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这2年进入风口阶段,各地都在大力推广,并首次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目前成为各地政府的主推项目,为什么一个常规的食品行业突然掀起这么大的机会风口呢?尤其中国人对新鲜美食的独特崇拜,预制菜是否能够真正有发展机会呢?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我们,所以通过调查和参加一些论坛对行业的发展有了基本判断分享给大家。
1. 本质上是技术驱动下,食品加工业效率提升,消费者便捷选择的消费升级,同时具备2B和2C的双重属性的产品。
其分类非常复杂,有院士从消费者角度分为:即食、即热、即蒸、即配四个方面,这个方便了消费者,但是因为预制菜因为涉及的品类跨界非常大,与传统的产品分类很难统一,造成了一定的困惑,不管如何从产品类别上看,他是现有的菜品类别进行工业化后进行重新定位,将之前餐饮的服务向产品化转换,将之前的新鲜蔬果类向服务增值上转换,从而增加整体价值和差异化的结果,其实某种程度上是尝试重构,餐饮、家庭餐桌、外卖、团餐等模式。
2.行业是基于消费需求下依托中央厨房、冷链等技术驱动
2B成品预制菜,通过技术推动实现菜品的较高的还原度,通过工业化生产提供标准且稳定的产品品质和快速的服务体验。
上游原材料切入加工,食品加工合并调味,通过垂直化缩短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日本:注重口味配方,企业通过上下游一体化扩张,以渠道型/资源型为主(如:日冷、味之素)
3. 中国市场现状
中国人口基数大,市场容量大,口味多元,需求分散;预制菜行业整体刚起步,集中度低。2B: 渗透基本完成,有工业化和产品升级的空间.2C:刚刚起步,市场规模小,但增速很快,同时消费者认知尚不充分
4.参与者的主要策略
短期 2B企业:快速抢占渠道及大客户,规模为先;2C 教育消费者,并中长期规划品牌&渠道获利。
5.核心能力构建
基础品类(看渠道):比如生腌,基础调味品,刚需,复购率搞,消费教育简单,看重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渠道扩张,通过快速战略渠道实现全国化,强化规模优势,也重视管理层系统管理能力;
可选品类(看营销):比如爆款熟制品,休闲面单、烘焙类,看重企业长期营销和洞察消费者心智能力,考验企业打造爆款能力,如果快速使得单品进入C段、B端形成大单品。
现在2B相对2C段成熟,但是依然有深化的空间,但是2C段刚起步,进入门槛低造成竞争激烈,很快进入红海。但是市场和技术渠道下必然会带来行业整合期到来。#预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