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隐喻“人话”,“此宇宙”投射“彼宇宙”
* 本文为笔者新书《元宇宙观》的部分内容。
语录:“创新来自隐喻”;“投射即是降维”
【神话与元神话,《千面英雄》究竟是什么?】
约瑟夫·坎贝尔,被誉为当代最重要的神话作家、神话学大师,著有《千面英雄》、《神话的力量》等。不只为了探究是什么使得某一社会的基本叙事(神话)如此独特,他更发现被他称作“人类同一个伟大故事”——所谓“元神话”(Meta Myth)的共同叙事结构。
背后统一的“元神话”的元模式是什么?坎贝尔怀着巨大的热情进行了60多年人类超自然传说的研究、写作和演讲。在研究宗教神话(“神话即人的另一宗教”)时,他没有聚焦于“那里有什么”这类神学问题,而对“为什么我们要讲述那些故事(无论它们是什么)”做出了解答——他把对全世界各种神话传说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都纳入其中——聚焦于无处不在的英雄历险故事,并反复出现在最古老的苏美尔史诗中、太平洋岛屿、西伯利亚森林和非洲大草原的民间故事里、佛陀悉达多·乔达摩和耶稣等伟大宗教英雄的生活中、精神病患者的病例记录中,在乔伊斯和曼这类作家的现代小说里。
坎贝尔对“普遍存在的元故事”进行了描述:一位英雄从日常世界勇敢地进入超自然的神奇区域:在那里遇到了传奇般的力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英雄带着这种力量从神秘的历险之旅中归来,赐福于他的人民。坎贝尔描述的英雄是“每一个英雄”,从心理学角度就是每一个“个体”,因此他把书名定为《千面英雄》。自1949年出版以来,本书不断被重印,并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销量超100万册。《时代周刊》将其列入“20世纪最重要的100本书”。
虽然学术性很强,但大量美国人依然将它作为安慰心灵的睡前读物,包括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坎贝尔主张“艺术家是现代的神话创作者”,其持久魅力体现在它不断被富有创意的艺术家当作指南,用来塑造各种深奥又变幻离奇的体验。许许多多艺术家——小说家、电影制作人、作曲家、歌曲作家、画家、游戏设计师、过山车设计师等等,不只是为了学习如何阅读神话,而且学习如何创作神话。最著名的是导演卢卡斯(George Lucas)创作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将它用作电影的蓝本:“我为这个作品写过很多草稿,后来无意中看到了《千面英雄》。我第一次真正开始有了焦点。我就对自己说,‘这正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它’……《千面英雄》是第一本将我凭直觉一直在做的事情聚焦到一起的书”。
图-《千面英雄》,《英雄之旅》图书封面
一起来体验坎贝尔在《千面英雄·历险的召唤》中讲述的第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当人们许下的愿望还能够实现时,还有一位国王。国王女儿们都很美丽,小女儿的美貌尤为出众。一天,小公主在水塘边玩耍而丢了一只心爱的金球。小公主非常伤心,开始大声哭泣,哭得越来越大声、越来越伤心......然后,她听到一个声音:“公主,出了什么事?你哭得这么伤心,连石头也要同情你了。”她四下张望,看到一只青蛙从水里伸出它那肥胖而丑陋的脑袋。“哦,是你吗,”她说,“我在为我的金球哭泣,它掉到泉水里了。”“别着急,不要哭”青蛙回答,“我可以帮助你取回玩具,可是,你将怎么报答我?”“任何你想得到的东西,亲爱的青蛙,”她说,“我的衣服、我的珠宝,甚至我戴的金冠。”
青蛙回答:“我不想要你的衣服、珠宝和金冠,如果你真的喜欢我,那就让我成为你的玩伴:在你吃饭时让我坐在你旁边,吃你小金盘里的食物,喝你小杯子里的水,睡在你的小床里。如果你向我做出保证,我会下去取回你的金球。”“好的,我保证你会得到你想要的一切,只要你把球找回来”但她心想:“那只愚蠢的青蛙真啰唆!它应该和它的同类待在水里,永远也不能与人类为伴”......青蛙得到保证,把头扎入水里沉了下去,过了一会儿它浮了上来,嘴里衔着金球。它把球抛在草地上......当公主看到自己心爱的玩具,她站起身,捡起球,然后飞快地跑走了。“等一等,等一等”青蛙大叫,“带上我,我不能像你那样奔跑。”可是这有什么用呢?虽然它使劲地呱呱叫,但公主完全不理会,赶紧跑回了家,很快彻底忘记了那只可怜的青蛙——它一定又跳回泉水里了。”
坎贝尔也给出了一个关于“命运”的“元神话”:
故事了说明历险是如何开始的。一个失误——完全出于偶然,揭晓了一个未知世界,“个体与他还不太了解的力量之间发生了关系”。如弗洛伊德所说,“失误并非出于偶然。它们是被压抑的欲望冲突的结果。它们是无知的泉水在生活表面形成的涟漪。泉水可能很深,就像灵魂本身一样”——这个失误可以被看成是命运的开端。故事中,金球的消失是公主命运的第一个征兆,青蛙的出现是第二个征兆,被忽视的承诺是第三个征兆。
元宇宙,就是今天每个人将要面对的新的历险征程:每个人将遭遇什么样的事件?每个人将遇到什么样的“其他人的助力或支持”?每个人又将“如何信守或违背自己声称的承诺”?
