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武汉荣获“年度电竞之城”。
武汉,是名副其实的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为电子竞技发展提供了强大市场。
同一天,华为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表示,今年年内,将助力武汉建成双千兆全国首批示范城市,并将在湖北建设6个以上的鲲鹏产业学院。
这些都与光谷密切相关。今年一季度,光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2.91亿元,同比增长87.9%,总量和增幅均居武汉市第一;外贸进出口额435.64亿元,同比增长92.2%,总量排在武汉市第一位。
今年1月6日,金山软件(武汉)总部开工建设;4月份,联影武汉总部基地启用;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加紧建设。
前不久,小米宣布造车后,车谷与光谷均表态,积极对接小米汽车。如今,小鹏汽车落户车谷。小米汽车,将落户光谷?
网络上有两段很热的视频,是雷军宣布造车之前,与许知远约了一场对话。他们聊的关键词有,文化人、脱口秀、跑步、出圈、重刷ROM、舒适区、硅谷之火、改变与放弃、驱动力、伟大的时代……
他们两个人,一个是中国的“雷布斯”,一个是严肃知识分子。两位的人生经验完全不同,唯一相同的是,两人都学的是计算机。
雷军说,十八九岁时,他从一本2块1毛钱的书-《硅谷之火》中找到自我,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干一件伟大的事情。
“2块1毛钱的书,激励着一家2000亿美金的公司。”许知远说,“观念与思想,是非常有力量的。”
01
雷军、许知远,都是知识阶层。
从湖北仙桃走出来的雷军,在武大里读了《硅谷之火》,有了梦想与初心,才有今天的雷军与小米。
在北大学计算机的许知远,因为热爱读书,写专栏、开书店、写书,成为《十三邀》的主持人。
他们因为读书、知识、创业,改变了一生。随着知识浪潮的冲击,时代焦虑与认知市场的红利,知识的价值被重视,知识阶层正在崛起。
知识阶层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主要以创造、积累、传播、管理及应用科学文化知识为职业的脑力劳动者。
张小龙、罗振宇等华科男,他们都是知识阶层的一员。他们有着高学历、高薪酬、高品位,掌握着某项核心技术,他们是光谷知识经济星河中的璀璨群星。
华科,69年历史,盛产科学家、企业家。
1984年,华科教授李再光,是中国第一家激光公司的创办人。现在武汉有50多家激光公司,三家上市,成为武汉光谷两大支柱产业之一。
1998年,华科教授黄德修首次提出“中国光谷”概念。他在一次学者交流活动中,发现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光纤通信系统设备、高功率激光器及激光加工设备等光电子研究与生产企业,均分布在华中理工大学(华科的前身)周围,“这很类似美国当年的硅谷”。
这个灵感,造就了今天的“中国光谷”。他说,20世纪的微电子学造就了美国硅谷,21世纪的光子学催生了武汉·中国光谷。
光谷第50家上市公司-四方光电的创始人熊友辉,也是“华科男”。他在华科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3年5月,他创立四方光电,初创团队的4人都来自华科。如今公司500多人。一个“华科男”的成功上市,创造一批华科男的财富跃级。
喻家山麓,走出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商界精英和新经济领军人物,在高新技术、互联网、智能制造、金融投资等领域纵横四海,汇聚成中国经济版图的“华科系”力量。
一个核心人物,或几个人组成的工作室,就能创造一家公司的产值。从一个idea,到创业团队,再到上市公司。这种奇迹,光谷每天都在发生。他们用科研力量,创造一个个传奇。这就是光谷庞大的知识阶层。
他们连续创业,重刷ROM,在创新与冒险中,找到新大陆;他们热爱家庭,工作之余,更愿意陪伴家人,愿意亲近自然;他们最喜欢的休息方式,是散步、跑步;他们看过世界,坚持终身学习,做到知行合一,相信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们孤独时,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路人。
02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里知,都是指知识。
知,古同“智”,智慧、学识,也指彼此了解的人,“知己”。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 知识的储备与探索,主要在大学、学院。
对于知识阶层来说,有一种金三角关系图:
学院、产业与生活,各处于一个角。三者相辅相成,年轻人喜欢就近原则,在大学附近工作、生活。
以硅谷为例,没有斯坦福,就没有今天的硅谷。在硅谷的一侧,是一处后花园。这个地方名叫“帕罗奥图”,是硅谷知识阶层的诗意桃花源。
帕罗奥图这个名字是来自于两个西班牙语的词,“Palo”意为树,与“Alto”意为高。“高树”的树龄已超过1000岁。
在帕罗奥图,四季如春,群山环抱,风景如画,人们找到自然与城市的平衡。史蒂夫·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蒂姆·库克,都在这里购置豪宅。宜人的人文自然环境、交通的优势和丰富的配套,成为科技大佬的心仪之所。
