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无事,家人提议到和顺公园去走走,说是公园很大,而且比以前更漂亮了。我此前没有去过,想来不过一个公园,大一点而已。
到了之后,第一眼便是寻常的文化走廊、儿童戏耍等公园常见的景象。真正往里走才发现,脚下的颜色似乎不太一样——蓝色,真是眼前一亮。不过想到学校东区的操场也是同样的蓝,不同于西区传统的砖红。大概,现在流行蓝色了?
多走了两步,发现这个公园景观层次、功能分区做得格外细致了,儿童的游乐也变得智能了(有各种电子以及语音的娱乐兼教育性的设施,如问答互动桩、电子足球场等等)。此时,才发现VI标识上有一个新名词——碧道。“广东万里碧道”的头衔让我对这个原以为平平无奇的公园来多了一丝兴致,滨水、智慧是第一印象。从头衔来看,应该是一个串联性的系统工程。以往的绿道已经在全国各省市都形成规模了,那碧道与绿道是什么关系,差别在哪里?是否可以简单的把它们都归结到风景道里边呢?
关于风景道,有这样的描述:风景道作为道路,并不单指道路本身, 还包括道路两边视域范围内的廊道风景。
对于绿道的描述为: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串联、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游憩和交往空间。
碧道除了为群众提供健身、休闲、观光、亲水的场所,还兼顾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城市风貌的功能,其建设内容不仅包括岸边慢行系统、景观带、文化节点建设,同时考虑行洪安全、排污口整治、水源地保护、海绵城市建设、科普教育、滩地生态修复及生态环境营造等因素。
从侧重点看,绿道强调的是绿地系统的连接性,而碧道强调的是以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为基础统筹蓝、绿、红三线建设布局。
碧道首先在广东省展开建设,并制定了《广东万里碧道总体规划(2020-2035)》,从具体实施方案上可以看到,万里碧道将区域内原先的部分古驿道、健康跑道、绿道以及景区景点纳入到此间来。那么单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简单得出“碧道是绿道的一种升级形式”。但是碧道以水为主题,并非所有的绿道都具备亲水的条件,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碧道的新理念、新方法来做一些升级改造是有益的。
至于是否是可以归为风景道,从构成国家风景道系统的绿道 (Greenway) 、文化线路 (Culture Routes) 、遗产廊道 (Heritage Corridors) 、风景公路 (Scenic Highway) 、风景驾车道 (Scenic Drive) 、风景线路 (Scenic Routes) 、风景路 (Scenic Roads) 、自然风景路 (Natural Beauty Roads) 、公园道 (Parkway) 、历史路 (Historic Roads)等看,碧道所具备的功能条件是可以加入这个行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