在这个“神话早已远去的网络时代”,坎贝尔扮演着“英雄灯塔”,给无数人带去心灵慰藉。但是,“你无法通过教诲让一个人开悟。你只能传授获得宝藏的线索。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划独木舟,他就过不了河。告诉你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就是坐在房间里读书。要读对书,读对的人写的书。唯有这样,你的心才会被带到一个更高层次,让美好和温和进入生命。那种慢慢燃烧、不间断的喜悦。”
【坎贝尔的元神话宇宙:今天的英雄】
在生命最初十几年,大人们大多依赖社会权威、孩子们大多依赖大人们所讲的神话故事,来帮助自己成长。坎贝尔一直强调,“所有神话都是隐喻。隐喻为了成长,成长遵从内心”。
故事的主人公,无一例外要经历“自我跨越”:小红帽穿越森林,豌豆公主在暴风雨中进入城堡,皮诺曹历经磨难、从玩偶变成男孩……跨越的隐喻,是从孩童变为成年人。世界各地的成人礼,甚至婚礼,也有同样功能:改头换面是为了跨越原先的角色,与婴儿期的狭隘自我分离,担下深沉厚重的社会角色。历经改变,蜕变成个负责任的成年人。
但仅仅是遵守社会规训远远不够,还要历经放弃和妥协,也要经历坚持和不妥协。神话主人公不仅仅是成人世界规则的守护者,他们要对抗世俗规定、发展出一个超越普通人的“英雄”人设;坎贝尔也对经历了千难万险的“英雄之旅”给出了“反英雄”的注脚:“成年是什么?是有一天你觉得自己其实不那么重要,能把自己放下,从而接纳更大更重要的事情发生”。
因此认真生活的人们不难承认,神话象征手法具有心理学和形而上学的极端重要性——人类行为有意识模式背后的潜意识的欲望、恐惧和焦虑似乎通过神奇的故事——它们假装描述的是传奇英雄的生活、自然之神的威力、死者的鬼魂和群体的图腾原型,以象征手法得到了释放。换言之,神话就是被误解为传记、历史和宇宙学的心理学。
“这些曾经塑造人类命运的深奥力量,必将继续决定着我们的私人与公共生活”。然而坎贝尔认为,“目前不存在解释神话的终极体系,它也永远不会出现”。我们对神话的理解,恰恰走向了反面——多数神话观都将神话的出现等同于人类的幼稚婴儿期:现代知识分子对神话有多种评价,却都没有达到坎贝尔的深度:神话以原始、笨拙的方式解释自然世界(弗雷泽);被后世误解为来自史前时期的诗意幻想(穆勒);是在塑造个体时使之适应群体的寓言性知识库(涂尔干);是体现人类心灵深处的原始欲求的群体梦境(荣格);是人类进行最深刻的形而上学的洞察的工具(库马拉斯瓦米),是上帝给他的孩子们的启示(教会)......
如果从心灵而非知识的维度理解,“人本身的本质和世界的本质是一体的”。因此,神话一直与人类的心灵共生共在——无论英雄在何处漫游,无论他做什么,他永远都在自己的本质面前,因为他拥有能够看见本质的完美眼睛。人与他的本质须臾不可分离,在与宇宙全部意义的同一性中获得了重生。宇宙被他创造出来,宇宙是为他而创造的。“哦,先知”,上帝说,“如果没有你,我便不会创造天空。”
值得庆幸,如今所有这些神秘事物、这些人类心灵的象征物,开始重新被关注——人类的科学研究从天上发展到了地上(从17世纪的天文学到19世纪的生物学),如今科学的焦点是人类本身(人类学和心理学)。这种发展标志着人类所好奇的事物的焦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最重要的奥秘不是动物世界,不是植物世界,不是天体的奇迹,而是人类自己。
一大遗憾是,人类不是作为“我”、而是作为“你”、或“他/她”被理解的,“我”在林林总总的人类“普遍法则”中消弭了“个性和个体”——因此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种族、社会阶层、国家理想、世俗制度,都不能成为衡量无穷无尽多种多样的存在的标准,唯一的“超越存在”,必须是每个人独特的内在生命——想一想数字元宇宙已经给出的“公众承诺”,有消费者、有用户、有组织......却仍然与“我”无关。
现代英雄,必须是敢于听从召唤并寻找“存在宅邸”(海德格尔)的现代人,与我们人类的整体命运息息相关。他们不能、也一定不要等着社会摆脱傲慢、恐惧,不要被合理化的贪婪所误解。尼采说:“抓紧生活,就像期限已到。”不是社会引导并拯救了具有创造性的英雄,正相反,是“英雄引导并拯救了社会”。
所以《英雄之旅·今天的英雄》最后说,“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受最重要的考验——在救世主陷入绝望而沉默时,而不是在他的宗族获得巨大胜利的荣耀时刻,背负起救世主的十字架”......搜寻过世界各地千变万化的神话形态和文化表现,坎贝尔相信,通过回顾神话中这类原始意象,比如英雄、死亡与重生、童贞女得子和应许之地,即灵魂的普遍方面,我们能够揭示出共同的心理根源,甚至揭示出灵魂如何看待自己:“神话是‘神的面具’,透过它世界各地的人可以将自己与存在的奇迹联系起来。”——认识到这些意象的永恒性,不仅能阐释我们的内在生活,也能阐释所有人类生命的深层精神根基。
多数人都相信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而笔者却更推崇背后的精神力量——正如卢卡斯执导《星球大战》所感受到的心灵震撼,“每一时刻的今天”的元宇宙拓荒者们,也正在重新经历一场“心灵宇宙”投射到“现实宇宙”的“英雄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