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山东老家济南「56」[散文]


老家山东老家济南「56」[散文]

 

 

 

老家山东老家济南「56」[散文]

 

 

 

1. 龙口【黄县】。招远。莱州【掖县】。

2.龙口:龙口市是山东省烟台市下辖县级市,东与蓬莱市毗邻,南与栖霞市、招远市接壤,西、北濒渤海,隔海与天津、大连相望。

龙口古为青州夷地。商西周、春秋为莱国地。战国为齐国疆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于境内置黄县,隶属齐郡,后隶属胶东郡。黄山在县南二十里,有黄水,县因名。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东莱郡,黄县为辖属。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黄县仍隶于东莱郡。三国时属魏,郡县不变。西晋初,东莱郡改为东莱国,黄县属于东莱国。东晋十六国时期,黄县隶属于东莱郡。隋开皇三年(583年),黄县属牟州。

唐初,黄县属东莱郡,后改属登州(治所牟平)。宋、金、元、明、清,黄县均属登州。民国三年(1914年)黄县隶属胶东道(道治烟台)。民国十六年(1928年)废道,黄县直属山东省。抗日民主政府时,黄县隶属山东省北海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6月,黄县属山东省莱阳专署。1958年10月莱阳专署改为烟台专署,黄县属之。同年11月蓬莱县、黄县、长岛县并为蓬莱县,属烟台专署。1962年1月黄县复还原治,仍属烟台专署。

1983年11月,属烟台市。 1986年9月23日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由烟台市代管。

3.招远:山东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烟台市境西北部,西北临渤海莱州湾

招远县内矿藏资源丰富,以金矿和银矿为主,还有石英石、氟石、萤石、建筑石料等。

招远金矿:黄金资源遍布全县,藏量丰富。重点集中在东北部、北部、西北部和南部的群山之中。仅阜山、玲珑山、罗山至金华山长达60余公里的区域内,就分布有大小干余条可供开采的金矿脉,而且藏量多,品位高。与罗山主峰挨肩而立的玲珑山,藏量最富,有"尖斗矿砂平斗金"之说。玲珑金矿就座落在玲珑山下。

抗战时期,招远金,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抗战大本营延安,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

银矿:白银藏量除金矿伴生白银外,已探明一个中型银矿,矿床埋藏浅、品位高、地下水位低、生冶性能好,属全国第二大银矿。

4.莱州【掖县】。莱州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烟台市西部,西临渤海莱州湾。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3′-120°18′,北纬36°59′-37°28′。东临招远市,东南与莱西市接壤,南连平度市,西南与昌邑市相望,西、北濒临渤海湾。全市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总人口86.02万人(2007年末)。辖6个街道、11个镇。

5.莱州市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西与北濒临莱州湾,东与东南和招远市、莱西市接壤,南依大泽山与平度市为邻,西南隔胶莱河与 昌邑县相望。早在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 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夏代寒促封子浇建立 过国(过城在今过西村东),是当时胶东半岛 最早的封国。商为莱侯国。周春秋时为莱子国,战国时齐置夜邑。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掖县。在此后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中这里以其发达的经济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始终在胶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 后为东莱郡、东莱国、光州、莱州、莱州府的治 所、东莱郡辖区,几乎占有整个胶东半岛;莱 什府,辖平(度)、胶二州和掖、潍、昌(邑)、高 (密)、即(墨)五县。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胶济铁路的 修通,青岛、烟台等港口开埠,莱州政治、经 济地位渐趋下降。尽管如此,仍不失为山东省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1913年裁府 留县。1938年,日军侵入掖县,国民党县政府解体。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建立了掖县抗日民主政府——掖县政府。1940年11月,划出掖县南部成立掖南县、1956年,掖南县并入掖县。1988年,撤销掖县建立莱州市,为山东省辖县级市,烟台市代管,辖29处乡镇、1017个行政村,总面积1816平方公里;有汉、满、回、 朝鲜等10个民族共86.8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不足万分之一。现辖16处镇、街道,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人口87万。

莱州风光绚丽多姿,名胜古迹甚丰。云峰山摩崖石刻,气势雄伟,驰名中外。其中“荧阳郑文公碑”,是北魏大书法家郑道昭的手迹,被誉为‘魏碑鼻祖”“隶楷之极”。

大基山道士谷,松柏苍郁,枫槐竞秀,清泉涌流,幽静绝俗,四周奇峰异峦参天,怪石巨岩林立。古有“郡之甲胜”之誉。寒同山石窟建于金元,有道家造像36尊,造型古朴,线条明快,是研究雕塑艺术的珍贵资料。

【待续】

黄盟原创。

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