纪念馆、纪念碑、纪念日来纪念数千万死于大饥荒的同胞。幸存者几乎没有诉说这段历史的机会,其悲惨的记忆往往随着他们的老去而随风消逝。

频道:社会类型:文章专栏:纽约观点标签:纽约时报, 中国, 大饥荒

原文标题:纽约时报:“大饥荒”并非“自...

Read more

时寒冰的小把戏


     

 

 

今天,看了时寒冰关于钓鱼岛问题的议论,不禁笑掉大牙!

我原先一直认为此人还有些智商,不成想此人糊涂可笑到这样的程度。看看时大才子的议论吧——“中国面对的将是带着更强烈警惕心和遏制之心的美国的掣肘。而唯一能够让美国出局的,便是与台湾联手,中国大陆在后面支持,由台湾军队抢占钓鱼岛……”

哎,何止是理想化?简直是白日做梦!我的别的不说了,且请时大才子好好研究一下当年的日本式如何左右开弓从国民政府和大陆政府手里赖掉赔款的吧。另外,千万不要把...

Read more

现时中国的四类“冒号”


 

 

 

 

中国人戏称各级大小领导们为“冒号”。这个称谓的来历大约是某个小品。是不是这样,因为未加考证,不敢定论。

粗略一看,“冒号”这个冠冕,似乎是讽刺和挖苦,但实质还是亲切的意味多一些,甚至天然地透着点打情骂俏的意思呢。

我敢打包票,现在的中国人有一个算一个,有一头算一尾,从内心里没有一个敢于真正地冒犯各级大小“冒号”的,同时也没有一个不从内心里想当“冒号”的。

国人有此心理一点不奇怪,这实在是因为在中国的各个职业里,属当“冒号&r...

Read more

老CHEFOO的老照片


    

   由意大利神甫于1886年建立的天主教烟台教府。此建筑在文革期间被以革命的名义拆除。

   

  老烟台港的太平湾码头。

  

   太平洋战争之前,烟台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夏季的一个主要锚地。这是1905年停泊在烟台港的美国舰队(鱼雷艇)。

   

   海岸路的安立甘教堂和远处的利顺德饭店。利顺德饭店就是著名的THE  ASTOR HOUSE HOT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