目前,在帕罗奥图有 Facebook,Apple,Google、特斯拉总部、福特研究开发中心、Skype 总部等7000多家公司与近10万名员工。这里是美国房价最贵的五个城市之一。
光谷,需要这样一个地方,也正好有这样一个地方,名曰“花山”。
在知识阶层的金三角中,这三者相互促进:华科代表知识学院,光谷代表知识经济,花山则是人文居住。在华科,探索知识,从事产学研实践;在光谷,用知识改变世界;在花山,享受学习、生活与家庭。
在光谷中心城,从小米武汉总部出发,穿过两个隧道后,仿佛进入一个世外桃源。从小米到花山核心,约10分钟车程。在花山的武汉软件新城里,上班时间人烟稀少,午餐时分,从小楼里走出来的男男女女,谈的最多的是代码与idea。
10年时间,花山聚集了IBM、法国阳狮、飞利浦、国家电网、软通动力、中软国际、天源迪科、佰钧成、安天信息、开目信息、凹凸电子等超过12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超过1.2万员工,涵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生命科学等热门行业。
在交通方面,花山打通了任督二脉。光谷空轨二期延长到花山。预计今年投入使用。地铁19号线将设花山新城站,预计2023年底开通。在医疗康养方面,光谷人民医院将落户于花山河片区;泰康之家·楚园,已于2020年7月15日运营;在教育配套上,华科附属小学、附属中学正在前期筹备,不久将开学。
10年前,花山每亩土地60万元。如今,上涨到每亩1600万元。最高楼面地价,每平米约1.26万元。未来10年,花山将引入总部经济,开通植物园隧道,启动花山河商业,引进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和国际社区。
花山,是光谷的北门户,也是光谷的“帕罗奥图”。发现这组知识阶层规律的,就是央企中交地产。在花山,它为光谷带来一座学院派精神的作品-中交知园。
中交地产,是央企。这个项目的产品研发团队,都是原绿城的原班人马。这种打磨产品的公司,才能给知识阶层带来满意的生活。此前,在金银湖打造的城市自然园居作品-中交泓园,很快得到市场的认可。
这一次,中交知园将遵循新逻辑,重新定义花山。
03
知园,一个很文雅、温润的项目名,像苏州园林的一个园子。
从字面上解释,知园,是知识的学园、花园。知,是学而知,习而新。园,学园、学院、花园的简称。项目的两个地块,分别是知园的东院、西院。这个项目,至少有“三好”:
首先,好在学园精神的再现。
学园精神的核心,就是学而知,习而新。
光谷的知识阶层,就是在探索新知中,追寻生命之美。中交知园团队对光谷知识阶层的调研发现,他们平均年龄28岁,学历本科以上。
他们对世界永远好奇,对生活永远热爱,对生命永远探索;他们不在乎刚需配套,不在乎繁华未来,也不在乎中心璀璨;他们想回到宁静、内心与家庭,感受到孩子、自然与诗意;他们认同品质、环境、圈层,与社区规划的细节,也重视教育。
中交·知园地处花山生态之心,依山傍湖。西拥运动公园、严西湖及湿地公园,北邻常家山山体公园,周边教育资源丰富,将是一座人生与生活的学园。
其次,好在新的产品价值体系。
中交知园,超越了武汉的产品价值体系,围绕着树、星空、山、水、路、河与书院而展开,形成一套全新的体系,推出两大学园产品:城心院墅、瞰山高层。
最近几年,高端项目讲究几重园林,几重礼序。而这个项目的门口,有一棵300多年的古皂荚树。这棵古树,是一种精神守望、智慧传承与家的温度。
中交知园项目团队对古树予以保留,并以此为中心设计了一个广场。在广场上,业主能围坐在一起论道,像苏格拉底广场、柏拉图学园。
像斯坦福、华科一样,开放的公园,开放的社交空间。在项目的一侧,项目将运动公园,改造成一条哲学之路,贯穿六大主题园林。在项目内部,园林设计成罗素的《幸福之路》,业主与家人亲近自然,寻找幸福的花园。
在建筑布局上,项目吸取了山的精髓,南低北高,创造“悠然见南山”的人居意境;在这里寻得一方湖居之所,让心灵与自然对话,并打造无边界泳池、叠水景观、镜面水景等水系景观,让水的灵动装点生活的智慧与灵感。
在园区里,示范区所在的地方,未来就是小区的生活菜场、图书馆、礼堂与食堂。在图书馆里读一本好书,在食堂里吃一顿饭,在礼堂里听一场演讲,再带上新鲜的蔬菜回家。
第三,好在创造知识阶层喜欢的生活场景。
在知园里,至少有学园、花园与乐园三大生活场景。
像生活在大学校园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亦师亦友。在知园的哲学之路上,散步顿悟;在百年古树下,发现影响世界的新定律。
你的邻居,可能就是光谷的“张小龙”、“罗振宇”、“雷布斯”。类似于雷军与许知远这样的公园慢跑与对话,每天早晚都在知园里发生。人工智能的前沿设计、最新的手机、智能汽车的创意,就诞生在知园的小路上。
家人与孩子,像生活在花园里。夜晚,与孩子一起仰望星空,探寻星空的秘密。百年古树、哲学之路、幸福大道,都是生活的日常打卡点。
这里将是他们的生活原乡。
[后记]
花山,已经不是以前的花山。
以前人们谈起花山,就是原生态、偏远。如今,花山即将补上地铁、商业、教育、医疗等短板。
这一次,中交给出了一种全新的价值逻辑:花山是光谷的“帕罗奥图”。
中交知园,是一个跳脱出花山的项目,也是一个超越传统项目价值体系的项目。
别人讲规划、园林时,知园讲的是300多年的古树、哲学之路、图书馆与食堂,再造一个大学校园。
光谷新一代知识阶层,他们不满足生活在拥挤的光谷,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
不管小米汽车是否能落户光谷,小米与华为武汉总部的高管们,有趣的知识阶层,终将在知园里相遇。
在知园,我们还是当初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文|杨光华(地产写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