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元素》:如何理解消费升级,消费升级的3大投资方向是什么?


 这两年我们总会提到“消费升级”几个字,总觉得凡事将消费升级挂钩,我们都能提供一堆理由,但正如我很多年以来坚持的看法,消费升级并不是价格上涨,消费升级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质优价廉,一个是研发创新。我们大部分的企业今天连“质优价廉”还未能做到,“质优”很好理解,就是质量要靠谱,“价廉”则不太好理解,这里面不是简单的价格降低,价格降低的前提是,你的工艺水平,你的供应链管理是否同步得到改善和提升,本质上是对企业从采购到生产的一次全面提升。正如我这几天一直在做的读书笔记,我发现谷歌一直在想办法完善优化创新自己的产品,而大部分的生产商,还处于一种粗放式管理状态。时代在变,你而总觉得你在迎合市场,事实上,你根本没有太大的改变,你不淘汰,对不起这个时代。事实情况是,当前大部分中国公司仍然还没有上升到“创新”的地步,而仍处于“圈地”状态。“创新”这个话题,在未来是一定要去做的。

在未来,无论行业如何趋势如何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如何改变,作为运营者你的工作从未改变,如果有也只是局部微调,就比如当前我们一直在谈的消费升级,我在局部中不断的去思索思考,后来有一天我发现,所谓的消费升级,其实在很多年前,林清玄的一篇文章中就告诉过我们,就是“求好”的生活态度和求好的精神。今早之所以想到此,是在来办公室的路上,骑着自行车,突然想到了日本这个国家,从经济角度而言,他们比我们发达太多,但这个民族的消费习惯或者消费行为,不知道局部的读者有没有感觉,就是“求好”,而这一轮消费升级,不是针对某一阶层的,它是针对整个社会的,阶层存在,但做产品的“求好”思维绝对不会改变,还应坚持和加强。你还记得阿里巴巴在今年招聘了一个人85岁年薪40万的人吗?阿里巴巴之所以出这个钱招聘这么一个人,也完全是基于“消费升级”这个说法之外的“求好”精神。

  在消费降级的同时,思维也应该降级,就任你牛人再怎么海阔天空地谈,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线,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以及职业发展规划,投资规划等,我举三个例子:a、大健康行业,即跟我们生理、心理健康相关的行业,比如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等等。b、大文娱产业,即文化、娱乐创意产业,因为这个行业是靠脑力的,靠脑的东西永远有价值,永远有创造奇迹的可能。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现在投资最好不要去买靠重资产,靠机器和工人不断堆出来的行业,还有靠几万技术工程师去研发的高档智利密集型产业。c、大教育产业,成人教育是一部分,但更有价值的是儿童教育,因为它符合了经济低速年代,大家对于改变命运的渴望,尤其是中国人对于教育都充满一种与生俱来的激情,所以儿童教育很值得关注。

无论是分享经济还是社群经济,有个思维方向要注意和改变:从C端思维转向B端思维,而且社群经济中的社群团购,可以提升和发挥社群的威力。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务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