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吉君

北京开合堂传承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始人
中国撑法推拿中医推拿学术流派创始人
中医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嫡系传人
北京军区总医院杨会道综合疗法治百病学术传人
由福山火针传人

中医健康调理专家,职业培训专家,考核专家,具有中医学历,熟悉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之术,从事临床、科研、教学、职业技能教育管理平台,能从零基础到上乘技术起点展开职业技能培训,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教授于有缘人。开合旋悬中部位调理技术广泛招收学员,手把手传授技术。擅长火针、推拿、中药调理疾病疾患,有中医推拿科、中医科工作经验。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等软组织、急慢性损伤以及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面肌痉挛、乳腺炎、乳腺增生、痛经、月经不调、胃痛、中风后遗症、术后肠粘连、高血压、心绞痛、糖尿病,灰指甲、脱发、痔疮、內分泌功能失调、疤痕软化治疗、产后调理、徒手塑性、健康调理、中医中药产品研发及产品应用手法设计与操作,中医技术职业教育。

   古方调理     奉献北京城市副中心     再现青铜峡

刺血疗法


中国民间刺血

第一章 双针一罐
第一节 三棱针刺血
  二、刺法
针刺前,针具煮沸消毒,针刺部位,常规用75%酒精消毒。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左手拿位患者针刺部位,在某些穴位,需以左手作捏、按、提拿动作配合,便于找准放血点。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下列各种刺法:
1
.缓刺:用针缓慢地刺入静脉051分深,随即缓慢放血。适从于肘窝、腘窝部等处放血。
2
.速刺:用针迅速刺进051分深,挤出少量血液。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穴等。
3
.挑刺:用三棱针挑破细小静脉,挤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胸背部和耳后等处。儿童挑疳积,也常用挑刺。
4
.围刺:围绕病痛区,肿处...

Read more

振腹疗法


  振腹疗法

(1991一月到2003十月)研发

作用手法:振法 此手法臧教授练了三年

腹部:取关元穴{强壮穴} 胃经{拇指和小指} 肾经{食指和无名指} 任脉{中指} 。

强壮穴功能:关元→内分泌,合谷→免疫,内关→强心。

   人 对低频(震)振动敏感。

                  

1:...

Read more

中国撑法推拿点状运动操作力的运动分析


 中国撑法推拿点状运动操作力的运动分析

  朱吉君       

(上海2011年上海推拿学会年会论文集收录)

 
摘要:从开合旋悬中的定义、在受术者方面的特点、在施术者方面的特点、临床应用等方面,解释了一个点状运动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开合旋悬中   发劲  中国撑法推拿
 
 
  中国撑法推拿点状运动操作力的运动分析,来源于一点运动的定性认识,开合旋悬中五种自然元素记述一个点的运动规律.我...

Read more

膏方配制


膏方配制

 

      先一个一个进行分类:煎煮类中药,浓缩化胶类,辅料糖蜜类,贵重细料类等;投料浸泡:中药类放到干净的无污染的无纺布袋子里,用4万毫升不锈钢桶盛放,再放超出药面3-5厘米水浸泡,时间不少于4小时,其间要不停地翻动,使之充分润透;煎煮:浸泡过的药材投入到煎药机里,添加水适量,加热,煎药机温度升高至100℃时,开始挤压使煎煮均匀;温度控制在115℃时维持1个小时,途中再挤压1-2次,放出药液存放;煎药机继续加水适量,再进行煎煮,温度维持为115℃45分钟,再放出药液与前面药液合并;静置:上述合并两种药液放置2...

Read more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下面谈谈黑膏药的熬制工艺特点:

第一步: 炒丹。

第二步:炼油。

第三步:火上下丹。

第四步:成药,去毒

第五步:摊膏药。

第六步:贴膏药。

第一步.炒丹

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

第二步 炼油

把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此时温度大致在260度左右。

煎熬药物要有先...

Read more

樟脑


外用药——樟脑

 

  【别名】韶脑(《神效方》),潮脑(《品汇精要》),脑子(《本经逢原》),油脑、树脑(《药材资料汇编》)。原植物樟又名:乌樟(陶弘景),香樟(南方各省区通称),小叶樟(湖南),傜人柴(广西)。

  【英文】Camphor【拉丁】Camphora【商品名】台冰,樟脑【处方名】樟脑、潮脑、脑冰、樟丹、韶脑。

  【性味】味辛,性热,小毒。

  【归经】归心、脾经。

  【功效】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

  【考证】  出自《品汇精要》;《纲目》:“樟脑,出韶州、漳州,状似龙脑,白色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