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饶松老师的“落地之道”思维模型阐述“智能制造”项目平稳高效的推进之方法,确定“明其下、取其势、优其术、强其行”的指导思想。
作为服装精益智能制造俱乐部发起人之一,饶松率先带头执行精益智能制造项目。结合智能制造2025相关政策,强化公司数字化生产运营体系建设,通过一年时间的筹备,在XX公司成立精益智能制造项目组,并于2021年3月份正式立项。
立项后,服装精益智能制造俱乐部项目组成员在饶松的带领下,日夜兼程,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进入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内部学习调研,组织参加各种设备展,和行业顶尖的软件商、硬件商进行深入交流。在外面学习镀金、不断总结转化,在项目办公室组织沙盘推演、节奏路径规划、厂房布局与改造等等。将项目落地之道贯穿始终才是项目平稳高效推进的法宝。
一、首先得明其理:
1、“以终为始”确定要什么,一要对项目有明确界定,二要有清晰的项目定位。经历多次市场调研,多次的方案提报与内部会议上的深入探讨,最终确定项目定位为:可服务大规模定制的优质柔性生产体系。从字面上理解, “大规模定制”意味着品牌业务模式未来的方向,并且打造一套优质的柔性生产体系。项目可持续的周期可能是3至5年甚至更久;对于公司而讲这也许是一种颠覆性的运营模式。
2、源头活水,那什么才能成为我们推进智能制造项目的动力源泉呢?深入分析自身的现状,我们有什么,下这个棋一定是站在未来我们需要实现什么来进行布局的,因此我们有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势必达成目标才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源泉。
3、光有定位与目标还不行,我们必须摸清其中的道理,进行专业的研究。智能制造是一项宏伟的工程项目,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需要围绕按阶段、明主次、看长远的思路去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
二、其次是取其势:
智能制造,首先是放在一个大背景下,即自2015年以来,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并发布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服装领域在全国各地先后涌现了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被不断推广与运用 ,“定制”智能工厂风靡行业。服装精益智能制造俱乐部多年来专注于服装人才、管理、技术相溶合的研究,独创的“3+3+3咨询”模式服装行业当中具有领先地位,在此背景之下智能制造必将势不可挡。
三、然后是优其术:
项目的整体思路是,通过信息技术打通生产体系,夯实标准化基础,优化五大类版型、工艺;建立1.1期形象工厂,实现自动化裁剪,导入系统化管理;为大规模平价定制业务提供服务,逐步完成智能化工厂建设。
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有四个:
1、体系支撑,回到定位上面,发展大规模定制与建立优质柔性生产体系一定是公司级别的两个大项目,打造优质柔性生产体系为的就是服务大规模定制业务的发展,其中的关系一定是两者并行的。均衡的订单保障、六样齐全的产前保障、与支持智能调度的生产装备是智能制造一期工程1.1期项目成功的关键,因此跨部门组织体系的建设成为核心要素。
关键要素
2.技术支撑,优秀的技术团队,能保障高效的投产;标准化的版型数据与图像化、影像化的工艺操作标准可以是生产变得更加简单;多技能的时尚工匠,是真正实现来什么做什么的基本保障。
3.政策支撑,企业老板的正确领导,充足的资金来源,政府单位的全力支持,并结合需求选择优质的合作商。
4.沙盘推演,组织新模式、新流程的反复推演,贯穿公司上下游业务部门的参与,补漏洞、去重叠、优流程,将每个业务节点做到极简化。
四、最后是强其行:
服装精益智能制造俱乐部负责人徐进表示,为实现精益智能项目平稳高效的推进,需要对项目有明确界定范围和规划,清晰的项目定位和目标;要有明确的对自身基础状况的认知,在选择新系统/设备时,明确知道什么样的系统/设备是可以支撑企业未来目标的,切忌铺天盖地什么都想做。
服装行业的所有同仁志士们,应服装行业之巨变,我们必须接受改变,参与改变,拥护行业变革,更紧密地链接客户,为客户和市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和创造更高的价值。服装精益智能制造俱乐部的专家们时刻坚守阵地,和所有服装人一起,为服装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