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官 詹长霖
【收缩目标,才能捕获更多!】
作为阿里帝国的亲儿子,盒马鲜生刚一入市就赚饱了眼球。它是超市,卖蔬菜水果各种饮料;还是海鲜市场,卖活蹦乱跳的澳龙阿根廷红虾和大闸蟹;自开张起业绩一路高歌:
短短一年内就创造了2.5个亿的营业额,坪效利润5.6万,是同行的3.7倍。
利润如此可观,模仿者自然层出不穷,很多传统生鲜超市专门派人去盒马鲜生打探敌情,得出了很多“有用”的结论:
他们真的很会选品,食材都是产地直供的,牛奶只卖当天的,我们也要学;他们的店员都年轻,做事效率高,我们也该改革一下人事了;经过好几个月的反省和模仿,很多传统的生鲜超市,终于……倒闭了。
用尽心思追赶先进,却活生生把自己折腾成了先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答案藏在盒马鲜生面世之前。创始人侯毅给阿里巴巴的CEO张勇立下军令状:
盒马鲜生不会做成传统超市,它存在的目的是从线下将顾客引流到线上,通过三公里半径内三十分钟配送的速度,把客流量引到盒马鲜生的APP,通过线上下单的形式交易。如果六个月后线上的成交率低于每天5000单,即使盒马鲜生店铺是盈利的,也必须关掉。
发现了吗?
盒马鲜生的“顶层设计”本来就跟传统超市不一样,它在开张之前,就很清楚自己的定位,目标,商业模式和交易结构。
之后所有的工作,组团队也好,找场地也罢,解决一个个的具体问题,其实都是为了这个“顶层设计”来服务的。
所以,它不需要装修的富丽堂皇,但东西一定要全要好;它卖的东西可以很便宜,但哪怕你只买一瓶水,也必须通过它的app支付。
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线下到线上的导流,搭配上阿里成熟的物流配送,让有限的店铺面积发挥无限的效益。
反过来看盒马鲜生的模仿者,失败的原因也正是如此。
学选品,学服务,看似有模有样,但却没学到它的顶层设计。
学别人只卖产地直供,可你手上有那么多的现金流吗?
就算有,你的场地放的下那么多货吗?你是不是还需要扩建冷库,增加人手呢?
折腾了一圈,好不容易吸引到几个客户,买了一单之后就再不见踪影。不是你东西不好,只是店在城北我在城南,总不能为了买点海鲜每天穿越大半个城市吧。
人家有成熟的物流冷链三十公里内半小时配送不在话下,你又要怎么办呢?弄得手忙脚乱,拆东墙补西墙,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学成了四不像。
有时候,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远比要去做什么更重要。
没有顶层设计的努力,就像一个没有边界的空架子,无论你往其中填充多少东西,都无法成形。
你也可以把顶层设计看成是做系统,或是理解为焦聚和收缩了目标,只为清晰的定位。顶层设计应该怎么去做?它一定是基于现实的问题,一定要把企业当前的主要矛盾、主要问题,现象背后的原因刻画出来,这就会变成一面镜子,然后组织团队一起来思考、来讨论,形成正确的认识。只要认识到,马上会改变,而且效果也马上会出来。顶层设计既有高大上的一面,更重要的恰恰要基于现实问题,只有如此,顶层设计才是有根基的,才是对的,才能够让员工有共鸣,才是马上能用的,能用就会起作用!
在经济形式并不乐观的情况下,我们不妨重新定位和思考,将顶层设计落地实施,为未来蓄能!