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山东老家济南「57」[散文]


 老家山东老家济南「57[散文]

 

 

 

老家山东老家济南「57[散文]

1. 潍坊。潍县战役。潍坊特别市政府。

2. 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

3. 潍坊自秦朝便成为京东古道的重要枢纽,明清以“二百只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机,十万织布机”闻名遐迩,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1904年在德国殖民者的提议下,潍坊开埠。潍坊同时也是中国风筝文化的发祥地,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总部所在地,也是“国际风筝会”的固定举办地点。还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木版年画的产地和染散地,又被称为“世界风筝都”。

4. 1948年3月,山东兵团在胶济铁路西段取得周张战役的胜利后,国民党军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即收缩兵力,加强兖州至泰安一线防御,确保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中段,同时令整编第96军军长兼整编第45师师长陈金城指挥正规军、保安部队15个团,连同土杂武装共4.6万余人固守昌地区

5. 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谭震林鉴于昌潍地区国民党军已陷孤立,在周张战役结束之时,决心乘胜挥戈东指,集中54个团的兵力求歼昌潍地区守军。

6. 4月2日,渤海纵队、鲁中军区部队首先开进,切断昌乐、潍县的联系,主力于4日开始行动,8日完成对昌潍外围守军的分割和对潍县城的包围。战至18日,攻占外围要点坊子等50余处,肃清了四关守军,夺取了攻城阵地。随即暂停攻击, 23日夜,攻城部队突然以猛烈炮火结合坑道爆破,对潍县城实施南北夹攻。第9纵队第27师第79团在炮火掩护下,首先在北城垣打开缺口,5个连突进,遭守军顽强抵抗,在城墙上展开激烈争夺战。24日上午,后续梯队相继登城,扩大突破口,投入巷战。此时,城南渤海纵队、鲁中军区部队突入城内。各部队密切协同,激战至当夜,全部占领西城,守军大部被歼,残部逃至东城。26日夜,攻城部队依托西城,又一举突入东城,

7. 潍县战役激战至4月27日,解放军占领全城。潍县解放。

8. 此役,昌乐潍县地区的解放,增强了山东解放区发展生产、支援战争的潜力

9. 潍坊特别市:只存在了十四个月的短暂历程,却在潍坊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8年以前,中国版图上没有潍坊这个城市,只是在山东中部标注有一个较大的县城:潍县。

  潍县,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城,历史上就是一个工商业发达的县城,也是山东经济中心区之一,是胶济线上的一处战略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潍县解放之前,华东局即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方案:鉴于潍县的解放,是山东在战略反攻后的第一个属于人民掌权的城市,也是华东野战军在华东地区反攻后的开门红,为了加强其后期工作,发挥其积极作用,遂把潍县和坊子连在一起,取潍县的“潍”、坊子的“坊”,组建潍坊特别市,直接受华东局领导,将潍县提升为大城市级别。自此,旧潍县消失,中国的版图上有了一个潍坊(特别)市。
    潍坊是我党在华东地区接管的第一座城市,华东局非常重视,在干部的配备上,几经斟酌,挑选了一批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人才,于1948年4月初成立了市委,市级主要领导都由副省级干部担任。市委书记由中共六、七两届中央委员、华东局常委、华东财办主任曾山担任,组成了由曾山(市委书记)、张恺帆(市长)、姚仲明(市委宣传部长)、刘丹(市委秘书长)、李研吾(市委组织部长)、黄赤波(市委社会部长)、郭石(坊子区委书记)、张敬人(坊子煤矿经理)、杜前(市委青年部长)、刘宿贤(望留中心区委书记)等同志为成员的市委领导班子。

10. 进城的前一天: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饶漱石又宣布中央的新任命,决定特别市市长一职,改由曾任烟台市长的姚仲明同志担任,张恺帆同志任政府顾问。

11. 进城一个月后,改由1923年赴德留学期间入党的徐冰(本名邢西萍)任市委书记。市长由原华中人民政府秘书长张恺帆担任。

12. 整个城市政权机构的设置,完全依照大城市的规格,实行市、区、街(乡)三级制,全市分设县城市区,东关市区,南关市区,北关市区,坊子市区和望留中心区六个区。由县级干部担任区(局)级职务。同时还成立了以兵团司令许世友为首的潍坊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以司令员姚世峰为首的潍坊特别市警备司令部。另外,为做好城市接管工作还建立了以谭震林为首的,由九个部门组成的物资处理委员会(即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物资处理委员会),设立了新华社潍坊支社和《新潍坊报社》两个新闻单位。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潍坊特别市正式成立,直属中共中央华东局领导,开启潍坊历史的新纪元。华东局所作的接管潍坊的经验总结,受到中央的重视,被济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参照和运用。革命形势的发展,潍坊特别市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为潍坊市,隶属山东省。

【待续】

黄盟原创。

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