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語言學轉向使人類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是用符號結構把握世界的,這是認識論的一次偉大革命。因為符號和對象之間的對應是一種約定,主體只能用符號結構來反映對象的結構。這樣符號結構的真實性只能源於經驗(結構)的直實性。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切真實性均來自經驗。哲學家發現:科學理論是用邏輯語言把握客觀世界的,而自然語言又包含邏輯語言,這樣用自然語言表達的人文真實不可能與科學真實互相分離。如果上述觀點成立,那麼根本不存在不同於科學真實的人文真實。”(摘自金觀濤《消失的真實性》)
無論是個人生活或是集體性工作我們常出現在語言運用方面的深層次問題便是:1、不明確“符號和對象之間的對應是一種約定”;2、主體不明白只能用符號結構來反映對象的結構;3、不能正確認知符號結構的真實性只能源於經驗(結構)的真實性。
常反映出來的現象是:
1、符號與對象之間的約定關係及範圍的語言描述十分模糊,出現對象與符號之間不對稱的現象,要麼符號的語義覆蓋不全對象,要麼對象的結構不能準確反應符號語義的規定性。即符號與對象的約定性首先出現認知上的偏差。
2、主體跳出客體之符號的規定性結構去評價對象的結構,讓客體應有的結構不能成為主體應當去反映的符號結構,從而破壞了“約定”,而實際上通常是主體對客體符號結構規定的隨性建構,讓符號語言失去可限制性的原則。
3、經驗的真實性決定了非經驗的非真實性;經驗的品質決定了真實性的可靠性;一切經驗的真實性都是相對的,不同的經驗者完全可能產生不同的真實性。這讓我們在選擇真實性的可靠性上產生困難,因為我們首先得排除哪些東西是非經驗的,因而是非真實的。這個關鍵的東西問題往往被話語權所支配或扭曲,故“真實性”往往是一個充滿歧義的名詞。
“一切真實性均來自經驗。”的結論說明,我們絕不可以輕言對什麼的“真實性”負責,因為這受到“經驗性”的制約。
語言學的哲學化讓語言成為了可以分析數據化的一種東西,這是哲學走向生活的重大轉身。
2022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