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渡口区博物馆:溯源探踪巴地撷珍


  走进大渡口区博物馆:溯源探踪  巴地撷珍 

  大渡口博物馆展示的战国青铜剑。蔡律摄

  大渡口博物馆展示的东汉陶俑。蔡律摄

  大渡口北有双山,两峰并峙,翠黛平分,南有长江,蜿蜒萦绕,浩浩东去。大渡口区博物馆展示悠久的历史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渡口从旧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战国时,巴国向川东迁徙,巴人开拓发展于此,建立市场,汉唐至元明,大渡口长江之便,成为重要的码头和川盐运销集散地,沿江渡口舟楫如林,贾船客船绵延数里。清道光年间始设义渡。抗战时期,兵工企业内迁重庆,“钢迁会”在大渡口建成战时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新中国成立后,这片工业热土备受国家和省市领导关怀,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十里钢城”。博物馆展示马王场旧石器时代遗址、杨家嘴新石器时代遗址、石盘村大河口商周先秦早期遗址、小南海龟亭山巴人立市遗址等出土的手斧,陶俑、战国青铜剑、雕像等等。

  大渡口博物馆展示的青铜器时代青铜器。蔡律摄

  大渡口博物馆展示的青铜器时代青铜器。蔡律摄

  大渡口博物馆面积不大,但藏品有特色分量。该馆总面积为2099.1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平方米,藏品总量1600余件(套),珍贵文物68件(套),常年展出文物200余件(套)。内设基本陈列《义渡千秋——大渡口历史文化陈列》和临时展厅两大部分,基本陈列展厅由“溯源探踪巴地撷珍”“水埠流韵义渡扬名”“壮烈西迁十里钢城”“设区建制蝶变新生”四部分组成,辅助有场景复原、160度环幕影院、虚拟解说、手语讲解等展项。

  大渡口博物馆远古时期人类钻木取火雕塑。蔡律摄

  大渡口博物馆人形雕塑比较醒目,仔细一看这描绘的是远古时期人类钻木取火的故事。1987年于大渡口区马王场旧石器遗址出土的手斧,是远古先民用来以砍砸挖掘的一种工具。手斧为旧石器早期的器物,一块保存完整,体型也没有较大程度的损伤,因此也算得上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先秦时期,大渡口地属巴子国江州。秦汉时期,区境始属巴郡江州县。隋、唐至北宋末,为渝州所属巴县地。北宋末至南宋初,为恭州所属巴县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为重庆府所属巴县地。

  大渡口区金鳌寺遗址出土明代西方广目天王石雕立像。蔡律摄

  大渡口区金鳌寺遗址出土明代东方持国天王石雕立像。蔡律摄

  元代、明朝,大渡口区境仍隶属巴县。我注意到金鳌山上金鳌寺发掘的石雕立像。金鳌寺深藏于金鳌山,宁静神秘,“十载金鳌九进士”,“井水磨墨中状元”,古寺藏山凹,到门方始知。近年在大渡口区金鳌寺遗址出土明代西方广目天王石雕立像、东方持国天王石雕立像,证实金鳌寺历史悠久。大渡口领导用三句话概括大渡口历史文化:一把手斧开启文明印记、一湾渡口扬起大义风帆、一座钢城挺起民族脊梁。

  蔡律  2022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