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套利
地理套利简单理解,就是利用不同地区之间的规则不一样来实现赚钱,生活中的不公平,造就了地理套利的存在。地理套利以信息不平等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应用在服务、医疗、教育、投资、甚至人种上,只要有信息不平等的地方,都是潜在的机会。同等价值的货币,在不同的国家,它的购买和消费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利用不同城市生活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国家的一个汇率差异 ,通过赚取强势货币 ,比如说像美元欧元和英镑, 然后在生活成本更低的地方去消费,弱势货币比如像菲律宾比索。多资本家都是地理套利的顶尖玩家,他们通过注册离岸公司进行避税,把分公司设立在更便宜的国家,用更低的成本去雇用更优质的人才。
1. 地理套理的种类:
(1)技术:经济地理中的产业转移,就是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去做地理套利。
(2)投资:举例来说,台湾的珍珠奶茶很好喝,但台湾的手摇杯市场已经饱和,聪明的你发现越南还没有手摇杯店,于是你第一个引进并成功抢占了市场,这便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方式赚取利润。
(3)人种:在东南亚的许多地方,比如泰国清迈和印尼巴厘岛,有很多来自发达国家的外国人,有的看似在发达国家生活得不是很好,但是在这些地方却能混得风生水起,同时还能到不同的地方去旅行。
2. 数字游民中的地理套利
数字游民,简单来说就是边旅行边工作,以年轻群体为主,他们通过互联网来创造收入,然后将生活和工作的场所扩大到全世界,不受地理因素的限制,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旅居和生活,他们也是真正的世界公民,与全世界的人打交道做生意,他们当中有自由职业、 远程工作者、个人创业者、也有投资人,真正体现出了财富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交通的便利发达,让我们能够非常轻松的在不同的城市和国家流转;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打破了很多地方的地理障碍,即使远隔千里也能面对面交谈,地理位置从来都不是最大的限制,而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思维和认知视野,用互联网的杠杆我们能撬动更大的世界,利用汇率的差异可以实现财富翻倍。
《新周刊》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叫做“数字游民:放弃’狗屎工作’,用地理套利实现财富自由”(网址:http://mtw.so/5MorEK),文中很好的解释了地理套利和数字游民之间的关系:“地理套利”,就是赚第一世界的钱,在第三世界花,许多旧金山湾区(硅谷所在地)的程序员选择到生活成本更低、物价更便宜的国家生活;与此同时,他们通过网络工作,继续赚着美金,利用汇率差带来的优惠过上“奢华”生活。这就是典型的地理套利。就国内而言,在北上广地区,就算月薪一两万,还是得省着花,在东南亚,这笔钱便变得“值钱”了起来。优质的房源,月租也不过是国内大城市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饮食开销也十分廉价美味。这就是数字游民生活的精髓——借由地理套利,利用币值在不同地区的价值差异也可以获取更优质的生活。因此,全球最大的数字游民社群都集中在泰国的清迈与印尼的巴厘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